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仰卧推起成桥 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及特点,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在设计课时采用设疑、自主体验、探究、解疑、巩固提高练习、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领学生初步学习肩肘倒立的方法,它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逐渐养成团队合作意识。二、教材分析《仰卧推起成桥》是小学水平二教材中技巧项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的力量。依据《课程标准》中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采用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趣盎然、愉悦的心情中完成教学任务。三、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小学水平二学生积极有激情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柔韧活动有了一些认识,具有一定的柔韧能力。本节课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创新,使其为教学服务。通过合作学习、分组练习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享受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与成功。四、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简单说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要领;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技术;3.情感目标:学生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并养成相互协作团队意识。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两臂和双腿同时均衡用力难点:蹬地、挺髋、推手协调配合六、教法与学法及组织策略教法:讲解示范法、引导提示法、评价激励法学法:学生自主体验、合作练习、分组竞赛七、运动负荷预计根据学生身心、教材特点,运动负荷适中,练习密度:75%左右;平均心率:140次/分九、场地与器材本课需要的场地:球场;体操垫41、音响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简单说出技巧-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技巧-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学生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良好运动意识和团队协作。 场地器材 球场、垫子41张主教 材 技巧-仰卧推起成桥重点 难点 两臂和双腿同时均衡用力 蹬地、挺髋、推手协调配合教学 流程 自主探究学仰卧推起成桥---仰卧推起成桥讲解示范---仰卧推起成桥专项辅助练习--学习保护与帮助- ---集体练习—“比一比”—体能练习课的 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准 备 部 分 1 分 钟 1 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与具体要求; 强调安全。 通过哨音引领学生在集合 做到快、静、齐 & 为男生;为女生; &为教师6分 钟 4 * 8 技巧专项热身活动 教师口令领操,监督学生动作 1.跑动中随同音乐节奏。 2.动作到位,预防运动损伤;基 本 部 分 2 分钟 18分 钟 10分钟 3 次 6次 1次 3次 一.体验技巧-仰卧推起成桥 二.学习仰卧推起成桥动作技术 仰卧在垫上,两臂在肩上屈肘,两手在头后(与肩同宽)撑垫,两腿分开屈膝,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脚(内侧)用力蹬地,挺髋、伸膝,同时两臂用力推垫(两手依次向脚跟方向移动1—2次),抬头挺胸,直至两腿蹬直,两臂推直成“桥” 动作口决:仰卧小垫上,双手来找肩 手脚齐用力,肚皮去登天 三、 体能练习: ①.单手跪撑平衡 ②.仰卧收腿 ③.开合跳 ④.仰卧蹬腿 练习时间:30秒/组、共3组 一、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仰卧推起成桥 二、教师讲解示范完整的仰卧推起成桥动作 1. 讲解与示范仰卧推起成桥动作要领。 2.辅助练习 A向后甩腰练习 B两人互背练习 C跪撑后仰 D仰卧顶髋 3.第一种保护方法 保护人站在练习者的体侧,两手扶腰上提,帮助髋部用力上提成桥。 学生分组集体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组织学生纠错指导 6.分组竞赛:“比一比”钻山洞 三、体能练习 引导学生练习 一、练习时,按照老师要求进行练习。练习中注意安全。随意组合发挥创造思维。 1.在练习中做到互帮互助,根据老师讲授的动作技能进行学习 2.练习中合着老师的节奏,提高节奏感。 3.根据仰卧推起成桥动作要领练习,做到动作连贯。 4.学习易错动作。 5.“比一比”谁的动作最优美。 练习中不间断,动作到位、认真刻苦。 & 合作学习结 束 部 分 3分钟 8*8 放松与总结 引领学生在音乐下进行放松; 2.总结本课内容、重难点;肯定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师生再见。 认真进行放松 &易犯错误预防纠正 1、手脚放的位置不正确,推不起来。纠正方法:帮助调整手脚位置或把手放在标记处。 2、低头、臂过于弯曲。纠正方法:提示抬头眼看垫子,一手托背,提示挺胸展髋。预计心率曲线 平均心率: 140次/分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安全提示 检查场地、器材安全隐患(安排见习生、杜绝携带钥匙等硬物),教学中关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预计练习密度强度 练习密度:65% 平均心率:140次/分钟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仰卧推起成桥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腕、臂、肩带和腰腹的力量。依据《课程标准》中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我采用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趣盎然、愉悦的心情中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三个教学目标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本节课中,我更能深刻地领悟到: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首先要看课堂学生是否喜欢上,一堂体育课是否上得成功关键就看学生参与性有多少,也就能看出这堂课的有效性有多少。教师除了讲解、示范、指导练习以外,言语鼓励也是必要的教学手段,练习多次或一直失败,学生就会失去斗志。此时,教师的言语鼓励无疑就是一剂强心针,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不足: 1、学生在仰卧推起成桥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老师只是指出,没有完全落实下去。 2、一堂课下来,我的课堂调动言语还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