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5《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5《风的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风的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结合查阅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到风的作用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知道风对地形地貌的改变是缓慢进行的。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能推测解释风蚀拱门的形成过程。
探究实践:模拟风卷起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中,能观察和记录岩石打磨前后的现象,会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态度责任:通过模拟实验、图片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对风对地形变化的作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及阅读分析图文资料,探究“风对地球表面的作用”。
难点:运用探究结果推测并解释“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风蚀地貌(戈壁、沙漠)照片、雅丹地貌的资料。
学生:1.岩石(砂岩)、砂纸、放大镜;2.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震和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除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有什么因素能改变地球表面的样貌呢?请看这张照片。
2.出示风蚀拱门图片,提问:这是风蚀拱门,你觉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3.揭示课题:风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充分表达对风蚀拱门形成过程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知。
探索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砂岩、砂纸、放大镜等
(一)观点碰撞,研讨整合
1.提问:风对地球表面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
2.小组讨论:结合“风蚀拱门”的图片,讨论分析出合理的信息。
3.小组交流汇报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将信息记录在黑板上汇总。
(预设:风蚀拱门所处环境比较干旱,周围环境有很多的沙子,风可以吹起沙子;沙子不断磨蚀岩石,其表面往往会留下水平方向的纹理。)
4.总结观点:通过对风蚀拱门周围环境及其本身特点的观察和分析,知道风蚀拱门主要是由于风卷起沙子后不断吹在岩石上进行打磨(磨蚀)所形成的。
(二)模拟实验,初步探究
1.提问:我们能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2.分组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
(1)提问:选用砂岩代表自然界中的岩石,砂纸模拟什么呢?
(预设:砂纸——模拟被风吹起的沙子。)
追问:怎么模拟风吹起的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呢?
(2)讲述:由于风是近水平运动的,所以打磨时应将砂纸放在砂岩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摩擦。风的侵蚀作用真的可以改变地球表面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
(3)播放微视频《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明确实验操作方法。
(4)分组进行模拟实验,教师巡视。
3.交流:
(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预设:打磨前岩石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打磨后岩石表面较光滑,且出现了水平纹理。砂纸上、桌面上还有脱落的岩石小颗粒。)
(2)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风蚀拱门相比明显吗?说明了什么?
(预设:模拟实验中岩石的变化比较轻微,说明了风力作用比较缓慢。)
(3)结合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风蚀拱门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干旱地区,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沙子会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岩石表面被磨蚀碎屑物脱落形成凹坑,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就形成了风蚀拱门。)
【设计意图】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时,让学生经历一个预测—观察结果—给予证据—建构解释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三)补充资料,加深了解
1.出示雅丹地貌的图片,提问:这是雅丹地貌,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你能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2.讲述:在风的作用下所改变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我们称之为风成地貌,除了风蚀拱门和雅丹地貌,世界上还有许多叹为观止的风成地貌,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下。
3.播放风成地貌图片(或视频)。
4.资料阅读: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1)提问:看了戈壁和沙漠的图片,能试着分析风力作用是怎么改变它们的吗?
(2)教师出示戈壁、沙漠的图片及形成过程资料。
5.讲述: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大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风蚀蘑菇及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型地貌,而沙漠则属于堆积型地貌。
【设计意图】在认识风的磨蚀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的补充和研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完善“风的作用”的认知结构。
交流对风的作用的认识(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变化除了地震、火山喷发的影响,还会受到风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风的作用引发的变化,在变化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风力作用引发的变化比较缓慢。)
2.提问:谁能梳理一下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预设:①风对岩石具有磨蚀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形状。②风可以搬运细小的碎屑物,从而形成戈壁滩。③风力减弱时,风搬运的沙尘会堆积形成沙漠。)
3.小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外在力量的表现,是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很大原因,但还有来自于地球外圈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自然力量,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今天我们学习了风的作用,那么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将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了解本课学生的学习效益,然后引出问题“水又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风力作用和风化作用有什么区别?
风力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要素之一,能够参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沙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