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共29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共29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1章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化学研究的对象
物质
讨论
某广告用语:“本饮料纯天然,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这句话有无科学错误?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活动提示〗怎样观察实验?
活动与探究
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
a.原来有哪些物质
b.这些物质原来的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a.外加了什么条件(加热、点燃等)
b.物质出现了什么变化(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a.新生成哪些物质
b.这些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1.蜡烛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从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P9)
蜡烛的燃烧实验1
蜡烛的燃烧实验2
步骤和方法 现象 结论和解释
1.取出蜡烛,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切一小片蜡烛放于水中,观察其是否溶解与其在水中的浮沉。
2.点燃蜡烛 (1)观察蜡烛燃烧时蜡烛的变化。 (2)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将火柴梗伸入火焰当中很快取出。 (3)将干冷的烧杯和内壁被澄清的石灰水湿润的烧杯分别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
3.熄灭蜡烛。尝试用火柴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
蜡烛是白色、固体、圆柱形、容易切成小片。漂浮在水面上,没有溶解。
石蜡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硬度小,密度小。
(1)固体蜡烛熔化。
(2)蜡烛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三层,最外层最亮,最内层最暗。火柴梗在火焰中烧焦的程度不同,两边最黑,中间最淡。
(3)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蜡燃烧放热,且熔点低。
(2)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石蜡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
蜡烛熄灭,烛芯上产生一缕白烟,可以被点燃。熔化的蜡烛凝固。
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成石蜡固体小颗粒。
2.讨论哪些现象中说明生成了新物质?
在上述石蜡的探究实验中,有如下变化:
(1)石蜡受热熔化
(2)液态石蜡凝固
(3)液态石蜡变成石蜡蒸气
(4)石蜡燃烧
(4)石蜡燃烧
(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
(石蜡由液态变为固态)
(石蜡由液态变为气态)
你觉得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个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什么变化?
黄色火焰
熔化成蜡油冷却后凝固
使白瓷板变黑
小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小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白烟产生
发光发热
固态—液态—固态
产生碳颗粒
产生水
产生二氧化碳
石蜡蒸汽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燃烧,在这
两种情况下,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把它加工成钻石十分困难
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态氧气中燃烧
8、苹果腐烂
9、榨果汁
10、菜刀生锈
11、轮胎爆炸
12、鞭炮爆炸
练习
下列变化是什么变化?通常伴随什么现象?







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挥发
3、煤油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6、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7、植物光合作用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同时化学变化也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总结与反思1】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哪些现象?
【总结与反思2】有以上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根本依据。
3.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简称反应,可以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氢铵
氨气

二氧化碳
加热
+
+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氨气
氯化氢
氯化铵
+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以下这些蜡烛的性质,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呢?这些性质有什么不同?
可以燃烧 发光发热
固体
圆柱体较软
主要成分:石蜡
颜色:白,红等
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颜色
状态
硬度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
2)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
小试牛刀:
下列现象属于哪种变化或性质?
酒精会挥发
天然气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石蜡熔化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铁易生锈
水结成冰
氨气有刺激性味道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性质与变化容易混淆,如何区别?
1.变化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等。
2.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多用“难”、“易”、“能”、“会”、“可以”“具有”“是”等词语描述。如:蜡烛能燃烧、铁易生锈、铜是紫红色的固体等。
练习:
一、判断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1、 铜丝能导电。
2、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质地较软。
3、塑料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4、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5、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二、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
(2)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
(3)铜丝和铁丝:_____________。
味道
气味
可燃性
颜色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石蜡熔化
石蜡易熔化
石蜡燃烧
石蜡能燃烧
三、连一连
四、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空:
1、铁能在空气中生成铁锈。是_____________。
2、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是_________。
3、水在0℃结成冰。是_____________。
4、1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时会沸
腾。是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1.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热器取暖 B.蜡烛照明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供热
2. 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B
B
五、选一选
4.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粮食酿酒
C.纸张燃烧
D.氢气燃烧生成水
3.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衣服晾干
D
A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放出热量 B.生成其他物质
C.颜色发生变化 D.状态发生改变
B
6.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受热爆炸 B、火药点火爆炸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B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铜丝用来做导线
D.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
D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
A.电灯发亮B.镁条燃烧
C.酒精燃烧D.白糖受热变成炭
E.白糖熔化F.铜铸成铜器
G.铁生锈H.卫生球消失
I.食物的腐败J.气球爆炸
AEFHJ
BCDGI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