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课时4.5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40N,F2=15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如图所示。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对m1的弹力与弹簧对m2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B.弹簧对m1的弹力与弹簧对m2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稳定后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F=6N的恒力水平作用在质量为2kg的物体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比较经过5s时间突然撤去F和经过5m位移时突然撤去F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撤力时,前一种情况下的末速度小于后一种情况下的末速度B.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位移长C.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时间短D.两种情况下,都是撤力前物体具有的惯性大于撤力后物体所具有的惯性3.如图所示,斜面c固定,重为G的物体a放在上表面水平的物体b上,沿光滑斜面c一起向下滑,则( )A.a对b的压力小于GB.若物体b上没有放物体a,物体b的加速度将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a与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质量为ml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上放置一质量m2的另一木块,先后分别用水平力拉ml和m2,使两木块都能一起运动,若两次拉动木块时,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两次拉木块一起运动时,拉力之比为( )A. B. C. D.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则( )A.物体到达点时的速度最大 B.物体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C.物体到达的时间最短 D.物体在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小6.质量为M甲和M乙的两球被无弹性轻绳悬挂于O点,两球被一轻杆水平撑开静止不动,两轻绳夹角为。如图a所示,如果撤掉轻杆,那么刚撤掉轻杆瞬间两球的加速度之比为a甲∶a乙,如果把无弹性轻绳用轻质弹簧替换,如图b所示,相同情况下撤掉轻杆瞬间两球的加速度之比为a甲′∶a乙′,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甲∶a乙=1∶1 B.a甲∶a乙=∶1C.a甲′∶a乙′=3∶1 D.M甲∶M乙=3∶17.小球A的质量为2kg,斜面体B的质量为10kg,斜面倾角θ=30°,已知A、B间和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7,将小球A放在斜面B上端的同时,给B施加一水平力F,为使A沿竖直方向落地,拉力F的大小至少为(g取10m/s2)( )A.(100+27)N B.100NC.100N D.200N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a1=a2=0 B.a1=a,a2=0C., D.a1=a,a2=-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如图所示,一长为l=2 m的水平传送带以v=1 m/s的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传送带的A端以v0=5 m/s的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若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1,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x1;若传送带逆时针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2,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x2。则( )A.t1=t2 B.t1<t2C.x1=x2 D.x1<x2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C.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D.B球的加速度向上,A球的加速度向下,加速度都不为零1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且大于摩擦力B.在1~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且等于摩擦力C.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大于摩擦力D.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小于摩擦力12.如图,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B、C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连接,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接触面以及轻绳均与桌面平行,A与B之间、B与C之间以及C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0.2和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体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小于11N时,不能拉动CB.拉力F为17N时,轻绳的拉力为4NC.要使A、B保持相对静止,拉力F不能超过23ND.A的加速度将随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1966年,人们在地球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中,设有一艘质量的宇宙飞船,跟正在轨道上运动的火箭组接触。接触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若已知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推进器开动,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改变量是,试求火箭组的质量。14.自制一个加速度计,其构造是:一根轻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装在水平轴O上,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用白硬纸作为表面,放在杆摆动的平面上,并刻上刻度,可以直接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使用时,加速度计右端朝汽车前进的方向,如图所示,g取9.8m/s2。(1)硬纸上刻度线b在经过O点的竖直线上,则在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2)刻度线c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30°,则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3)刻度线d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45°,在汽车前进时,若轻杆稳定地指在d处,则0.5s内汽车速度变化了多少?15.两物块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块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甲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3 kg,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B与地面没有摩擦,B物块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1)推力F的大小;(2)A物块刚停止运动时,物块A、B之间的距离。16.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第三章课时4.5 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40N,F2=15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如图所示。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对m1的弹力与弹簧对m2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B.弹簧对m1的弹力与弹簧对m2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稳定后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答案】D【解析】A.弹簧对的弹力作用在 上,弹簧对的弹力作用在 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相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弹簧对的弹力与弹簧对的弹力不是两个相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相互作用力,B错误;C.稳定后把两个物体看成整体,稳定后合力向右,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向右,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选 为对象解得D正确;故选D。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F=6N的恒力水平作用在质量为2kg的物体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比较经过5s时间突然撤去F和经过5m位移时突然撤去F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撤力时,前一种情况下的末速度小于后一种情况下的末速度B.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位移长C.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时间短D.两种情况下,都是撤力前物体具有的惯性大于撤力后物体所具有的惯性【答案】B【解析】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5s时的速度v=at=3×5 m/s=15m/sx=at2=×3×52m =37.5m>5m即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路程长,选项B正确;A.若经过5m位移时突然撤去F,根据v′2=2ax可得即撤力时,前种情况的末速度大于后种情况的末速度,选项A错误;C.经过5m位移时突然撤去F经历的时间即撤力前,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情况运动的时间长,选项C错误;D.两种情况下,物体质量没变,则撤力前物体具有的惯性等于撤力后物体所具有的惯性,选项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斜面c固定,重为G的物体a放在上表面水平的物体b上,沿光滑斜面c一起向下滑,则( )A.a对b的压力小于GB.若物体b上没有放物体a,物体b的加速度将增大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a与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A.a和b一起沿光滑斜面向下加速滑动,设斜面倾斜角为θ,对物体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mb)gsinθ=(ma+mb)a解得a=gsinθ加速度a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对物体a,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有a竖直=asinθ=gsin2θ在竖直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G FN =mgsin2θFN=G mgsin2 b对a的支持力小于a的重力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压力小于重力G,A正确;B.由A选项的解析可知,物体沿斜面滑下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B错误;CD.a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有沿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此加速度是由b物体对a物体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产生的,CD错误。故选A。4.如图所示,质量为ml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上放置一质量m2的另一木块,先后分别用水平力拉ml和m2,使两木块都能一起运动,若两次拉动木块时,两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两次拉木块一起运动时,拉力之比为( )A. B. C. D.【答案】C【解析】当拉力作用于m1时,两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1,以m2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m1的摩擦力f1,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2产生的加速度所以对m1和m2整体而言,其生产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此时拉力当拉力作用于m2时,两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2,以m1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到m2的摩擦力f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1产生的加速度所以对m1和m2整体而言,其生产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此时拉力所以故选C。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则( )A.物体到达点时的速度最大 B.物体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C.物体到达的时间最短 D.物体在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小【答案】C【解析】D.在沿斜面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斜面倾角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在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大,故D错误;A.根据得可知物体到达底端时速度大小相等,故A错误;BC.设斜面的高度为h,根据几何知识可得,物体发生的位移为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由解得倾角越大,时间越短,物体到达的时间最短;故C正确,B错误。故选C。6.质量为M甲和M乙的两球被无弹性轻绳悬挂于O点,两球被一轻杆水平撑开静止不动,两轻绳夹角为。如图a所示,如果撤掉轻杆,那么刚撤掉轻杆瞬间两球的加速度之比为a甲∶a乙,如果把无弹性轻绳用轻质弹簧替换,如图b所示,相同情况下撤掉轻杆瞬间两球的加速度之比为a甲′∶a乙′,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甲∶a乙=1∶1 B.a甲∶a乙=∶1C.a甲′∶a乙′=3∶1 D.M甲∶M乙=3∶1【答案】D【解析】AB.在图a中,撤掉轻杆瞬间,对甲球分析,合力方向垂直于绳子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甲=同理a乙=gsin60°=g则有a甲∶a乙=1∶故A、B错误;C.在图b中,撤掉轻杆瞬间,对甲球分析,合力方向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甲′==g同理a乙′=gtan60°=g则a甲′∶a乙′=1∶3故C错误;D.在图b中,有M甲gtan30°=M乙gtan60°则M甲∶M乙=3∶1故D正确。故选D。7.小球A的质量为2kg,斜面体B的质量为10kg,斜面倾角θ=30°,已知A、B间和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7,将小球A放在斜面B上端的同时,给B施加一水平力F,为使A沿竖直方向落地,拉力F的大小至少为(g取10m/s2)( )A.(100+27)N B.100NC.100N D.200N【答案】A【解析】假设A下落的高度为h,则此时斜面体应至少向右滑动的距离为对A有对斜面体有设B的质量为m联立解得故选A。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间A和B的加速度为a1和a2,则( )A.a1=a2=0 B.a1=a,a2=0C., D.a1=a,a2=-a【答案】D【解析】力F作用时,对A有对B有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弹簧弹力没有发生改变,对B受力分析有解得A受到弹力作用,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所以A的加速度不变,仍为a;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如图所示,一长为l=2 m的水平传送带以v=1 m/s的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传送带的A端以v0=5 m/s的速度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若传送带顺时针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1,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x1;若传送带逆时针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2,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x2。则( )A.t1=t2 B.t1<t2C.x1=x2 D.x1<x2【答案】AD【解析】传送带顺时针运动时,物块与传送带同向,在二者速度相等之前,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右运动,分析受力可知,物块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μg=-5 m/s2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物块位移v2-v02=2ax解得x=2.4 m>2 m故物块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在B端掉落,则l=v0t1+a1t12解得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t1=物块在传送带上的痕迹为二者的位移之差;当传送带逆时针运动时,分析受力可知,加速度a2=-5 m/s2由前面分析可知物块速度减到零之前,已经从B端掉落,故物块在A到B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t2=物块留下痕迹为二者位移之和。故t1=t2,x1<x2所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0.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C.A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θD.B球的加速度向上,A球的加速度向下,加速度都不为零【答案】BC【解析】细线烧断前,系统静止,设弹簧的弹力为F,细线的拉力为FT,根据平衡条件,对B球有F=mgsin θ对A球有FT=F+mgsin θ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B球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1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且大于摩擦力B.在1~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且等于摩擦力C.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大于摩擦力D.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小于摩擦力【答案】AC【解析】A.由题图2可知,在0~1s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合外力不变,由于摩擦力不变,所以外力F不变且大于摩擦力,A错误,符合题意;B.在1~3s内,物块匀速运动,外力F等于摩擦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CD.根据3~4s内速度图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物块加速度反向且增大,说明外力F小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外力F在不断减小,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C。12.如图,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B、C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连接,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接触面以及轻绳均与桌面平行,A与B之间、B与C之间以及C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0.2和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力F沿水平方向拉物体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小于11N时,不能拉动CB.拉力F为17N时,轻绳的拉力为4NC.要使A、B保持相对静止,拉力F不能超过23ND.A的加速度将随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答案】AC【解析】A.当C物体即将运动时,C物体水平方向桌面给C的向右的摩擦力,绳子向右的拉力,B给C向右的摩擦力,其中,当即将滑动时应有可解得故A正确;C.因此B和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在A和B即将发生相对滑动,对A受力分析可得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对C物体受力分析可得联立解得说明A和B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力大小为,故C正确;B.当时,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此时对AB整体对C物体受力分析联立解得故B错误;D.当拉力增大,A和B发生相对滑动时,则A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加速度为加速度不变,D错误。故选AC。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1966年,人们在地球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中,设有一艘质量的宇宙飞船,跟正在轨道上运动的火箭组接触。接触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若已知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推进器开动,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改变量是,试求火箭组的质量。【答案】3484.6kg【解析】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由运动学公式,有由以上两式得14.自制一个加速度计,其构造是:一根轻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装在水平轴O上,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用白硬纸作为表面,放在杆摆动的平面上,并刻上刻度,可以直接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使用时,加速度计右端朝汽车前进的方向,如图所示,g取9.8m/s2。(1)硬纸上刻度线b在经过O点的竖直线上,则在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2)刻度线c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30°,则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3)刻度线d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45°,在汽车前进时,若轻杆稳定地指在d处,则0.5s内汽车速度变化了多少?【答案】(1)0;(2)5.66m/s2;(3)减少了4.9m/s【解析】(1)当轻杆与Ob重合时,小球所受合力为0,其加速度为0,车的加速度亦为0,故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为0。(2)当轻杆与Oc重合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θ=ma1解得a1=gtanθ≈5.66m/s2则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5.66m/s2。(3)若轻杆与Od重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45°=ma2解得a2=gtan45°=9.8m/s2方向水平向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在0.5s内汽车速度应减少,减少量为Δv=a2Δt=9.8×0.5m/s=4.9m/s15.两物块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块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甲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3 kg,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B与地面没有摩擦,B物块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1)推力F的大小;(2)A物块刚停止运动时,物块A、B之间的距离。【答案】(1)15 N;(2)6 m【解析】(1)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由B物块的v t图像得对于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2)设物块A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撤去推力F后,A、B两物块分离,A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速运动,对A,由解得A的加速度大小物块A通过的位移,根据物块A减速到零的时间物块B通过的位移物块A刚停止时A、B间的距离16.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答案】(1) ;(2) ;(3)【解析】(1)撤去外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图像可得代入数据得(2)在加速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图像可得解得(3)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根据图像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4.5 (本节综合)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2021-2022物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第四章(原卷版).docx 课时4.5 (本节综合)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2021-2022物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第四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