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3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件(37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知识结构
唯物论
世界是什么
回答
物质
运动
规律
辩证法
世界怎么样
回答
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
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
唯心论
对立
形而上学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引言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一单元 探究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
对乌克兰内部的影响:经济上,危机重重
政治上,一片混乱,国家秩序形同虚设,人心涣散
军事上,消耗严重,顽强抵抗
对乌克兰外部的影响:粮食紧缺,油价翻倍,天然气供应不足
国际动荡,世界经济形势严峻
难民增多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同学
老师
家人
朋友
宿舍
学校
食堂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联系观
联系≠规律。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城门
失火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探究问题:从上面图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酸雨的形成
生态系统
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普遍联系
自然界
中美贸易战
严重影响美国零售业,中国家具行业受影响最严重,企业停产,农民工返乡
探究问题:从上面图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人类社会存在普遍联系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探究问题:这些党的指导思想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的思维存在普遍联系
一脉相承
结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外部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内部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联系既然是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
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联系是有条件的
强调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一个农场主在他的粮仓里放了老鼠夹子,老鼠发现了,去告诉母鸡。母鸡看了看老鼠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你的事,自己小心吧。”母鸡说完走了。老鼠又跑去告诉肥猪。肥猪淡淡地说:“这是你的事,还是自己小心为好。”说完慢悠悠地走了。老鼠又跑去告诉大黄牛。大黄牛表情冷漠地说:“你见过老鼠夹子能夹死一头牛的吗?祝你好运。”说完也骄傲地走了。
后来老鼠夹子夹到了一条毒蛇。晚上女主人到粮仓里取粮食时被这条毒蛇咬了一口并住进了医院。男主人为了给女主人补身体把母鸡杀了。女主人出院后亲戚都来看望,男主人把肥猪宰了招待客人。为了给女主人看病欠了很多钱,没办法男主人把大黄牛卖给了屠宰场宰了。
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
考考你——你认为这是生活中的联系吗
这种所谓的“联系”有着什么共同的特点:
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是人幻想虚构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
是虚假的,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米的妈妈是谁?

因为花生米
米的爸爸是谁?

因为蝶恋花
米的外婆是谁?
妙笔
因为妙笔生花
米的外公是谁?
爆米花
因为又抱过米,又抱过花
脑筋急转弯
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点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而言
A.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类产生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花开花落,潮起潮伏,自然降雨......
人工降雨、港珠澳大桥、围魏救赵....
(1)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建立。
(2)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宇宙斗转星移
2、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
3、南水北调
4、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5、花开花落
6、围魏救赵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判断:下列选项属于自在事物联系,还是人为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这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客观依据,实质上是唯心主义。
思考下图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乌鸦报丧
结论1:
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不能到校上课
因为疫情
改变事物的状态
上网课
结论2: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思考:联系是客观的,那么人对事物的联系就无能为力吗?
【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
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
鱼与火是间接联系
师傅领进门是外部联系
修行在个人是内部联系
守株待兔是偶然联系
太阳东升西落是必然联系
苹果落地是非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是本质联系
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表现: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方法论要求: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特点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有条件的
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鱼儿离不开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直接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整体和部分联系
因果联系
间接联系
连一连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4.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5.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是主观的。
6.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7.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8.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
×
×
×
×
×
课堂练习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系统和要素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互相区别
①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
郸城二高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班级和部门构成
郸城二高的发展是由初创、发展、壮大等各个阶段构成
示 例
全局
局部
全过程
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如:钟表上的一颗螺丝不具备计时功能
地位
作用
功能
地位
作用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强调整体离不开部分
强调部分离不开整体
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例: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强调部分影响整体
强调整体影响部分
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例: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对点训练

1.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
2.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3.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4.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5.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7.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
8.牵一发而动全身;
9.一箭定乾坤;
10.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1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整体影响部分
部分影响整体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3)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
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
部分----整体
部分----整体
部分----整体
周口市 河南省
中国
全世界
判断: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即:1+1<2。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整体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是有前提、有条件的。
有一个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
请你帮农夫解决难题?
1. 农夫带着羊首先过河,农夫回来;
2. 农夫与狼过河,农夫与羊回来;
3. 农夫搬白菜过河,农夫回来
4. 农夫与羊一起过河。
系统优化
请帮农夫解决问题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系统和要素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
整体
要素
部分
相当于
相当于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如:载人航天系统,由飞船、火箭、测控等若干要素构成的。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的基本特征
①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注重整体目标)
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
②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打比赛要注意配合
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发挥每个队员的专长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着眼整体性
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实践方面: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认识方面: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庸医治驼》
据说山东有一位医生能治一切驼背,方法之独特,手术之简便,举世无双。一驼背备厚礼求治。医生说:“包你背直”。就让驼背伏在地上,再在驼背上放一门板,蹦上去就是几下,那驼背杀猪般嚎叫:你要踩死我呀?医生说:我只管驼背能直,管你生死乎?
寓言故事: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内容】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强调整体)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强调部分)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的方法论)
③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强调部分的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征
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
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联系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的
辩证关系
掌握系统优化
的方法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树立全局观念
重视部分的作用
系统的含义
系统的特征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宏观)
(1)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材料分析……
(2)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分析……
(3)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材料分析……
(4)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