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960年~1368年
两阶段怎么分?
三阶段怎么分?
北宋宋徽宗 南宋朱熹 元朝忽必烈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北宋第八位皇帝,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书画家,是中国古代最具艺术修养的皇帝。信奉道教,有昏君和“亡国之君”之名。靖康二年(1127年),与儿子钦宗被金人掳去,1135年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
一、两宋时期的文学与艺术
公元11世纪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1050年的在世名人
1082年宋徽宗出生
花秋月何时,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词,又称长短句,并不是宋代才有,也不是宋代出现,起源于唐后期
北宋 南宋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赵佶《醉落魄》
宋徽宗《秾芳诗帖》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瘦金体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西夏文草书残片(现在宁波博物馆展出)
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中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教材P69
宋徽宗《锦鸡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瑞鹤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枇杷山鸟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竹禽图》
(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王孟希《千里江山图》(局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唐
《万壑松风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教材P68
创办翰林画院,将画学纳入科举
“多禽”
亦“多情”
后宫“三千粉黛,八百烟娇”
在位期间共生育三十八子(赵构就是其一),四十二女
押往金国后,又与嫔妃侍妾生育六子、八女
李师师:“我虽是风尘女子,却蒙皇帝垂顾,宁愿一死,也不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两宋时期的理学思想
程颢
程颐
北宋
朱熹
南宋
“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
理学的集大成者
1、产生背景——儒学的复兴
(1)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不断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2)唐代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成为理学产生的先声。
(P42)
2、理学的特点: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认为“理”是的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3、主要观点: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即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2)“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 ”的充分体验,达到“ 圣人 ”的境界。
(3)“格物致知”:只有深刻 探究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兴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子语类》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4、朱熹的儒学教育贡献
5、程朱理学的影响
——编定和注释“四书”,形成《四书章句集注》
积极:(1)对于稳定统治秩序,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2)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严复
三、元朝的科技与文化
1、忽必烈的蒙古大军为何能所向披靡?
宋元以来,火药大量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
骑兵+冷兵器+热兵器
将火药填入药室——把火药压实—— 将弹丸放入火铳——把弹丸压实—— 将引线放入小透空——将火铳放置铳 架(或手握)锁定目标——点燃引线
忽必烈
大一统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农学著作为例,统一以前由政府编纂的《农桑辑要》,无论从规模或水平上,都要比大一统后,王祯独立编成的《农书》逊色得多。王祯是山东东平人,长期在江西地区做官,这就他有可能编行“南北异宜”、“古今异制”的农学巨著。由郭守敬等创制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远居领先水平。郭守敬曾指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只有在大一统的条件下,元朝人才有可能在东起高丽,西极滇池,南至占城(越南),北尽铁勒的广大范围内,分别测取日影,从而保证了历法数据的精确度。 ——周良霄《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忽必烈大一统帝国的开拓,对于科技进步有何意义?
3、忽必烈命人创制的八思巴文字和之前成吉思汗命人创立的畏兀体蒙古文,与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图1:1114年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拓片局部
图3: 1345年西夏文石刻“陀罗尼”拓片局部
图6: 1314年附注汉文的八思巴字“教士墓碑”局部
图5:畏兀体蒙古文书法作品
图2: 1101年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拓片局部
图4: 1224年女真文“进士题名碑”拓片局部
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
4、元代汉人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科举录取名额下降(元朝实行科举的时间不到50年,开科16次,总共录取的进士大致为1139人,两宋平均每年100人左右),促使文人将创作转向民间,促成元曲的兴盛
关汉卿、王实甫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