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居家锻炼(运球篇) (教案)体育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足球居家锻炼(运球篇) (教案)体育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足球居家锻炼(运球篇)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及特点,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在设计课时采用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领学生初步掌握足球基本运球的方法,给居家锻炼增添多一项的运动选择,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觉、勤奋等品质。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球是球类足球项目中重要的技术动作,能培养学生足球技术和协调能力。同时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运球单元的复习课,进一步提高基础运球技术动作。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小学水平二学生,他们在足球这个项目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学习。他们年龄小、生性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课堂上采用体验、循环练习等方法帮助学习。
四、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巩固足球变向运球技术概念,能说出三种运球的方式;
2.技能目标:进一步提高脚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前脚掌拉球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并具备独立、自觉的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触球快速,触球力度适中 难点:降低重心
六、教法与学法及组织策略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引导提示法
学法:观察法、循环练习法
七、教学流程
讲解示范---自主练习---专项身体素质(腿部爆发力练习)---放松活动
八、运动负荷预计
根据学生身心、教材特点,运动负荷适中,练习密度:75%左右;平均心率:145次/分
九、场地与器材
本课需要的场地:5m*3m场地;足球1个、敏捷圈1个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巩固足球变向运球技术概念,能说出三种运球的方式; 2.技能目标:进一步提高脚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前脚掌拉球的动作技术; 3.情感目标: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并具备独立、自觉的品质。 场地器材 5m*3m场地 足球、敏捷圈
主教 材 球类—足球居家锻炼(运球篇)
重点 难点 重点:触球快速,触球力度适中 难点:降低重心
教学 流程 讲解示范---自主练习---专项身体素质(腿部爆发力练习)---放松活动
课的 结构 时间 次数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组织与队形
准 备 部 分 2 分 钟 6分钟 4次 课前布置场地 2、折返慢跑:2分钟 3、足球专项行进间操: 一共10节,每节4次折返。 课前要整理出运动场地,确保有5*3米的范围,周围无尖刺无,确保运动环境安全,地面干燥无水渍。 热身前仔细观察视频中的动作示范。 热身动作到位,,动作节奏适中,充分热身。 标志间距为:4米 范围:5*3米
基 本 部 分 30分钟 8分钟 基本技术练习: 1)脚背正面运球结合拉球转身 2)脚背正面运球结合脚内侧扣球转身 3)脚背正面运球结合脚外侧拨球转身 4)前脚掌拉球 5)脚内侧运球绕8字 6)脚背外侧运球绕8字 7)单脚内外侧结合运球绕8字 8)脚内侧运球结合拉球绕8字 2、身体素质(敏捷圈跳跃) 1)单脚后踢开合跳 2)并脚左右跳 3)并脚前后跳 3)单脚跨跳 认真观察视频中的动作示范,每个动作示范都有快、慢动作,仔细观察所用部位、触球的位置和球运动的方向。 动作不熟练的练习可以由慢到快,不断的加快自己的动作节奏,不断挑战自己最快的节奏。 动作做到快速,力度适中,重心降低。 基本技术练习1-3标志间距为4米,基本技术练习4-8标志间距为2米。 基本技术练习:每个动作1分30秒/组,每个动作做2组,每组之间间歇30秒。 身体素质练习:每个动作20秒/组,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之间间歇20秒。 标志间距为:4米 标志间距为:2米
结 束 部 分 4分钟 进行按摩放松 动作到位,充分按揉,敲扣动作时用掌心部位稍加力敲扣身体肌肉,或是用手掌大、小鱼际肌部位稍用力按揉身体肌肉。
课后任务 根据本次课所练习动作,你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运球的动作,也可以自己大胆创新一些新动作,接下来利用10分钟时间思考和探索一下。
预计心率 平均心率:145次/分钟 最大心率:190次/分钟 安全提示 场地周围无尖刺物确保运动环境安全,地板干燥无水渍。 身着运动服饰、运动鞋或者适合室内运动的足球鞋。 如遇身体不适可停止运动,并且报告家长。 4、注意防疫卫生要求。 预计练习密度强度 70%-80% 中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