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与“冷战”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两极”与“冷战” 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两极”与“冷战”导学案
日期:2013年9月4日 周次:第一周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二战后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分析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列举美苏“冷战”的相关事件,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预习内容】
1.哪个文件的签订对战后世界新格局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2.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
3.什么叫做“冷战”政策?哪些历史事件是“冷战”政策的表现?
【学习探究】
任务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你从丘吉尔的这段话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任务二: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市对大学生演讲
杜鲁门总统所说的“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指什么?
杜鲁门总统和丘吉尔首相演讲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课堂练习】
1、美国策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是( )
①遏制苏联的势力 ②防止德国法西斯东山再起
③维护欧洲国家的主权 ④加强对欧洲的控制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最大的变化是( )。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德国处于分裂状态 D、英、法、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国这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2)针对材料四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