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专题训练能量的获得知识回顾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A ,B ,C ,D ,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①体循环:左心室 → → → → 右心房②肺循环:右心室 → → → → 左心房1. 某人因急性肠胃炎,需在上臂静脉处滴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那么抗生素在抵达肠胃的过程中,需通过心脏的( )A.两个心房 B.两个心室 C.一心房和一心室 D 所有心房和心室2. 在病人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A.动脉、动脉 B.动脉、静脉 C.静脉、动脉 D 静脉、静脉3.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 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 血管⑤比⑥的管壁厚,弹性大D 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2次,才能排出体外4.关于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和养料B.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5. 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6. 如图是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回答:(1)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 ,与它相连的血管是 。[4]是 ,管内流动的是 血。(2)人有时需从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测,则在心脏的[ ] 最先发现这种药物。(3)房室瓣的作用是 。7. 右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请问B代表的血管是 ;流经C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2)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的器官是 。(3)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 (填“m”或“n”)端。知识梳理能量的获得 1、人体每天生理活动所需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2、氧化供能:主要方式(酶)糖类 + 氧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无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酶)人的肌肉:葡萄糖 --→ 乳酸 + 能量 (少量)(酶)高等植物:葡萄糖 --→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 (少量)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反应物 有机物 有机物反应条件 需酶、氧气 需酶、缺氧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物 CO2、H2O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多少 大量 少量4、多样的呼吸器官: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脊椎动物 (鱼类)对虾、鱼类 腮(两栖类)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爬行类)蜥蜴 肺(鸟类)鸟类 肺,有气囊辅助(哺乳类)牛 肺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营养物质的利用血糖: 血液 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0.1% 。1、葡萄糖: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糖元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2、脂肪: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3、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小结: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4.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以 汗液 形式排出 —— 皮肤 (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 气体 形式排出 —— 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以 尿 的形式排出 —— 泌尿系统(大部分代谢终产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和利用。二、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结构: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肾:产生尿液 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形成尿液 的器官。肾:1、肾的外形和位置: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2、肾的结构: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二)尿的形成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选择性尿的排出(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6.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成 份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 酸 尿 素血液 √ √ √ √ √ √ √血浆 × √ √ √ √ √ √原尿 × × √ √ √ √ √尿液 × × × √ √ √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1.新陈代谢包括 同化作用 和 异化作用 ,是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也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2.微生物指自然界的 细菌 、 真菌 和 病毒 。3.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 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和 异养(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 ,异养又包括 腐生 和 寄生 两类。4.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 异养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发酵 。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影响,肥胖已越来越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如何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已成为当前医学保健的重要课题,你认为以下措施中能科学减肥的是( )A. 节食 B.适当的体育锻炼。 C.针灸减肥 D.吃减肥药2.能够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变成糖元的器官是( )A. 胃 B.肾脏 C.胰脏 D。肝3.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肺泡 C.呼吸系统 D.鼻4.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 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5.在原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A. 自养、需氧 B.自养、厌氧C.异养、需氧 D.异养、厌氧6.高等植物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其产物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在于( )A。产生酒精 B.产生水 C.产生能量 D.产生乳酸8.当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 000 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仍然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 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9.取某个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所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单位:g/100 mL)。试分析P和Q各是什么物质(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P 0.03 0.03 1.8Q 0.1 0.1 0A. 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 B.P是氨基酸,Q是葡萄糖C.P是尿素,Q是无机盐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10.下列关于物质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脂肪也可转变为糖元B.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都可由糖类转变而来C.动物的物质代谢场所主要在细胞内D.氨基酸的不含氮部分能转变成糖类、脂肪11.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含量变化,该物质是( )A. 水 B.尿素 C.葡萄糖 D.无机盐第11题图 12.如图所示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是形成尿液的器官B.丁结构内的液体叫原尿C.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吸收13.对取自一个正常人体内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浓度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A. 蛋白质:血浆=原尿B.尿素:原尿<尿液C.无机盐:血浆=原尿D.葡萄糖:原尿>尿液第14题图14.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健康人的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B.④内的液体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C.在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是结构②发生了病变D.图中B处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二、填空题15.尽管在蓝藻出现之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但现有证据表明:那时海洋中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而且有原始生命。直到距今30亿~20亿年以前,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有了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还转化为臭氧(O3)……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了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蓝藻的营养方式可能为__ __。(2)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可能为__ __,通过__ __呼吸获得能量。16.当人体肾脏功能衰竭而不能正常工作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出,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对这种病人可利用人工肾脏对其进行血液透析,请回答:(1)经过处理后的血液中尿素浓度的变化是__ __。(2)透析液中葡萄糖和无机盐的浓度与血液中葡萄糖和无机盐的浓度__ __。(3)对血液进行透析的目的是__ __。(4)比血液透析更好的治疗方法是__ _。17.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的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80 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动物每天每只进食80 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尿液 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粪便 汗液物种A 15 5 43物种B 30 15 75(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80 g糖类饲料(以含66 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O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__ __g水。(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__ __(选填“干旱地带”“湿润地带”或“寒带”)。(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 __。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可能原因还有__ __。研究表明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18.下面是关于尿液形成的有关知识,据图和表回答问题。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 mL)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X 0.10 0.03 0.03Y 0.00 1.80 0.00Z 0.0 0.03 8.00第18题图(1)图中①③⑤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名称为__ __。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经过图中标号__ __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图中标号__ __时则发生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2)如表中,代表尿液的是__ __(填“X”“Y”或“Z”),理由是__ __。(3)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可以由__ _排出体外。第19题图19.如图所示是在血液流经肾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结构是__ __,[C]结构是__ __。(2)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中的哪一项?甲是__ __,乙是__ __。(3)[B]__ __内的液体叫__ __;与[D]相比,[B]内的液体中多了__ __。(4)某人尿液中含有物质乙,推测此人可能患有__ __。第20题图20.图B为人体某部位毛细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其内血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A和C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B所代表的结构是_ __,主要对血液发挥__ __作用。(2)如果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B最可能的是__ __处的毛细血管。(3)如果B为缠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__ __血,肾小管有__ __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