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球地图练习题

资源简介

练习1 地球地图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纬线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各条纬线的长度相等,经线长度不等 D.20°W以东和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
2.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读右经纬网图,回答3—6题:
3、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4、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5、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
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6、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 B、G点 C、H点 D、K点
7.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
8.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9.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则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820千米    B.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
10.下图中D在A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11.图中从C地到D地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 B.一直向正西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 所在方格 D.④ 所在方格
14.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5.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16.已知甲地位于160°E和40°N的交点上,乙地位于160°W和10°S的交点上,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7、从甲地(南纬70゜、东经80゜)到乙地(南纬70゜、东经150゜),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朝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完成18~19题。
综合题
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
A        ;B        ;
C        ;D        。
(2)说出A、C两点所在的半球:A:   半球、 半球;
C: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箭头所示的地球运动方向可判断出A为________点(极点名称)。B点在________(纬线名称)上。
(2)一个人站在该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朝着 方向。
(3)一个人若由B点沿直线到达C点,则他行走的方向是先向________方向走再向________方向走。
3.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________时针方向。
(2)A在D的________方向,C在北京的________方向。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①北京:______________;②匹兹堡:______________。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
②飞行依次途径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练习2 地球地图
1.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
2.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 B.图例是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
3.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创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cm。据此回答
4.该地球仪比例尺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5.在这个地球仪上演示太阳照射地球情况,则晨昏线到太阳直射点的球面距离为( )
A、20cm B、40cm C、10~20cm D、20~40cm
6.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 B.15千米和60千米
C.30千米和60千米 D.15千米和30千米
7.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 )
8.读右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发生特大洪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
9.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10.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
11.有关①②③④方位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位于②的西北方位 B.②位于③的东南方位
C.②位于④的西南方位 D.①位于③的西北方位
12.甲处和②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最有可能在 (  )
A.449~450米之间 B.499~500米之间
C.899~900米之间 D.849~850米之间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14.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E点的海拔可能为
A.142米 B.192米 C.98米 D.298米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011·成都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
1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18.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综合题
1.(20分)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①③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米,若⑤⑦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 。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5)小河流向______方。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D中的______处,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②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2.读图,回答问题。(18分)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答案:(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2)150~250 4.6 (3)1∶100 000 (4)乙 乙处坡度比甲处平缓,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 (5)东北 A 洼地的河流狭窄出口处,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 (6)300~350 50~150
2.答案:(1)东方 0~50米之间
(2)C处有利条件是直线路程短,不利条件是坡度陡;D处相反。
(3)B处等深线密集,水深;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
(4)离油港近;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小,工程施工难度小,且油可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5)E处有利条件:上游有两个支流,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不利条件:E处到油港坡度大,架线困难;落差小,水能小。F处有利条件:落差大,水能大;从F处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不利条件:离油港较远,架设线路长,水量比E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