资源简介 第二章 物态变化课时2.2.1 汽化和液化(01) 汽化知道汽化现象;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汽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作汽化。液体汽化时会吸热;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常温下一般较缓慢。温度条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相关实例:酒精挥发、夏天地面洒水会感觉到凉爽、坎儿井;实验:水沸腾(重要)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烧杯、水、火柴、秒表、纸板。步骤:(1) 把水倒进烧杯中,按照“由下到上”的原则组装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当水温升到90℃左右时,每隔1min(或2min)记录1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水沸腾后5min为止,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观察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继续吸热;考点一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解答】解: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故答案为:蒸发、沸腾。2.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当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解答】解: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变成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吸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温度降低,这部分空气的内能减小。故答案为:蒸发;吸收。3.2020年5月,中国航天传来好消息:长征5B火箭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为了保护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台的下面要建造一个大水池,发射火箭时,高火焰喷到池水里,瞬时升腾起巨大的白雾,这是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热,从而保护发射台。【解答】解: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从而保护发射台。故答案为:汽化;吸。考点二 蒸发及其现象4.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 B.一直下降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解答】解:刚从酒精中在取出的温度计,液泡上粘有酒精,酒精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示数就上升,上升到和室温相同。故选:D。5.下列做法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是( )A.把小麦摊开晾晒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把洗好的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装在塑料袋中再放入冰箱中保鲜【解答】解:A、把小麦摊开晾晒,增大了小麦中水分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加快了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故B不合题意;C、把洗好的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速度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把蔬菜装在塑料袋中再放入冰箱中保鲜,从减慢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蔬菜中水分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6.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一瓶酒精的温度,测量结束后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关于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 )A. B.C. D.【解答】解: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玻璃泡上沾有少量酒精,酒精蒸发时从玻璃泡吸热,使得温度计的示数下降,酒精蒸发完后,玻璃泡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一定温度先下降,然后又上升到室温。故选:B。7.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解答】解: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故答案为:蒸发吸热;减慢。8.在织布厂里,常有干湿泡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 。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 。(填“干燥”或“潮湿”)【解答】解: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故答案为:吸热;低;干燥。考点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9.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有关,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法。【解答】解:由小明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可知:这两滴水的质量、温度及周围空气流动情况相同,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显然,小明同学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液体的表面积;控制变量。10.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解答】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3)夏季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加快了汗液蒸发,蒸发吸热,就是蒸发吸热的典型事例;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夏季吹风扇感觉凉快。11.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他们的 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 有关。(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解答】解: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1)比较A、D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上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2)比较A、C两图看出是水的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温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如果让水和酒精的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发现酒精蒸发的快,所以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4)蒸发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此理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给病人擦拭酒精降温等。故答案为:(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2)A、C;(3)表面积;液体的种类;(4)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考点四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2.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D.持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解答】解:由于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甲液体能达到沸点,并且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甲液体能沸腾。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甲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乙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乙不会沸腾,故A错误。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甲液体沸腾时,乙能达到沸点,但是甲乙温度相同,乙不能从甲液体吸收热量,乙不会沸腾,故B错误。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甲液体沸腾时,乙能达到沸点,并且乙能从甲液体吸收热量,乙能沸腾,故C正确。D、持续加热乙液体,需要乙达到沸点,并且能继续吸收热量,乙才能沸腾,现在条件不明确,不能判断乙是否沸腾,故D错误。故选:C。13.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能量减小,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解答】解: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由于水不能继续吸热,故水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后,烧瓶内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会再次沸腾。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4.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解答】解: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因为﹣268.9℃<﹣196℃<﹣183℃,所以从液态的空气中通过升高温度分离出来,依次是氦,其次是氮,最后是氧。故选:D。15.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四川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冷的缘故。实际上,这是由于峨眉山的山上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解答】解: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低;又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在这些地方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故答案为:大气压;降低。考点五 沸腾及沸腾条件16.在小实验“纸锅烧水“中,水沸腾了而纸锅没有烧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的散热性很好B.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水吸热沸腾,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解答】解:用纸锅烧水时,纸锅、水开始吸热温度升高,当水达到沸点时,吸热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D。17.某实验小组探究水沸腾的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适当增加水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答】解: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乙中的①可知水的沸点是98℃。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适当增加水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吸热公式Q=cm△t得到:温度同样从92℃加热到98℃,吸收热量增多,所需加热时间比原来增加。从图乙可以看出,图线②符合这一规律。故选:B。考点六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8.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解答】解:A、水在沸腾过程中,仍然要吸收热量,由图可知其温度保持99℃不变,故A正确;B、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能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故C正确;D、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9℃,沸点低于100℃,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B。19.如图所示,这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时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形,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图 所示的是水正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实验时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78℃,水银的熔点为﹣39℃、沸点为357℃)【解答】解:水沸腾实验中,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为78℃,则100℃温度下酒精应是气态的,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故实验中应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度高,上层水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来越小的,故图乙是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故答案为:水银;乙。20.如图所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图a、b是实验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情况,其中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线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实验中水温由90℃到沸腾用时10min,要缩短此段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写一条即可)。【解答】解:(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显示的温度是94℃;(2)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图象,此时气泡内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气;(3)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升高到98℃后,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故水的温度为98℃;从图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4)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故答案为:(1)94;(2)a;水蒸气;(3)98;吸收;(4)减小水的质量。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来确定的。(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解答】解:(1)根据自下而上的组装顺序,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位置来确定;(2)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水的沸点为99℃,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99℃;(4)水沸腾时,烧杯中所有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越往上,所受水的液体压强越小,且不断有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气泡越来越大,符合图中情境,故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沸腾时的状态。故答案为:(1)酒精灯外焰的位置;(2)相平;(3)99;(4)沸腾时。2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理由是 。(2)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从而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会发现 。(3)如图所示,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乙同学继续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 。【解答】解:(1)乙同学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玻璃泡会接触到烧杯侧壁,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甲同学;(2)提高水的初温,从而缩短了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并继续测温,会发现温度保持不变;(3)甲同学移走酒精灯,水无法持续吸热,沸腾停止,而乙同学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持续吸热,能继续沸腾,但试管内水的温度始终和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没有温度差,无法热传递,因此试管内的水无法持续吸热,故不沸腾,因此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水沸腾时是否需要持续吸热。故答案为:(1)甲;乙同学剪裁的孔会让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壁;(2)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时是否需要持续吸热第二章 物态变化课时2.2.1 汽化和液化(01) 汽化知道汽化现象;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汽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作汽化。液体汽化时会吸热;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物理学中,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常温下一般较缓慢。温度条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相关实例:酒精挥发、夏天地面洒水会感觉到凉爽、坎儿井;实验:水沸腾(重要)器材: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烧杯、水、火柴、秒表、纸板。步骤:(1) 把水倒进烧杯中,按照“由下到上”的原则组装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当水温升到90℃左右时,每隔1min(或2min)记录1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水沸腾后5min为止,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观察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需要继续吸热;考点一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2.如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当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 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冷空气被风机吹出。3.2020年5月,中国航天传来好消息:长征5B火箭发射升空,携带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为了保护发射台,在火箭发射台的下面要建造一个大水池,发射火箭时,高火焰喷到池水里,瞬时升腾起巨大的白雾,这是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热,从而保护发射台。考点二 蒸发及其现象4.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 B.一直下降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5.下列做法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是( )A.把小麦摊开晾晒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把洗好的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装在塑料袋中再放入冰箱中保鲜6.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一瓶酒精的温度,测量结束后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关于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 )A. B.C. D.7.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水分蒸发(选填:“加快”或“减慢”)。8.在织布厂里,常有干湿泡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 。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 。(填“干燥”或“潮湿”)【解答】解: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故答案为:吸热;低;干燥。考点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9.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有关,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法。10.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11.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有关。(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小凡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乙),并控制使他们的 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 有关。(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解答】解: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1)比较A、D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上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2)比较A、C两图看出是水的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温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如果让水和酒精的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发现酒精蒸发的快,所以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4)蒸发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此理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比如: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给病人擦拭酒精降温等。故答案为:(1)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2)A、C;(3)表面积;液体的种类;(4)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考点四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2.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D.持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13.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能量减小,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14.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15.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四川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山上的泉水太冷的缘故。实际上,这是由于峨眉山的山上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考点五 沸腾及沸腾条件16.在小实验“纸锅烧水“中,水沸腾了而纸锅没有烧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的散热性很好B.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水吸热沸腾,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17.某实验小组探究水沸腾的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适当增加水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考点六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8.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9.如图所示,这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时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形,实验中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图 所示的是水正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实验时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78℃,水银的熔点为﹣39℃、沸点为357℃)20.如图所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图a、b是实验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情况,其中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线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实验中水温由90℃到沸腾用时10min,要缩短此段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写一条即可)。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来确定的。(2)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2min后停止加热,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请你预测一下,当水沸腾2min后,如果小明继续加热4min,此时的水温应为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烧杯中的水处于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状态。2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理由是 。(2)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从而 。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会发现 。(3)如图所示,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乙同学继续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1 汽化和液化(01) 汽化(原卷版).docx 2.2.1 汽化和液化(01) 汽化(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