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4节知识点及速正测练案-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3、4节知识点及速正测练案-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题:速度 加速度
【主题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
2.能在具体情境下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3.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加速度的概念,能区分v、Δv、,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5.能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6.能根据v t图像分析、计算加速度。
【重难点】
重点内容:理解速度的概念,领会其矢量性,知道速度的方向;能区分v、Δv、,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难点内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原点解析】
这部分是下一章节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通过阅读课本,由平均速度联系到瞬时速度,学习极限思维;会根据图像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体会比值定义法,利用图像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原点整合】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_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从_______位置到_______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3)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_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_________表示。
【流程】
主题一 速度
独自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19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一、速度
1.定义:__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之比,叫作速度。
2.表达式:v=__________。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1 m/s=__________ km/h。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注意:速度公式与初中所学有何不同
初中时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计算速度,我们这里的速度是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这里的速度和初中所学的速度是不完全一样的。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跟发生这段位移__________的比值叫作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公式:=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1)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
(2)物理意义: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速率。
4.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__________。
注意:平均速度≠速度的平均值
求平均速度,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只需要抓住位移及对应时间,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三、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测量平均速度
根据v=__________,只需测出运动纸带上任意两点间的位移________和所用的时间________,就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2.测量瞬时速度
如果要求不是很精确,可以用某两点间的________________粗略代表该两点间某点的________________,且这两点距离所研究的那一点越近,算出的________________越接近那点的________________。
四、速度—时间图像
 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图像来直观表示。以时间t为________________,速度v为________________,坐标中的图像即为速度—时间图像或________图像。
主题二 加速度
独自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25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
一、加速度
1.定义:速度的____________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______之比叫作加速度,通常用a代表。
2.表达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0:初速度;v:末速度)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2。
4.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注意:由公式a=计算出的加速度是平均加速度,是过程量,与一段时间(一段位移)相对应,粗略地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当Δt→0时,平均加速度可视为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为状态量。
二、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的方向
(1)加速度是____________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2)加速度的方向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
在直线运动中
三、从v t图像看加速度
对v t图像的认识:
1.v t图像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____________变化的规律。
2.在v t图像中,从图线的倾斜程度(斜率大小)就能判断____________的大小。倾角(图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越大,加速度____________。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____________表示加速度。比值就是加速度的大小(如图所示)。
【速正应用】
1.(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2.下列关于物体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大小 B.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C.加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 D.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
3.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C.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D.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课后反思总结】
本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和疑难
2、构建本节课思维框架
课题:速度 加速度限时训练题
(时间:40分钟 )
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对速度的理解
1.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物体的瞬时运动快慢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都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们都是矢量
C.一物体从斜面底端滑上长为s的斜面,经时间t后又滑至斜面底端,其平均速度为
D.某同学在校运动会男子100 m比赛中的成绩为12 s,可算出他冲线时的瞬时速度约为8.33 m/s
3.一辆小汽车启动阶段,在5 s内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通过的位移是70 m,小汽车在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3 m/s B.14 m/s C.16 m/s D.17 m/s
4.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ABCDE以箭头指示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已知方格的边长为1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率为1 m/s
B.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C.物体在CD段的平均速度与DE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5.某人以平均速度v1从山脚爬上山顶,又以平均速度v2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起点,假设往返的路径是一条直线,则往返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0, B.0, C., D.,
6.(多选)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像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 t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沿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质点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8.(多选)物体甲的x t图像和物体乙的v 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甲       乙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来回运动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
9.如图甲、乙所示为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        乙
(1)甲质点做 运动,乙质点做 运动。(均选填“加速”“减速”或“静止”)
(2)甲质点的初速度为 m/s,乙质点的初速度为 m/s。
(3)甲、乙两质点运动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对加速度的理解
1.在物理学中,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作“比值定义法”,如速度、加速度都采用了比值定义法。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或减少的速度
B.加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C.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也就是说(  )
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 m/s B.每经过1 s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 m/s
C.任意1 s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 D.任意1 s内的平均速度都是2 m/s
3.做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大小为10 m/s,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4 m/s2 B.可能等于6 m/s2 C.一定等于6 m/s2 D.一定大于10 m/s2
加速度的方向
4.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C.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 D.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达到最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 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快 D.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6.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B.汽车刹车至停止时如果初速度很大,其加速度一定也很大
C.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炮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均为零
D.博尔特在100 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
由v t图像看加速度
7.如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0~12 s内该质点加速度不变
B.该质点在4 s末向反方向运动
C.0~12 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 m/s
D.0~4 s内与4~12 s内质点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2∶1
8.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0 s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15 s以后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0~15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D.运动员在10~15 s的平均加速度等于2 m/s2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x轴运动的v t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质点分别做怎样的运动?
(2)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
(3)甲、乙两图线交点的物理意义。
1.B [苹果的直径大约为10 cm,照片中子弹的长度大约与苹果的半径相等,即可设子弹的长度约为5 cm,则曝光时间内子弹移动的距离为x=5 cm×1%=0.05 cm=5×10-4 m,曝光时间t== s=10-6 s。]
2.A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物体的瞬时运动快慢,故A正确;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B错误;一物体从斜面底端滑上长为s的斜面,经时间t后又滑至斜面底端,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零,故C错误;由D项中条件可求出平均速度,但由于具体的运动过程未知,无法求出该同学冲线时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3.B [在t=5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70 m,则汽车在这5 s内的平均速度v==14 m/s,故选B。]
4.B [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1 m,运动的时间为1 s,则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1 m/s,物体在AB段的路程大于1 m,运动的时间为1 s,则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率大于1 m/s,故A错误;物体在BC段的位移大小为 m,运动的时间为1 s,则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故B正确;物体在CD段和DE段的位移大小都为2 m,运动时间都为1 s,则CD段与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C错误;物体在B点的速度与在AC段的平均速度方向不同,二者不相等,故D错误。]
5.B [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时,通过的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人从山脚爬上山顶的路程为s,则上山时间t1=,返回山脚时间t2=,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v==,故B正确。]
6.AC [由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即物体静止,因此平均速度也一定等于零,故A正确;物体从某点运动经一段时间又回到原出发点,则平均速度为零,但各个时刻瞬时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包括大小、方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故C正确;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能等于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7.A [由v t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正,乙的速度为负,即甲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乙沿负方向运动,A对;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甲、乙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若甲、乙相向运动,则其距离越来越小,D错,故选A。]
8.BC [甲在t=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 m处向正方向运动,t=6 s时到达正向的2 m处,故总位移为4 m,A错,B对;乙开始时速度为沿负方向的减速直线运动,3 s后做沿正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C对,D错。故选B、C。]
9.[解析] (1)甲图反映质点速度在变大,乙图反映质点速度在变小,它们分别做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
(2)t=0时的速度就是初速度,它们的初速度分别为1 m/s和3 m/s。
(3)它们的速度都是正值,说明它们都沿正方向运动。
[答案] (1)加速 减速 (2)1 3 (3)相同
 
1.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是物体增加或减小的速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A错误,B正确;只有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的大小才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故C错误;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其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2.B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可知每秒速度增加2 m/s,故A、C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大小无法求出任意1 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3.B [根据题意,若初速度为4 m/s,末速度为10 m/s,则其加速度a== m/s2=6 m/s2;若初速度为4 m/s,末速度为-10 m/s,则其加速度a′== m/s2=-14 m/s2,选项B正确。]
4.C [初速度v0<0,加速度a<0,可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增大,由于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不断增大,故A、B错误;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5.C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联系,如火箭升空前瞬间,加速度很大,但是瞬时速度为零,故A、D错误;加速度很大,则速度变化很快,但速度变化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C正确。]
6.D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可能为零,故A错误;汽车刹车至静止时,初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刹车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在炮膛中点燃火药后炮弹的瞬时速度为零,但是速度的变化率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博尔特在100 m比赛起跑时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故D正确。]
7.D [由v 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0~4 s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负,4~12 s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正,故该质点的加速度改变,A错误;该质点在4 s末加速度方向反向,但速度方向始终沿正方向不变,B错误;图像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12 s内质点的位移Δx=48 m,平均速度v==4 m/s,C错误;由图像可知0~4 s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1=-1 m/s2,4~12 s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2=0.5 m/s2,故0~4 s内与4~12 s内质点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2∶1,D正确。]
8.A [由图像可知,0~10 s内曲线的斜率大小越来越小,所以0~10 s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15 s以后运动员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故B错误;10~15 s内运动员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10~15 s内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a==-2 m/s2,故D错误。]
9.[解析] (1)由图像知,甲质点在前2 s内沿x轴负方向做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零,2 s后,又沿x轴正方向做加速运动;乙质点在前3 s内沿x轴正方向做减速运动,3 s末,速度为零,3 s后,又沿x轴负方向做加速运动。
(2)t甲=2 s,v甲1=-2 m/s,v甲2=0。由a甲=可得:甲的加速度a甲= m/s2=1 m/s2,为正值,证明其方向沿x轴正向;t乙=3 s,由题知v乙1=4 m/s,v乙2=0,则乙的加速度a乙== m/s2=- m/s2,即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沿x轴负向。
(3)甲、乙两图线交点表示二者速度相同。
[答案] (1)见解析
(2)1 m/s2 沿x轴正向  m/s2 沿x轴负向
(3)二者速度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