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
1.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降落,xuān
ɡào   天宫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sù jìnɡ   的指挥中心bào fā   出雷鸣般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xǐ yuè   之中。我们为那些不知pí juàn   努力奋斗、勇于pān dēng   科学高峰的科研人点赞。
2.他想
pāi shè   那罕见的 shén
mì   的花朵,到了那儿,才发现花儿已经 kū wěi   了,他感到十分jǔ sànɡ   。
二、选择填空。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3.路边的那些冬青很久没有修剪了,长得高高低低参(cān cēn)   差(chā cī)   不齐。
4.他揪(jiū qiū)   住了快要倾(qiōng qīng)   倒的孩子。
5.他终于从抽屉(tī
tì)   里找到了那把勺(sháo shuó)   子。
6.仔细辨析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幽雅 湿淋淋 斩钉截铁 暴露无遗
B.洒脱 手镏弹 自作自受 粉身碎骨
C.糟糕 目地的 心惊肉跳 居高临下
D.猜侧 热乎乎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7.选择近义词填空(每个词语只能使用一次)。
A.颓然 B.悠然 C.猛然 D.恍然
(1)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   大悟。
(2)我看到同学脸上有些   丧气,急忙过去安慰他。
(3)我刚走出家门,   想起来没有带课本。
8.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给下列句子选择表示“说”的词语。
A.夸夸其谈 B.议论纷纷 C.赞不绝口 D.欢呼雀跃
(1)下面的听众   :“免费领取,是不是真的?”
(2)“万岁!”我们   ,“没有作业,太好啦!”
(3)“我的矛什么盾都戳得破,我的盾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楚国人还在   ,但周围的人早已散去。
(4)马老师的板书清晰而秀丽,令人   。
10.给下面这些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环境描写 E.心理描写
(1)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2)“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赶紧完成今天的作业?”   
(3)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浪花,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   
(4)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如同坠入了梦境。   
11.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方到处有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①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②榕树垂着长须 ③在晚风之中低语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三、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标点1处,病句4处)。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万寿菊、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朗朗的传来读书声。
13.体会下面例句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并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仿写:我爱太阳,因为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雨水,因为   ;   ,   。
14.小军很喜欢阅读课外书,但妈妈却认为读课外书耽误了学校的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请你以小军的口吻,用上逐条说明(“第一”“第二”“第三”……)的方法,说服妈妈支持他读课外书。要求:分点列出至少三条理由。用语文明,条理清晰;理由恰当,语言简洁。
四、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5.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很多人用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诸葛亮践行了“鞠躬尽瘁,   ”的无私奉献精神;李纲立下了“祖宗疆土,   ,   ”的铿锵誓言。曹植曾慷慨豪言:“   ,   ”。南宋诗人陆游也深情地告白:   。
16.诗词里凝聚着诗人很多情感。贺知章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人认识的诗句是:“   ,   。”孟浩然与朋友在田舍饮酒畅谈,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的诗句是:“   ,   。”当他触景生情,又添新愁时写到:“   ,   。”毛泽东用“   ,   ”的诗句表达了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朱熹以“   ,   ”赞颂了春天美景。
五、阅读与积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大约已有2000多年历史。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香囊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的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7.丁丁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的地点是   。
18.【材料二】从端午节的历史与名称、   、   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9.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丁丁知道了端午节还有天中节这个别称。(  )
②兰兰告诉妈妈,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它的由来有许多说法。(  )
③红红根据活动安排来到专业楼,用蓝色丝线为同学们制作了香囊。(  )
④冬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后,在学校端午文化节上朗诵了屈原的作品。(  )
阅读理解
小泥瓦匠
今天,“小泥瓦匠”到我们家里来,他着了父亲穿旧的衣服,满身都沾着泥浆与石灰。他能如约到我们家里来,我很快活,我父亲也很欢喜。
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然后以他那种像是疲惫的工人的粗心大意的步伐,走上前来,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我们做积木的游戏。“小泥瓦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他搭的时候,极为认真,有着成人的耐性。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住在一个阁楼上,父亲夜间进夜校读书识字,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处也织补得整整齐齐,经过他母亲的手,领带也打得无可挑剔。他个子长得很小,但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很困难。但父亲温和善良,总是管他儿子叫“鬼脸”,然而他的儿子却长得很小。
下午四点钟,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牛油面包。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抓住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
我们在游戏过程中,“小泥瓦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替他缝上了。他满脸通红,开始非常惊讶、又不知所措地屏住呼吸看着我母亲钉扣子。
我将漫画册给他看。他自己都没发觉,竟模仿起画里的那些怪相,十分逼真,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鬼脸给我看,当作答礼。他名叫安东尼奥 拉布科,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选自【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20.短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它是一部   体小说,原名《   》。这本书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   (名字)的成长故事。
21.请找出与“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一句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22.仔细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认真思考:父亲在抓住“我”的手的一瞬间,可能要和我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父亲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23.短文中的“小泥瓦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外阅读。
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一小包压岁钱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快过年了,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挂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用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
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之极。
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我青龙偃月刀重八十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得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转天醒来头件事就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凛凛地走进客厅,憋足嗓子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了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
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
24.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陆陆续续:   
威风凛凛:   
25.文章详写了哪几个场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集市买花脸、路上戴花脸、家中戴花脸。
B.集市买花脸、家中戴花脸、大年初一演关公。
C.集市买花脸、舅舅讲关公故事、大年初一演关公。
D.集市买花脸、舅舅讲关公故事、年三十戴花脸。
26.“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法?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神气,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B.动作、环境、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天真,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C.动作、场面、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听话,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D.动作、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聪明,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27.作者用“哄堂大笑”“笑个不停”等词语写了客人们大年初一看“我”演关公的反应,其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接表现当时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B.直接表现“我”表演得很投入
C.侧面表现客人们懂表演,喜欢看表演
D.侧面表现“我”表演得很精彩
28.对“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非常喜欢小作者天真、可爱、好笑的样子。
B.爸爸很严厉,平时对小作者的举动总是不满意。
C.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表演关公,被小作者生动逼真的表演折服。
D.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演关公演得十分精彩,喜欢上了自己儿子。
29.本文人物刻画十分细腻,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结合文本说一说。
六、习作。
30.习作
2021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你一定参加过不少学校组织的庆祝活动,请你把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③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④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⑤字数不少于450个;⑥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宣告;肃静;爆发;喜悦;疲倦;攀登
2.拍摄;神秘;枯萎;沮丧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字音与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宣告(xuān ɡào)”意思是:公开告诉,当众宣布。“肃静(sù jìnɡ)”意思是:严肃寂静。“爆发(bào fā)”意思是: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形容突然发作;突然兴起。“喜悦(xǐ yuè)”意思是:非常愉快、高兴。“疲倦(pí juàn)”意思是:疲乏;困倦。“攀登(pān dēng)”意思是: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故答案为:宣告、肃静、爆发、喜悦、疲倦、攀登
2.“拍摄(pāi shè)”意思是:用摄影机把人、物的形象照在底片上。“神秘(shén mì)”意思是:难以捉摸,高深莫测。“枯萎(kū wěi)”意思是:因干枯而萎缩。“沮丧(jǔ sànɡ)”意思是:灰心失望。
故答案为:拍摄、神秘、枯萎、沮丧
【答案】3.cēn;cī
4.jiū;qīng
5.tì;sháo
【知识点】拼音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3.“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读“cān”时,为:参加。读“chā”时,为:差错。
故答案为:cēn、cī。
4.“揪(jiū)住”意思是:扭扯、抓住。“倾倒(qīng)”意思是: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故答案为:jiū、qīng
5.“抽屉(tì)”意思是:附于桌子、柜子等家具上可抽动的匣子状的构件。“勺子(sháo)”意思是:喝汤盛饭用的工具。
故答案为:tì、sháo
6.【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手榴弹”—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故“手弹”的“留”错误。
C.有误,“目的地”想要达到的地方。故“目地的”的“地的”错误。
D.有误,“猜测”猜度;揣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故“猜侧”的“侧”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答案】(1)D
(2)A
(3)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颓然”:形容败兴的样子。B.“悠然”:指悠闲的样子。C.“猛然”:指忽然,骤然。D.“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1)结合语境,为“恍然大悟”应选填序号D。
(2)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A。
(3)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C。
故答案为:(1)D;(2)A;(3)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8.【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根据句意可知,A、B、C正确;D.有误,句意: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应划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要结合内容理解。
9.【答案】(1)B
(2)D
(3)A
(4)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B.“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C.“赞不绝口”指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D.“欢呼雀跃”指高兴得像麻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1)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B。
(2)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D。
(3)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A。
(4)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C。
故答案为:(1)B;(2)D;(3)A;(4)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做题时要从词义、词性、词的感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选择。
10.【答案】(1)B
(2)A
(3)E
(4)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从“走、拂”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B;
(2)从“妈妈大声地训斥我”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故选A;
(3)从“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故选E;
(4)从“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可知,运用了环境描写。故选D。
故答案为:(1)B;(2)A;(3)E;(4)D。
【点评】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考查是常见题型,要结合内容理解,多做练习。
11.【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南方到处有榕树”,接着写“榕树垂着长须”,紧接着写“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然后写“在晚风之中默默低语”,最后写“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2.【答案】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闻到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看到”和“诱人的香味”搭配不当,将“和”改为“闻到”;一句话讲完应该用句号。把“香味”后面的分号改为句号。用词不当,把“飘荡”改为“飘扬”;“枫树”是树,不是花,不可能种在花坛里,去掉“、枫树”;语序不当,把“传来”与“朗朗的”调换顺序。
故答案为: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闻到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3.【答案】它洗净我的灵魂;我爱五星红旗;因为它象征我们的祖国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例句形式为“我爱什么,因为它怎样”,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它洗净我的灵魂;我爱五星红旗,因为它象征我们的祖国。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14.【答案】 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写出小军说服妈妈支持他读课外书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根据题干内容,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故答案为: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答案】15.死而后已;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诗歌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出自于《宋史·李纲传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出自曹植的《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陆游的《示儿》。
故答案为:死而后已、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当我踏上这亲切的故土时,孩子们见了 我,都不认识了,笑着问我“客是从哪里来的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于毛泽东的《长征》,意思是: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于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故答案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答案】17.教学楼2
18.由来;庆祝活动
19.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材料—是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与名称、由来、庆祝活动三个方面。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7.通过观察可知,“歌舞表演”在2号教学楼,所以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教学楼2。
故答案为:教学楼2
18.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填空。通过阅读可知,材料二共有二个自然段,第①自然段主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及别称和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第②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的。
故答案为:由来、庆祝活动
19.①②④正确;③有误,结合材料一可知,手工制作活动在实验楼,不是专业楼。
故答案为: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20.日记;《心》;恩利科
21.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
22.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23.“小泥瓦匠”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孩子。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文章写了“小石匠”来“我”家做客的事情,他穿着他父亲的猎装,上面沾着石灰和石粉,小石匠一进“我”家门就把被雪打湿的帽子摘下来塞进衣袋里,像个疲惫的工人似的慢慢走进来,环视了一下屋里的陈设,还朝墙上的驼背小丑画像做了个鬼脸,然后和“我”一起搭积木、玩游戏、吃点心…吃完点心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脏衣服把椅子弄白了一片,“我”动手去撞,却被父亲叫住了,然后父亲悄悄掉干净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人要充分理解、尊重别人,才能和谐共处!
20.《爱的教育》是一部由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被誉为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原名《心》,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在学校成长的故事。它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平等。在《爱的教育》中,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代洛西。
故答案为:日记、《心》、恩利科
21.根据题干内容,由第二段内容,“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通过动作描写了孩子的有趣。围绕着“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这句话描写。
故答案为: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
22.结合前一句话“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可知:父亲怕“我”的举动会使“小泥瓦匠”难堪,或许会对“我"说:“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故答案为: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23.仔细阅读短文,由文中句子“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处也织补得整整齐齐,经过他母亲的手,领带也打得无可挑剔。他个子长得很小,但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很困难。但父亲温和善良,总是管他儿子叫'鬼脸’,然而他的儿子却长得很小”可知父母很爱他,他很幸福。由第二自然段句子“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可看出他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故答案为:小泥瓦匠”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孩子。
【答案】24.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25.B
26.A
27.D
28.C
29.从“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24.结合文中语句“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可知“陆陆续续”是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结合文中语句“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凛凛地走进客厅”可知“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故答案为:①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②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25.文章主要写了年根,舅舅带“我"去集市买了关羽的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我"十分高兴,大年三十一直戴着花脸不肯摘,大年初一,只要有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其中详写了集市买花脸、家中戴花脸、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三个场景。选B。
故答案为:B
26.答题时,先要了解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包含动作描写,如“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语言描写,如"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神态描写,如"我越发神气""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表现了“我"的神气,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选A。
故答案为:A
27.这道题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感彩和在文中的特殊合义,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细细品味。“哄堂大笑…笑个不停"等词语写了客人们大年初一看"我"演关公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衬托了"我”的表演精彩。选D。
故答案为:D
28.答题时,先读短文,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品读句子。结合具体语境,我们不难发现爸爸一向对“我"很严厉,而“我"出色的表演,让他折服。所以“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表演关公,被小作者生动逼真的表演折服。选C。
故答案为:C
29.文章写了舅舅带“我"去集市买了关羽的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我"十分高兴,大年三十一直戴着花脸不肯摘,大年初一,只要有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文中的“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将自己喜欢的理由写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从“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
30.【答案】 迎国庆 祖国妈妈的72岁生日就要来到了,为了庆祝她的生日,我校今天上午举行了歌唱比赛。
今天是一个愉快的日子,我们班为了能在这次歌咏比赛中争夺第一名,可没少花功夫,为了唱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个动作,我们每天都在刻苦地练习。
我们班是第一个参赛。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张彤、徐源的朗诵铿锵有力,我们跟着喊起口号:“时刻准备着!"在这冲天的口号声中,我的紧张心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演唱开始了,小指挥员我双手和着节拍挥动着,那动作柔中带刚,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动情地演唱着。我们演唱的第三首歌是《游击队之歌》,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战争年代里,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我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歌声中。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我从无限的回忆中惊醒,我们班的演唱结束了。同学们在我的口令声中行队礼谢幕,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下舞台。
我们坐在座位上认真地观看着其他班的演唱,每个班都唱得很好,让我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这哪是在比赛呀,分明是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陈主任走上舞台,激动地说:“本次比赛第一名四(4)班!”哇!我们立刻沸腾了!同学们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着,高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时,我真正懂得了收获的涵义。只有努力才会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赛中,我们用优美的造型和悦耳的声音赢得了掌声,我们用辛勤的汗水争得了荣誉,我们用满腔的热情歌唱祖国。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本题为叙事的作文,要求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庆祝活动记叙下来,要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写出来。开头:直接点题,说明自己参加的活动是什么。中间: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按照活动的发展顺序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将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场面描写出来,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写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结尾:总结全文,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点评】本文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是简洁流畅的,记叙了一次迎国庆歌咏比赛,感情真挚,主题明确,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看拼音,写词语。
1.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降落,xuān
ɡào   天宫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sù jìnɡ   的指挥中心bào fā   出雷鸣般掌声,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xǐ yuè   之中。我们为那些不知pí juàn   努力奋斗、勇于pān dēng   科学高峰的科研人点赞。
2.他想
pāi shè   那罕见的 shén
mì   的花朵,到了那儿,才发现花儿已经 kū wěi   了,他感到十分jǔ sànɡ   。
【答案】1.宣告;肃静;爆发;喜悦;疲倦;攀登
2.拍摄;神秘;枯萎;沮丧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字音与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宣告(xuān ɡào)”意思是:公开告诉,当众宣布。“肃静(sù jìnɡ)”意思是:严肃寂静。“爆发(bào fā)”意思是: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形容突然发作;突然兴起。“喜悦(xǐ yuè)”意思是:非常愉快、高兴。“疲倦(pí juàn)”意思是:疲乏;困倦。“攀登(pān dēng)”意思是:比喻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故答案为:宣告、肃静、爆发、喜悦、疲倦、攀登
2.“拍摄(pāi shè)”意思是:用摄影机把人、物的形象照在底片上。“神秘(shén mì)”意思是:难以捉摸,高深莫测。“枯萎(kū wěi)”意思是:因干枯而萎缩。“沮丧(jǔ sànɡ)”意思是:灰心失望。
故答案为:拍摄、神秘、枯萎、沮丧
二、选择填空。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3.路边的那些冬青很久没有修剪了,长得高高低低参(cān cēn)   差(chā cī)   不齐。
4.他揪(jiū qiū)   住了快要倾(qiōng qīng)   倒的孩子。
5.他终于从抽屉(tī
tì)   里找到了那把勺(sháo shuó)   子。
【答案】3.cēn;cī
4.jiū;qīng
5.tì;sháo
【知识点】拼音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3.“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读“cān”时,为:参加。读“chā”时,为:差错。
故答案为:cēn、cī。
4.“揪(jiū)住”意思是:扭扯、抓住。“倾倒(qīng)”意思是: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故答案为:jiū、qīng
5.“抽屉(tì)”意思是:附于桌子、柜子等家具上可抽动的匣子状的构件。“勺子(sháo)”意思是:喝汤盛饭用的工具。
故答案为:tì、sháo
6.仔细辨析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幽雅 湿淋淋 斩钉截铁 暴露无遗
B.洒脱 手镏弹 自作自受 粉身碎骨
C.糟糕 目地的 心惊肉跳 居高临下
D.猜侧 热乎乎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答案】A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手榴弹”—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故“手弹”的“留”错误。
C.有误,“目的地”想要达到的地方。故“目地的”的“地的”错误。
D.有误,“猜测”猜度;揣测;凭某些线索推断猜度。故“猜侧”的“侧”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选择近义词填空(每个词语只能使用一次)。
A.颓然 B.悠然 C.猛然 D.恍然
(1)当老师把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时,他才   大悟。
(2)我看到同学脸上有些   丧气,急忙过去安慰他。
(3)我刚走出家门,   想起来没有带课本。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颓然”:形容败兴的样子。B.“悠然”:指悠闲的样子。C.“猛然”:指忽然,骤然。D.“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1)结合语境,为“恍然大悟”应选填序号D。
(2)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A。
(3)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C。
故答案为:(1)D;(2)A;(3)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8.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答案】D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根据句意可知,A、B、C正确;D.有误,句意: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应划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正确把握朗读节奏和语气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要结合内容理解。
9.给下列句子选择表示“说”的词语。
A.夸夸其谈 B.议论纷纷 C.赞不绝口 D.欢呼雀跃
(1)下面的听众   :“免费领取,是不是真的?”
(2)“万岁!”我们   ,“没有作业,太好啦!”
(3)“我的矛什么盾都戳得破,我的盾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楚国人还在   ,但周围的人早已散去。
(4)马老师的板书清晰而秀丽,令人   。
【答案】(1)B
(2)D
(3)A
(4)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B.“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C.“赞不绝口”指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D.“欢呼雀跃”指高兴得像麻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1)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B。
(2)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D。
(3)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A。
(4)结合语境,应选填序号C。
故答案为:(1)B;(2)D;(3)A;(4)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做题时要从词义、词性、词的感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选择。
10.给下面这些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环境描写 E.心理描写
(1)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2)“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赶紧完成今天的作业?”   
(3)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浪花,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   
(4)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如同坠入了梦境。   
【答案】(1)B
(2)A
(3)E
(4)D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从“走、拂”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故选B;
(2)从“妈妈大声地训斥我”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故选A;
(3)从“我的心情也像浪花一样欢腾”可知,运用了心理描写。故选E;
(4)从“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可知,运用了环境描写。故选D。
故答案为:(1)B;(2)A;(3)E;(4)D。
【点评】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要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考查是常见题型,要结合内容理解,多做练习。
11.填入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方到处有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①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②榕树垂着长须 ③在晚风之中低语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南方到处有榕树”,接着写“榕树垂着长须”,紧接着写“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然后写“在晚风之中默默低语”,最后写“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三、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标点1处,病句4处)。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万寿菊、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朗朗的传来读书声。
【答案】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闻到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看到”和“诱人的香味”搭配不当,将“和”改为“闻到”;一句话讲完应该用句号。把“香味”后面的分号改为句号。用词不当,把“飘荡”改为“飘扬”;“枫树”是树,不是花,不可能种在花坛里,去掉“、枫树”;语序不当,把“传来”与“朗朗的”调换顺序。
故答案为: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你会看到花坛里美丽的鲜花和闻到诱人的香味;花坛里有菊花、一串红、枫树等花儿。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从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3.体会下面例句的特点及这样写的好处,并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仿写:我爱太阳,因为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雨水,因为   ;   ,   。
【答案】它洗净我的灵魂;我爱五星红旗;因为它象征我们的祖国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例句形式为“我爱什么,因为它怎样”,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它洗净我的灵魂;我爱五星红旗,因为它象征我们的祖国。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14.小军很喜欢阅读课外书,但妈妈却认为读课外书耽误了学校的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请你以小军的口吻,用上逐条说明(“第一”“第二”“第三”……)的方法,说服妈妈支持他读课外书。要求:分点列出至少三条理由。用语文明,条理清晰;理由恰当,语言简洁。
【答案】 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写出小军说服妈妈支持他读课外书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根据题干内容,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故答案为: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课外书可以增加写作能力,开阔眼界,让词汇量更多,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您能同意我读课外书。
【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5.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很多人用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诸葛亮践行了“鞠躬尽瘁,   ”的无私奉献精神;李纲立下了“祖宗疆土,   ,   ”的铿锵誓言。曹植曾慷慨豪言:“   ,   ”。南宋诗人陆游也深情地告白:   。
16.诗词里凝聚着诗人很多情感。贺知章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人认识的诗句是:“   ,   。”孟浩然与朋友在田舍饮酒畅谈,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的诗句是:“   ,   。”当他触景生情,又添新愁时写到:“   ,   。”毛泽东用“   ,   ”的诗句表达了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朱熹以“   ,   ”赞颂了春天美景。
【答案】15.死而后已;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点评】考查了名言警句、诗歌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出自于《宋史·李纲传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出自曹植的《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陆游的《示儿》。
故答案为:死而后已、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
1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意思是:当我踏上这亲切的故土时,孩子们见了 我,都不认识了,笑着问我“客是从哪里来的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于毛泽东的《长征》,意思是: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于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故答案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阅读与积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大约已有2000多年历史。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等。端午节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香囊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的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17.丁丁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的地点是   。
18.【材料二】从端午节的历史与名称、   、   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9.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丁丁知道了端午节还有天中节这个别称。(  )
②兰兰告诉妈妈,作为中华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它的由来有许多说法。(  )
③红红根据活动安排来到专业楼,用蓝色丝线为同学们制作了香囊。(  )
④冬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后,在学校端午文化节上朗诵了屈原的作品。(  )
【答案】17.教学楼2
18.由来;庆祝活动
19.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材料—是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与名称、由来、庆祝活动三个方面。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7.通过观察可知,“歌舞表演”在2号教学楼,所以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教学楼2。
故答案为:教学楼2
18.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概括填空。通过阅读可知,材料二共有二个自然段,第①自然段主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及别称和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第②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的。
故答案为:由来、庆祝活动
19.①②④正确;③有误,结合材料一可知,手工制作活动在实验楼,不是专业楼。
故答案为: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阅读理解
小泥瓦匠
今天,“小泥瓦匠”到我们家里来,他着了父亲穿旧的衣服,满身都沾着泥浆与石灰。他能如约到我们家里来,我很快活,我父亲也很欢喜。
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然后以他那种像是疲惫的工人的粗心大意的步伐,走上前来,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我们做积木的游戏。“小泥瓦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他搭的时候,极为认真,有着成人的耐性。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住在一个阁楼上,父亲夜间进夜校读书识字,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处也织补得整整齐齐,经过他母亲的手,领带也打得无可挑剔。他个子长得很小,但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很困难。但父亲温和善良,总是管他儿子叫“鬼脸”,然而他的儿子却长得很小。
下午四点钟,我们坐在沙发上,吃牛油面包。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抓住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
我们在游戏过程中,“小泥瓦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替他缝上了。他满脸通红,开始非常惊讶、又不知所措地屏住呼吸看着我母亲钉扣子。
我将漫画册给他看。他自己都没发觉,竟模仿起画里的那些怪相,十分逼真,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鬼脸给我看,当作答礼。他名叫安东尼奥 拉布科,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选自【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20.短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它是一部   体小说,原名《   》。这本书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   (名字)的成长故事。
21.请找出与“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一句相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22.仔细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认真思考:父亲在抓住“我”的手的一瞬间,可能要和我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父亲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23.短文中的“小泥瓦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20.日记;《心》;恩利科
21.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
22.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23.“小泥瓦匠”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孩子。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文章写了“小石匠”来“我”家做客的事情,他穿着他父亲的猎装,上面沾着石灰和石粉,小石匠一进“我”家门就把被雪打湿的帽子摘下来塞进衣袋里,像个疲惫的工人似的慢慢走进来,环视了一下屋里的陈设,还朝墙上的驼背小丑画像做了个鬼脸,然后和“我”一起搭积木、玩游戏、吃点心…吃完点心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脏衣服把椅子弄白了一片,“我”动手去撞,却被父亲叫住了,然后父亲悄悄掉干净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人要充分理解、尊重别人,才能和谐共处!
20.《爱的教育》是一部由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被誉为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原名《心》,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在学校成长的故事。它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平等。在《爱的教育》中,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代洛西。
故答案为:日记、《心》、恩利科
21.根据题干内容,由第二段内容,“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通过动作描写了孩子的有趣。围绕着“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这句话描写。
故答案为: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
22.结合前一句话“等大家离开了椅子,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可知:父亲怕“我”的举动会使“小泥瓦匠”难堪,或许会对“我"说:“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故答案为:别擦,等‘小泥瓦匠’走了再擦。
23.仔细阅读短文,由文中句子“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处也织补得整整齐齐,经过他母亲的手,领带也打得无可挑剔。他个子长得很小,但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身材高大的人,进出家门都很困难。但父亲温和善良,总是管他儿子叫'鬼脸’,然而他的儿子却长得很小”可知父母很爱他,他很幸福。由第二自然段句子“等走进餐厅,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做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可看出他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故答案为:小泥瓦匠”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孩子。
课外阅读。
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一小包压岁钱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快过年了,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挂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用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
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之极。
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我青龙偃月刀重八十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得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转天醒来头件事就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凛凛地走进客厅,憋足嗓子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了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
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
24.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陆陆续续:   
威风凛凛:   
25.文章详写了哪几个场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集市买花脸、路上戴花脸、家中戴花脸。
B.集市买花脸、家中戴花脸、大年初一演关公。
C.集市买花脸、舅舅讲关公故事、大年初一演关公。
D.集市买花脸、舅舅讲关公故事、年三十戴花脸。
26.“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法?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神气,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B.动作、环境、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天真,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C.动作、场面、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听话,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D.动作、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聪明,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
27.作者用“哄堂大笑”“笑个不停”等词语写了客人们大年初一看“我”演关公的反应,其意图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接表现当时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B.直接表现“我”表演得很投入
C.侧面表现客人们懂表演,喜欢看表演
D.侧面表现“我”表演得很精彩
28.对“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非常喜欢小作者天真、可爱、好笑的样子。
B.爸爸很严厉,平时对小作者的举动总是不满意。
C.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表演关公,被小作者生动逼真的表演折服。
D.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演关公演得十分精彩,喜欢上了自己儿子。
29.本文人物刻画十分细腻,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结合文本说一说。
【答案】24.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25.B
26.A
27.D
28.C
29.从“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
【知识点】记叙文
【解析】【点评】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24.结合文中语句“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可知“陆陆续续”是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结合文中语句“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凛凛地走进客厅”可知“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故答案为:①指有先有后,时而中断,时而继续。文中指大年初一,客人们先后来"“我"家拜年。②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文中指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神气十足地走进客厅。
25.文章主要写了年根,舅舅带“我"去集市买了关羽的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我"十分高兴,大年三十一直戴着花脸不肯摘,大年初一,只要有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其中详写了集市买花脸、家中戴花脸、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三个场景。选B。
故答案为:B
26.答题时,先要了解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包含动作描写,如“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语言描写,如"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神态描写,如"我越发神气""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表现了“我"的神气,表演得生动、形象、有趣。选A。
故答案为:A
27.这道题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感彩和在文中的特殊合义,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细细品味。“哄堂大笑…笑个不停"等词语写了客人们大年初一看"我"演关公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衬托了"我”的表演精彩。选D。
故答案为:D
28.答题时,先读短文,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品读句子。结合具体语境,我们不难发现爸爸一向对“我"很严厉,而“我"出色的表演,让他折服。所以“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见小作者戴花脸表演关公,被小作者生动逼真的表演折服。选C。
故答案为:C
29.文章写了舅舅带“我"去集市买了关羽的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我"十分高兴,大年三十一直戴着花脸不肯摘,大年初一,只要有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文中的“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将自己喜欢的理由写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从“大年初一演关公”这一场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崇拜英雄,想当英雄的孩子。
六、习作。
30.习作
2021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你一定参加过不少学校组织的庆祝活动,请你把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③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④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⑤字数不少于450个;⑥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姓名。
【答案】 迎国庆 祖国妈妈的72岁生日就要来到了,为了庆祝她的生日,我校今天上午举行了歌唱比赛。
今天是一个愉快的日子,我们班为了能在这次歌咏比赛中争夺第一名,可没少花功夫,为了唱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个动作,我们每天都在刻苦地练习。
我们班是第一个参赛。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张彤、徐源的朗诵铿锵有力,我们跟着喊起口号:“时刻准备着!"在这冲天的口号声中,我的紧张心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演唱开始了,小指挥员我双手和着节拍挥动着,那动作柔中带刚,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动情地演唱着。我们演唱的第三首歌是《游击队之歌》,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我仿佛看到了在那战争年代里,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我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歌声中。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我从无限的回忆中惊醒,我们班的演唱结束了。同学们在我的口令声中行队礼谢幕,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下舞台。
我们坐在座位上认真地观看着其他班的演唱,每个班都唱得很好,让我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这哪是在比赛呀,分明是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陈主任走上舞台,激动地说:“本次比赛第一名四(4)班!”哇!我们立刻沸腾了!同学们手舞足蹈、开怀大笑着,高老师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此时,我真正懂得了收获的涵义。只有努力才会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赛中,我们用优美的造型和悦耳的声音赢得了掌声,我们用辛勤的汗水争得了荣誉,我们用满腔的热情歌唱祖国。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本题为叙事的作文,要求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庆祝活动记叙下来,要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写出来。开头:直接点题,说明自己参加的活动是什么。中间: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按照活动的发展顺序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将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场面描写出来,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既要关注整个场面,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写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结尾:总结全文,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点评】本文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是简洁流畅的,记叙了一次迎国庆歌咏比赛,感情真挚,主题明确,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