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章 物态变化3.3 汽化和液化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2.科学思维: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3.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导学重点: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导学难点: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 ,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2.沸腾是在 温度下液体 和 同时发生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液体沸腾时要不断 热, 保持不变。3.蒸发是在 温度下,只在液体 发生的 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是 的两种形式。液体的 、液体表 、 空气流速影响蒸发快慢。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 、压缩 。雾、露、白气是 化。汽化 热,液化 热。课堂导学一、沸腾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 ,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2.沸腾是在 温度下液体 和 同时发生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液体沸腾时要不断 热, 保持不变。二、蒸发3.蒸发是在 温度下,只在液体 发生的 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是 的两种形式。液体的 、液体表 、 空气流速影响蒸发快慢。4. 手背擦酒精后,随着 的蒸发,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 。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热,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 下降。三、液化5.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 、压缩 。雾、露、白气是 化。汽化 热,液化 热。6. 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 ,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 大量的热。7. 传统的冰箱 剂使用氯氟烃类的氟利昂如R12,当电冰箱损坏后,这种氟利昂扩散到大气中会破坏 层,对地球的 环境构成威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B.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C.烧开水看到壶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室外的人从嘴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汽化成的小雾滴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早晨露珠是水蒸气吸热液化而形成的D.张家界景区的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B.手背擦酒精处感到凉,是酒精蒸发吸热所致C.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至升得太高D.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减慢蒸发,减小热量的散失4.从电冰箱里拿出一罐啤酒,一会儿,啤酒罐外壁出现一层小水珠,其形成是( )A.啤酒渗出啤酒罐外而成B.空气遇冷啤酒罐液化而成C.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啤酒罐液化而成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啤酒罐汽化而成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处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进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汽化,液化。2.一定,内部、表面、剧烈、沸点、吸,温度。3. 任何、表面、缓慢、汽化,温度,面积,液面。4.温度,体积,液,吸,放。课堂导学1.汽化,液化。2.一定,内部、表面、剧烈、沸点、吸,温度。3. 任何、表面、缓慢、汽化,温度,面积,液面。4.酒精,吸,温度。5.温度,体积,液,吸,放。6.严重,放出。7.制冷、臭氧、生态。课堂练习:1.C;2.B;3.D;4.C;5.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