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守恒思想,物理主线物理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守恒。高中物理涉及的守恒定律有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它们是我们处理高中物理问题的主要工具。例题1:(2012·高考上海卷)(单选)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2R B.C. D.例题2:[多选]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M,此时M到挡板的距离为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而没有力的作用。已知M=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M的速度最大时,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C.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时m的速度为零D.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m的机械能增加量之和例题3:【2017·新课标Ⅰ卷】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 B.5.7×102 C.6.0×102 D.6.3×102例题4:【2022课时练习年江苏卷】质量为M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例题5:【2021同步练习年北京卷】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例题答案例题1:解析:选C.如图所示,以A、B为系统,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设A质量为2m,B质量为m,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gR=mgR+×3mv2,A落地后B将以v做竖直上拋运动,即有mv2=mgh,解得h=R.则B上升的高度为R+R=R,故选项C正确.例题2:【解析】选BD 运动过程中,M、m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错误;当M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力等于Mgsin 30°=mg,此时m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B正确;然后M做减速运动,恰好能到达挡板处,也就是速度刚好减小到零,之后M立刻上升,所以此时弹簧弹力大于mg,即此时m受到的绳拉力大于自身重力,m还在加速上升,C错误;根据功能关系,M减小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与弹簧增加弹性势能之和,而M恰好到达挡板时,动能恰好为零,因此M减小的机械能等于M减小的重力势能,即等于重力对M做的功,D正确。例题3:【答案】A【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不含燃气)为m1,燃气的质量为m2,根据动量守恒,m1v1=m2v2,解得火箭的动量为:p=m1v1=m2v2=30 ,所以A正确,BCD错误。【考点定位】动量、动量守恒【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量即反冲类动量守恒问题,只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即可,比较简单。例题4:【答案】B【解析】解: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和滑板系统动量守恒,取小孩跃起的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滑板的速度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系统的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计算。本题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明确动量守恒的条件,可以直接计算。例题5:【答案】 A【解析】设X为:,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守恒:,则:电荷数守恒:,则,即X为:为质子,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式,要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确定X的种类。针对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最低点A处,B为轨道最高点,C、D为水平直径的两端,轻弹簧一端与过圆心O的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小球拴接,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2R,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若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当v0较小时,小球可能会离开轨道B.若<v0<,小球会在B、D间脱离圆轨道C.只要v0>2,小球就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D.只要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与轨道间最大压力与最小压力之差与v0无关2.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不计一切摩擦)(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3.【2022课时练习年全国Ⅱ】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已知和的质量分别为和,,c为光速。在4个转变成1个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MeV B. 16MeV C. 26MeV D. 52MeV4. 【2016·上海卷】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 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A.1位 B.2位 C.3位 D.4位5. 【2016·江苏卷】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B.C. D.针对训练答案1. 解析 因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2R,所以小球始终会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大小为F=k(L-R)=kR=mg,方向始终背离圆心,无论小球在CD以上的哪个位置速度为零,重力在沿半径方向上的分量都小于等于弹簧的弹力(在CD以下,轨道对小球一定有指向圆心的支持力),所以无论v0多大,小球均不会离开轨道,A、B错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弹簧的弹力和轨道的支持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当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在最低点的速度最小,由mv2=2mgR解得v=2,所以只要v0>2,小球就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C正确;在最低点时,设小球受到的支持力为FN,则有FN-kR-mg=m,解得FN=2mg+m ①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最小,设为FN′,并设此时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mv=2mgR+mv2 ②此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有FN′-kR+mg=m ③联立解得FN′=m-4mg ④联立①、④式解得压力差为ΔFN=6mg,与初速度无关,D正确。答案 CD2. 【解析】选BC A球在上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机械能增加,B项正确;由于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B球和地球组成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减少,A项错误。3. 【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再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进行求解。本题主要是考查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计算,会计算质量亏损,能够利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进行解答是关键。【解答】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约为:,由于,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 【答案】C【解析】α粒子是,β 粒子是,因此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 衰变电荷数增加1,据题意,电荷数变化为:,所以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动了3位。故选项C正确。【考点定位】α衰变和β 衰变、衰变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技巧】衰变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发生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2,发生一次β 衰变电荷数增加1可以计算出放射性元素电荷数的变化量。5. 【答案】A【解析】A为β衰变方程,B为重核裂变,C轻核聚变,D原子核的人工转换,所以A正确.【考点定位】核反应方程【技巧】区分几种常见的核反应方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