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物理学科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其中1-7单选,8-10多选,选不全得2分,错选0分)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
A.位移、时间、速度 B.质量、力、加速度
C.平均速度、位移、角速度 D.功、功率、动能
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大小相等
3.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增大。
4.如图,小球A、B间用轻弹簧相连,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细线拉着小球A使它们一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撤去拉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5g,g B.6g,0 C.5g,0 D.6g,g
5.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M,当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的情况下:( )
A.M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逐渐减小到零
B.M受到斜面支持力可能减小
C.M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改变
D.M所受合力增加
6.如图,小球以v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v0tanθ B. C. D.
7.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
8.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则在此物体下降h高度过程中,物体的( )
A.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动能增加了2mgh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mgh
9.一根长为L的轻杆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连在光滑水平轴上,轻杆可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小球刚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初速度从v0逐渐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经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B.小球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减后增
C.小球在最低点对轻杆的作用力一直增大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10.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 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小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f)(l+s)
B.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l
C.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l+s)
D.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
二、实验题(11题6分,12题10分,共16分)
11.某同学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12.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_ m/s;
(2)在打0~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v2 h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三、计算题(10+10+12+12,共44分)
13.大雾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要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浓雾造成几十辆车辆连续追尾的事故屡见不鲜,损失惨重。保证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速度6 m/s,乙车在后,速度15 m/s,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是3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即乙车看到甲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某大雾天的能见度是20 m(两车相距20 m时,后车看到前车),试问两车会不会相撞。
14.某星球的质量为M,在该星球的表面有一倾角为θ的斜坡,航天员从斜坡顶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物体,经时间t小物体落回到斜坡上,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引力常量为G,求航天员乘航天飞行器围绕该星球作圆周飞行的最大速度。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
(1)若F作用1.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
(2)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2.25m的B点。
16.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
(1)小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
(2)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3)电动机做的功(g取10 m/s2).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D C B B BD BC AC
11.3.60 D 减小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更换为质量更小的重物
12.(1)2.4 (2)0.58 0.6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9.7
13.【答案】两车不会相碰。
当两车相距20m时,乙车看到甲车,先匀速运动0.5s,由 2’
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6m/s时,走过的位移为 2’
运动时间为 2’
在此过程中甲车走过的位移为 2’
由此可知甲的位移为39m,两车位移差为18m两车不会相撞 2’
解: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又 2’
由①②解得 2’
设星球半径为R,则对星球表面处质量为m的物体有 2’
设该飞行器绕星球飞行的最大速度为v,有 2’
联立③④⑤式得 2’
15.【答案】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F-mg)cos30° (F-mg)sin30°-uFN=ma1
解得 a1=2.5m/s2 2’
F作用t1=1.2s v=a1t1=3m/s s1=1.8m 1’
撤除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0°+μmgcos30°=ma2 解得a2=7.5m/s2 1’
到达最高点时间, ∴sm=s1+s2=2.4m 2’
(2)撤除F到B点位移设时间为t 得t=0.2s或t=0.6s(舍去) 2’
因为小球上升到最高点返回时的加速度不再等于a2.
小球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零的位移 减速到零的时间 1’
返回到B点的位移x′=0.6-0.45m=0.15m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0°-μmgcos30°=ma3解得 a3=2.5m/s2 1’a
根据,解得 则t= 1’
答:(1)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m为2.4m.
(2)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0.2s或0.75s经过距A点上方为2.25m的B点.
16.(1)物体刚放上A点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得:加速度 1’
加速的时间 1’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1’
接下来做匀速运动,时间 1’
因此小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 1’
(2)根据功能关系,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小物体的动能,一部分转化成了小物体的势能
即 3’
(3)电动机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了热量,还有就是转化成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而产生的热量 2’
因此电动机做的功为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