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5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3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在社会中成长课件(35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3个)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课题 1.2在社会中成长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①基础部分占 50 %,准备用时约 20 分钟掌握 ②重点部分占 25 %,准备用时约 25分钟突破③难点的处理意见:小组讨论,进行总结
学习目标 1、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2、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3、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养成亲社会行为。4、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养成亲社会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重点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难点 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课前预习题目: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3、养成亲社会的意义 4、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二、课件播放视频“疫情防控志愿者”,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你有没有类似经历以及你的感想。 课前预习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掌握本课重难点视频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教师提问:人是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写字、吃饭、穿衣呢?课件展示羊孩的故事,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课件播放视频“人的社会化”,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什么是社会化?教师讲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讲解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教师总结讲解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二、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播放视频“重庆山火救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视频中志愿者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讲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教师讲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以及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练习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 A.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D.社会关系是单个人形成的2.“七一勋章”获得者张玉梅,为了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她的这一行为( A ) A.是亲社会、忠于职守的表现 B.出于自愿,不应受表彰 C.弘扬了以助人为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D.巩固了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课堂小结
板书 1.2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二、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2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2、能够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3、知道人在社会的课堂中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新知导入
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3、养成亲社会的意义
4、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课前预习
观看视频,说说你有没有类似经历以及你的感想。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思考:
人是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写字、吃饭、穿衣呢?
“羊孩”的故事
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说话,所以无法和人正常交流。就连“爸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咩”的羊叫声表达,被人们称作为“羊孩”。
后来在好心人的资助下,“羊孩”拴拴(化名)被送进榆阳区聋哑语言康复学校,套在拴拴身上6年的绳套这才真正被解开。从未张口说过话的拴拴将从头开始学语言,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他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简单的穿脱衣服,并且终于开口说话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真正意义上的人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观看视频,说说什么是社会化?
父母的抚育
刚出生的婴儿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国家的培养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
社会化
社会人
生物人
1.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途径: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表现: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结果: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爱
父母的抚养
同伴的帮助
新知讲解
物质
支持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综艺
精神
滋养
电影
我们的精神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电视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 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观看视频,说说视频中志愿者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重庆摩托车志愿者硬核运送物资
重庆志愿者自发骑摩托运送救火物资近日,重庆北碚区发生山火,上万名志愿者主动参与救援。其中,不少群众自发组成摩托车队,帮忙运送物资进山。其中一名志愿者称,骑摩托车的大家好给力,年轻的也有,老的也有。致敬,辛苦了!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判断:以下哪些属于亲社会行为?

×
×
×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打扫社区卫生,宣传环境保护;
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
说一说:我们中学生能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体验
志愿服务
1、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A
课堂练习
06
2、养成亲社会珩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年见校园的垃圾桶倒了,上前主动把它扶好
②刘新同学将自己的课外辅导书借给班上的同学传阅
③大家积极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
④娜娜同学见张婷同学跳舞,她也学跳舞;过几天,她看见周紫丽同学学唱歌,她又改学唱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要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只讲奉献,而不能索取
②人的一生若只是索取,人生就没有意义
③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但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给予,而且会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去奉献
④只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C
4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2在社会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为什么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练习
选择题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不属于积极融入社会的是( )
A.小乐陪爷爷看“兰州鼓子”的非遗演出 B.小美与同学采摘永登苦水玫瑰
C.小玉拒绝与他人交往,总是独自在家 D.小海周末在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
2.某学校利用校园空地,规划出“青青菜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菜绿果香,虫鸣鸟叫,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学校还陆续推出自然观察、气象大观、农产品加工、面食制作等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上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①增强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 ②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③体验社会生活,创造经济效益 ④树立创新意识,培育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一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中,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②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是中学生的主要职责
③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亲社会行为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我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区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创文”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是( )
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21年3月5日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多地青少年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聊城市某社区举办的“学雷锋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中,小志愿者在清洁社区公共设施。小小志愿者的身影温暖着我们,他们的行为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不同
④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学织布、掰玉米,学生们总结“学农一周,受益一生”。合肥市多所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学生春季体验播种,夏季体验施肥,秋季体验收获,冬季总结经验。这样做(  )
①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日常负担
②可以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学会劳动
③有助于帮助学生自食其力,完全不需要父母帮助
④有助于学生学会自立自强,实现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李杰放学回家乘坐地铁时,主动给老奶奶让座
B.同学们知道小雨家境贫困面临辍学,都踊跃捐款救助
C.学校给八年二班两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互相谦让
D.李某的好朋友被张某欺负了,他挺身而出,伙同他人把张某打伤
10.国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某校为响应上级号召,帮助同学们增长防护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决定开展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 )
①制作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②投稿主题为“预防艾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
③走进“艾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
④为艾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简答题
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1)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2.在三月学雷锋月期间,校团委号召大家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小明和几个同学准备联系当地的图书馆,利用周末去做志愿者。
(1)你认为小明和他的同学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周末早上,大家按时在图书馆门口集合,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擦拭书架,进行图书登记和借阅管理,清理废旧图书,维持阅览室秩序。一个上午,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都觉得这个周末非常有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做图书馆志愿者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BADC 6-10 BACDD
简答题
1.(1)我们积极服务社会,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③我们要主动参与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2.(1)查阅资料,了解图书馆工作情况;与图书馆负责人进行联系,确定时间等;确定出行路线、车次等;确定小组负责人、人员分工等。
(2)丰富课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价值;视野拓展,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提升,道德境界提高;带动更多人积极奉献社会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