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讲义(全国)————专题07 重难点通关(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讲义(全国)————专题07 重难点通关(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重难点1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恒星是光源:如太阳,行星不是光源。
2.分类:
(1)物理学中,把太阳、恒星、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等叫做自然光源。
(2)把电灯、点燃的火把、手电筒、篝火等叫做人造光源。
易错警示:月亮、钻石、镜子、水晶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
①小孔成像特点:
a.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的判断,小孔成像时物体经小孔在屏上形成了倒立的、大小不定的实像。
b.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没有任何关系。
c.倒立的含义:相对物体来说,像:上下翻转,左右翻转。
d.只有小孔足够小才能成像。
e.像的清晰程度和孔的大小有关。
②小孔成像应用——针孔摄像机
构造:一个针孔加上一个装胶片的暗盒,舍弃对焦机构,由于针孔摄影的光圈通常都是非常小、曝光时间比较长,快门结构也就可以做得非常简单,甚至一段黑胶布就可以解决问题,制作简单。
(2)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
排队看齐 射击瞄准
射击瞄准: “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的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在一条直线上。
(3)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了影子。如:影子,日(月)食。
影子的形成 影子的变化
(5)日食、月食
日食和月食
3.光线:
(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2)光线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模型法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此处所讲光线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使用一条带箭头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它,将问题简化,就是利用了理想化模型这种思想方法.
三.光的传播
1.与声音不同,光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光速(符号c)为: 。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4.感受光速大小
设想有一个“超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赤道周长40076Km)。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太阳发出的光约8分钟能够达到地球,也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才能从地球达到太阳。
5.光年
(1)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距离)单位。
(2)1光年=3×105 千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2千米
【典例精析】
例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例2.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树叶的影子
例3.大伟在课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1.(2020·江苏省泰州市)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2.(2020·山东省滨州市)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凿壁偷光 B. 杯弓蛇影
C. 海市蜃楼 D. 长虹饮涧
3.(2020·贵州省黔东南州)如图所示,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与“飞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镜中“花”、水中“月”
4.(2020·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观察到罕见的“金环日食”奇观,其光学原理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5.(2020·辽宁省丹东市)如图,下列光现象及应用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海市蜃楼
C. 手影 D. 自行车的尾灯
6.(2020·江苏省盐城市)6月21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现象成因与之相同的是(  )
A. 地面上的影子 B. “弯折”的铅笔
C. 水中的倒影 D. 放大的“熊猫”
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自然界有许多奇妙的景观。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会形成月食现象,例如我们曾经观赏到的著名的“红月亮”就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月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自行车尾灯格外亮
C. 水中筷子被“折断”
D. 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8.(2020·湖北省襄阳市)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东津大桥水中“倒影”
9.(2020·海南省)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沿直线传播
重难点2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有部分光返回到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2、月球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月亮吗?
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名 词 解 释
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三线: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
用虚线表示。
两角: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简称“三线同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简称“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简称“两角相等”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简称“光路可逆”
注意:(1)每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2)法线是镜面的垂线,也是两线的角平分线。
(3)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4)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零。
(5)镜子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三、光的反射应用
1、 潜望镜
潜望镜的原理
2、太阳灶
3、显微镜的反光镜
4、光导纤维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反射面为平滑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2、光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形成了光污染。
这是深圳地王大厦和证券交易所的玻璃幕,看上去非常刺眼,这就是生活中的光污染
3、漫反射:反射面为粗糙面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4、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典例精析】
例1.(2020·吉林省长春市)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例2.(2020·上海市)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例3.(2020·福建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
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
2.(2020·湖南省常德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2020·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透过树丛的光束
B. 雨后的彩虹
C. 水中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4.(2020·湖北省荆州市)下列汉语成语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井底之蛙 C. 镜花水月 D. 五光十色
5.(2020·湖南省株州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
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6.(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 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______方向射出。
7.(2020·江西省)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8.(2020·山东省泰安市)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答案】55°
9.(2020·安徽)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0.(2020·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重难点3 平面镜成像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
3、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刻度)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到它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的像的位置吗 )
(4)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连接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以上实验。
4、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蜡烛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1
2
3
多次试验,避免试验的偶然性。
5、实验验证结论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6、实验讨论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板是透明的,能确定虚像的位置
(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的像与小孔成的像有什么不同?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小孔成倒立,可大可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不同)
7、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新发现:像与物左右相反…………….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像和物左右相反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像的性质:正立、等大的虚像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4、虚像
(1)定义: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
(2)虚象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方法一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对称法作图
【典例精析】
例1.(2020·贵州省黔南州)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 “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例2.(1)(2020·河南省)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2)(2020·江苏省盐城市)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例3.(2020·湖南省常德市)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思维拓展】
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
(2)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现。
(3)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我们靠近镜面时感觉镜中的像变大了,只是我们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像的大小没有变化。
3.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简记为“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1.(2020·黑龙江省绥化市)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2.(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3.(2020·山东省青岛市)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4.(2020·江苏省扬州市)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
5.(2020·广东省)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20·四川省甘孜州)站在平面镜前2 m处的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7.(2020·重庆A)小曹同学学利用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选填 (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成“虚");图13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8.(2020·山东省滨州市)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9.(2020·四川省遂宁市)请根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________;
10.(2020·江苏省泰州市)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玻璃板应_______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_______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专题07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重难点1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恒星是光源:如太阳,行星不是光源。
2.分类:
(1)物理学中,把太阳、恒星、萤火虫、斧头鱼、水母等叫做自然光源。
(2)把电灯、点燃的火把、手电筒、篝火等叫做人造光源。
易错警示:月亮、钻石、镜子、水晶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为倒立的实像.
①小孔成像特点:
a.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的判断,小孔成像时物体经小孔在屏上形成了倒立的、大小不定的实像。
b.像的形状与物体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没有任何关系。
c.倒立的含义:相对物体来说,像:上下翻转,左右翻转。
d.只有小孔足够小才能成像。
e.像的清晰程度和孔的大小有关。
②小孔成像应用——针孔摄像机
构造:一个针孔加上一个装胶片的暗盒,舍弃对焦机构,由于针孔摄影的光圈通常都是非常小、曝光时间比较长,快门结构也就可以做得非常简单,甚至一段黑胶布就可以解决问题,制作简单。
(2)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
排队看齐 射击瞄准
射击瞄准: “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的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在一条直线上。
(3)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了影子。如:影子,日(月)食。
影子的形成 影子的变化
(5)日食、月食
日食和月食
3.光线:
(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2)光线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模型法 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此处所讲光线是看不见的,但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使用一条带箭头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它,将问题简化,就是利用了理想化模型这种思想方法.
三.光的传播
1.与声音不同,光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还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光速(符号c)为: 。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4.感受光速大小
设想有一个“超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赤道周长40076Km)。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太阳发出的光约8分钟能够达到地球,也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才能从地球达到太阳。
5.光年
(1)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是长度(距离)单位。
(2)1光年=3×105 千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2千米
【典例精析】
例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月亮和银幕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光,所以ABC都错;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屏幕本身在发光,是光源,D正确。
例2.晴天,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 )
A.太阳的实像 B.太阳的影子 C.太阳的虚像 D.树叶的影子
【答案】A
【解析】树叶间的空缝形成“小孔”,树阴里的光斑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小孔成像”现象,所以是实像。
例3.大伟在课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答案】D
【解析】根据小孔成像的特点,蜡烛发出的光线无论通过什么形状的小孔,都在半透明纸上成倒立的实像,故D正确.
1.(2020·江苏省泰州市)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山东省滨州市)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凿壁偷光 B. 杯弓蛇影
C. 海市蜃楼 D. 长虹饮涧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凿壁偷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所致,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长虹饮涧,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贵州省黔东南州)如图所示,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与“飞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镜中“花”、水中“月”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其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
D.镜中“花”、水中“月”均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形成原理是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0·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6月21日,我国境内观察到罕见的“金环日食”奇观,其光学原理是(  )
A. 光沿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
【详解】“金环日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0·辽宁省丹东市)如图,下列光现象及应用中,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凸面镜扩大视野 B. 海市蜃楼
C. 手影 D. 自行车的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凸面镜扩大视野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影子的形成,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C符合题意;
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的是光的反射规律,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0·江苏省盐城市)6月21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现象成因与之相同的是(  )
A. 地面上的影子 B. “弯折”的铅笔
C. 水中的倒影 D. 放大的“熊猫”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B.“弯折”的铅笔,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放大的“熊猫”,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自然界有许多奇妙的景观。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会形成月食现象,例如我们曾经观赏到的著名的“红月亮”就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月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自行车尾灯格外亮
C. 水中筷子被“折断”
D. 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符合题意;
B.自行车尾灯格外亮,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筷子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0·湖北省襄阳市)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东津大桥水中“倒影”
【答案】A
【解析】
【详解】A.立竿见影,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0·海南省)如图所示,站在太阳下的人身后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ABCD.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重难点2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有部分光返回到原介质的传播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2、月球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月亮吗?
月亮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名 词 解 释
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三线: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
用虚线表示。
两角: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简称“三线同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简称“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简称“两角相等”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简称“光路可逆”
注意:(1)每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2)法线是镜面的垂线,也是两线的角平分线。
(3)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4)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零。
(5)镜子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三、光的反射应用
1、 潜望镜
潜望镜的原理
2、太阳灶
3、显微镜的反光镜
4、光导纤维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反射面为平滑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2、光污染: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形成了光污染。
这是深圳地王大厦和证券交易所的玻璃幕,看上去非常刺眼,这就是生活中的光污染
3、漫反射:反射面为粗糙面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4、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典例精析】
例1.(2020·吉林省长春市)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在最早期的潜望镜的模型中,无论是镜面还是水面,它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故选B。
例2.(2020·上海市)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图知,反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入射角也为6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60°,如图所示
例3.(2020·福建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人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上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人射角;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答案】 (1). 等于 (2). 同一平面内 (3). 可逆 (4). 漫反射
【解析】
【详解】(1)[1]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折转时左右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4]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
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能反射光,晚上能提醒汽车司机注意,故C符合题意;
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湖南省常德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进行激光准直,从而开凿出平直的隧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自行车尾灯本身是不发光的,靠反射后车灯的光线来引起后车司机的注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七色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0·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透过树丛的光束 B. 雨后的彩虹
C. 水中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透过树丛的光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 海市蜃楼,是空气由于受热等因素变得不再是均匀介质,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0·湖北省荆州市)下列汉语成语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井底之蛙 C. 镜花水月 D. 五光十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详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井底之蛙,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片天,故B不符合题意;
C.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五光十色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空气中的小水珠上形成的光带,是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0·湖南省株州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
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荷花在水中的像和荷花大小一样,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水深与像的远近无关,与荷花到水面的距离有关,故B错误;
C.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蜻蜓也会在水中成像,故C错误;
D.水面是一种反射面,平静的水面是平直的,所以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故D正确。
故选D。
6.(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情境,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 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______方向射出。
【答案】OC
【解析】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已知,∠NOC=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
7.(2020·江西省)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______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答案】 (1). 运动 (2). 反射
【解析】
【详解】[1]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白鹭和它所成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相对于水中的“白鹭”向相反方向飞行,白鹭是运动的。
[2]白鹭在水上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8.(2020·山东省泰安市)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答案】55°
【解析】
【详解】做出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平分线,则镜面与法线垂直,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20°+90°=110°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110°=55°
9.(2020·安徽)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
【详解】经过反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所以反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
10.(2020·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
【解析】
【详解】图中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水平射入隧道内,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120°,则反射角为60°,如图所示
重难点3 平面镜成像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
3、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刻度)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到它和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的像的位置吗 )
(4)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连接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以上实验。
4、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蜡烛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是否能用纸接到像
1
2
3
多次试验,避免试验的偶然性。
5、实验验证结论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6、实验讨论
(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板是透明的,能确定虚像的位置
(2)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的像与小孔成的像有什么不同?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小孔成倒立,可大可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不同)
7、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新发现:像与物左右相反…………….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大小相等,
(3)像和物左右相反
(4)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像的性质:正立、等大的虚像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4、虚像
(1)定义: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象。
(2)虚象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虚线表示。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
方法一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对称法作图
【典例精析】
例1.(2020·贵州省黔南州)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 “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1). 虚像 (2). 1.5 (3). 不变
【解析】
【详解】[1]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
[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例2.(1)(2020·河南省)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视力表上A点在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被测者的眼睛与点,交于平面镜上,再连接视力表上A点与平面镜的点,即可得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并标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2)(2020·江苏省盐城市)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
先作出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例3.(2020·湖南省常德市)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不能 (3). 虚 (4). 不变
【解析】
【详解】(1)[1]玻璃板是透明的,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2][3]光屏能够承接到的像是实像,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思维拓展】
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
(2)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现。
(3)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我们靠近镜面时感觉镜中的像变大了,只是我们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像的大小没有变化。
3.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简记为“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1.(2020·黑龙江省绥化市)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解析】
【详解】A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小明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穿衣镜中小明的像不变,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C正确;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穿衣镜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
s=vt=1m/s×2s=2m
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北京市)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球相当于凸透镜,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山东省青岛市)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完成实验,故B正确;
C.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光屏承接不到,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2020·江苏省扬州市)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
【答案】反射;等大;虚。
【解析】解: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等大;虚。
5.(2020·广东省)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平面镜检视防护服的穿戴情况。医护人员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虚像 (2). 变小 (3). 不变
【解析】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镜成像正立、等大的虚像。
[2][3]当医护人员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6.(2020·四川省甘孜州)站在平面镜前2 m处的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答案】 (1). 虚 (2). 2
【解析】
【详解】[1][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平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7.(2020·重庆A)小曹同学学利用图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较选填 (厚”“或“薄” )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地馆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成“虚");图13乙的白纸上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蜡蚀和像的位置沿者镜面所在的虚线对折,像和蜡烛的位置恰好重合,说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答案】薄、虚、相等
【解析】尽量选择薄的玻璃板,以免出现重影;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物像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与平面镜。
8.(2020·山东省滨州市)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9.(2020·四川省遂宁市)请根据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详解】(1)[1]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像点A′、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连结A、B即为物体AB,如下图
10.(2020·江苏省泰州市)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玻璃板应_______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_______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答案】 (1). 像的位置 (2). 竖直 (3). 像与物大小 (4). 虚 (5). 不能
【解析】
【详解】(1)[1]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必须与水平桌面垂直,即保证玻璃板竖直放置,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才能与所成的像重合,才可以比较物像大小。
(2)[3]拿相同棋子B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4]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5]为了使成的像更明亮,小明应该用手电筒照射棋子A;所以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
专题07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