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IF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3的值是85,B3的值是88,如果在C3单元格中输入“=IF(AND (A3>=85, B3>=90), "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
A.合格 B.不合格 C.173 D.88
【答案】B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可知,C3单元格输入的判断条件是:A3>=85且B3>=90时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A3的值为85满足条件,但B3的值为88<90,不满足条件,为不合格。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中IF函数的使用,注意读清给定条件,AND表示两者需要同时满足条件才成立。
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IF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2的值是90,如果在A3输入“=IF (A2> =90, "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
A.合格 B.不合格 C.90 D.NULL
【答案】A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可知,A3输入的条件是:判断A2中的值是否大于等于90,如果>=90,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已知A2中的值为90,满足条件,判为合格。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IF函数的运用。注意认真读懂函数条件。
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述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减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
B.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C.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
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解析】【解答】选项A: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信息 所以可以将数据看作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成品”。这种关系可以类比于“减料”和“成品”的关系,数据就像是需要加工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通过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成品。因此,可以说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就像是“减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选项B: 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和整理后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信息;选项C: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是逐渐递增的。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知识则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应用后形成的。因此,知识是最具价值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选项D:知识是人们通过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形成的对事物本质性规律和本质性联系的理解和把握。知识是在人类的大脑中形成的,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因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指未经处理的原始材料,信息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的知识,而知识则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应用后形成的认知能力,三者之间的价值是逐渐递增的。
4.(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当我们在网上注册账号、登录或支付时,常常需要我们输入手机验证码,手机验证码为动态生成,超出规定时间就无法使用,下次需要重新发送新的验证码,如下图所示,“超出规定时间无法使用”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
A.传递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载体依附性
【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5.(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明想要通过编程来解决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最核心的工作是(  )。
A.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B.设计出解决问题的PPT
C.编写出Python代码 D.选择一种编程软件
【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 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的核心思想,它是对问题求解方法的精炼和抽象,是一组解决问题的指令或规则。在求解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来寻找最短行程,这是编程的核心工作。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算法设计。计算机算法设计是指设计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编程中,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因此,在解决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来寻找最短行程,这是编程的核心工作。
6.(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列描述算法的流程图符号中属于输入、输出框符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属于输入、输出框符号的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流程图符号意义。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
图形 名称 功能
开始/结束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输入或输出。
处理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计算与赋值。
判断 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
流程线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连接点 表示算法中的转接。
7.(2021·景东模拟)在流程图中,菱形框 一般是用来描述算法的(  )
A.开始 B.结束 C.处理 D.判断
【答案】D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菱形框表示问题判断或判定(审核/审批/评审)环节。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基本图形。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
图形 名称 功能
开始/结束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输入或输出。
处理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计算与赋值。
判断 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
流程线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连接点 表示算法中的转接。
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以下选项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正确过程是(  )。
A.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运行
B.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C.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D.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调试运行→编写程序
【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问题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然后,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接着,需要将算法用编程语言转换成程序代码。最后,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解决问题。故答案选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问题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然后,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接着,需要将算法用编程语言转换成程序代码。最后,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9.(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列关于顺序控制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描述正确是(  )
A.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B.自下而上依次执行
C.顺序控制结构中不能包括其他程序控制结构
D.顺序控制结构必须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答案】A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 选项A:顺序控制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控制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条语句的执行必须在前一条语句执行完毕之后才能执行。因此,程序执行的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选项B:自下而上执行没有意义;选项C:顺序控制结构可以包括其他程序控制结构,如条件控制结构和循环控制结构;选项D:顺序控制结构不需要输入和输出。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顺序控制结构。顺序控制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控制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条语句的执行必须在前一条语句执行完毕之后才能执行。
1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下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当x=-1时,输出的结果是(  )。
A.1 B.-1 C.出错 D.0
【答案】A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该流程图是判断X是否大于0,X>0时直接输出X的值;X<0时,输出-X的值。当X=-1时X<0,输出-X,即-(-1)=1。故答案选A。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流程图的识读。条件框的读取,应读懂题目条件,明确满足条件流程的走向。
1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若执行时输入X的值为-50,以下流程图的执行结果是(  )。
A. -30 B.0 C.-50 D.-100
【答案】D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该流程图主要是判断 X%5 (%是取模运算)的结果是否为0,如果 X%5 =0,则输出的X=X+X;否则输出的X=X-X,因为X=-50, -50%5的结果为0 ,所以输出的X=X+X=-50+(-50)=-100。故答案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流程图的识读。 %是取模运算,-50除以5商为-10,余数为0,因此-50%5的结果为0。
1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杨同学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给不同的变量取了名字,下列哪个变量名会导致程序运行出错(  )。
A.kk360 B.51 study C.Yao D.xy_tt
【答案】B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变量名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一般要求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因此,选项A、C和D中的变量名都是合法的。而选项B中的变量名包含了空格和数字作为首字符,不符合命名规则,会导致程序运行出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变量命名规则。 变量名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一般要求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1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Python中变量的命名遵循的规则,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B.区分大小写
C.不区分大小写
D.不能使用保留字
【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Python中量的命名遵循的规则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变量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作为变量名。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中变量的命名的规则。Python中变量的命名遵循以下规则:(1)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2)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3)变量名区分大小写,例如变量name和变量Name是不同的变量;(4)变量名不能使用Python的关键字和保留字作为变量名;(5)变量名应该具有描述性,可以清楚地表达变量的含义;(6)变量名应该尽量简短,但不要过于简单而失去描述性;(7)变量名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并采用下划线分隔单词的方式。
14.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变量b和c的值为(  )。
a=6
a=b=c=8
print(b, c)
A.b为6,c为6 B.b为6,c为8 C.b为8,c为8 D.b为8,c为6
【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
将6赋值给a,此时a为6;
将8赋值给c,此时c为8;
将c复制给b,此时b的值即为c的值,b为8;
将b赋值给a,此时a即为b的值,a为8。
最终,a为8,b为8,c为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5.(2021·景东=模拟)Python表达式a=b中“=”表示 (  )
A.交换“=”左右两边变量的值
B.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
C.把“=”左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右边变量
D.比较“=”左右两边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在表达式a=b中,“=”表示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的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6.(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A.x+y=10 B.x=2y C.x=y=50 D.3y=x+1
【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选项ABD错误;选项C:x=y=50等价于x=50,y=50,是正确的赋值语句。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
17.(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print(int(-14/2**2))的执行结果是(  )。
A.-3 B.-3.5 C.3 D.3.5
【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首先2**2=4;-14/4=-3.5,然后int(-3.5)表示取-3.5的整数部分,结果是-3。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中算术运算符和数值类型。运算符**代表次方, int()函数是“取整”函数,向下取整,只保留其整数部分。
1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明要把x个苹果平均分给n个同学,最后余下y个。以下Python表达式正确的是(  )。
A.y=x//n B.y=x%n C.x=y+n D.y=x/n
【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表达式y=x//n是计算平均分配后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数,使用了整除运算符//,结果是一个整数;选项B:因为平均分配后还有余下y个苹果,那么y就是x除以n的余数,可以用取模运算符%来计算,即y=x%n;选项C:中x=y+n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式子的含义是把余下的苹果数y加上n,得到了新的苹果总数x,与原来的问题无关。选项D:表达式y=x/n是计算平均分配后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数,使用了除法运算符/,结果是一个浮点数。故答案选B。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Python中的算术运算符和变量赋值。需要根据题意,理解平均分配后的余数y的含义,正确使用算术运算符计算y的值。正确的表达式是B:y=x%n。
19.(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print(8+7%2**2)的执行结果是(  )
A.5 B.1 C.6 D.11
【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8+7%2**2=8+7%4=8+3=11,print是输出语句。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是幂次方优先级最高,%是求余。
2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print (abs(-16//5))的执行结果是(  )。
A.2.4 B.3 C.6 D.-2.4
【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将 print(abs(-16//5))分解运算:首先,-16//5是整数除法,结果是-4,因为-16除以5向下取整得到-4。然后,abs(-4)表示的是取-4的绝对值,结果是4。因此,整个表达式的结果是4,输出结果为3。故答案选B。
【分析】 该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需要了解Python中的整数除法和绝对值函数的用法,正确计算表达式的值。
21.(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关于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量必须以字母开头命名
B.变量只能用来存储数字,不能存储汉字
C.在python中变量类型一旦定义就不能再改变
D.变量被第二次赋值后,新值会取代旧的值
【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Python中的变量名可以由大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字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选项B:变量能存储的数据很多,包括汉字;选项C:在Python中,定义变量是不需要指定数据类型的,但Python本身是有数据类型的,它的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字型和非数字型,且数据类型是可以强制转换的;选项D:变量被第二次赋值后,会覆盖原有的数据。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变量。变量是程序用来保存数据的。
2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Python的表达式s+=1与下列(  )表达式效果等同。
A.1+s=s B.s+1=s C.s=s+1 D.s=+1
【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表达式1+s=s是错误的,因为“=”是赋值运算符,不能出现在等号左边。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B:表达式s+1=s也是错误的,因为“=”是赋值运算符,不能出现在等号右边。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C:表达式s=s+1是正确的,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D:表达式s=+1是错误的,因为+1不是一个合法的表达式,无法赋给变量s。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的变量。表达式s += 1与选项C:s = s + 1的效果等同。它们都是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这种写法称为“增强赋值”(augmented assignment),相当于s = s + 1的简写形式。
2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表达式3!=2的结果是(  )。
A.5 B.6 C.True D.False
【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 “!=”是关系运算符表示不等于,表达式3!=2的结果是True。故答案选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Python表达式的运算。“!=”是关系运算符表示不等于,故表达式3!=2的结果是True。
24.(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某地部分市场菜篮子价格数据,如图所示。
计算表中“平均值”列数据:选择I3单元格输入函数(公式),然后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则I3单元格中可使用的函数(公式)为(  )。
A.=SUM(C3,H3)/6 B.=(3.5+3+3+3+3+3)/6
C.=C3+D3+E3+F3+G3+H3/6 D.=AVERAGE(C3:H3)
【答案】D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需要求的六个市场各种蔬菜介个的平均值。选项A:SUM函数是求和函数;选项B:直接将各市场包心菜的数值相加除以6,该方法可以求出I3的值,但题目还要求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 ,故本题不选B;选项C:利用公式 计算,但应为(C3+D3+E3+F3+G3+H3)/6 选项D:求平均值时可以直接使用平均函数 AVERAGE,I3对应的是各市场包心菜的平均值,数据范围为C3:H3。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表格处理中函数与公式的应用。选项B:直接将各市场包心菜的数值相加除以6,该方法可以求出I3的值,但题目还要求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 ,故本题不选B;选项C:利用公式 计算是可行的,但没有考虑加+,/的优先级,正确的应为=(C3+D3+E3+F3+G3+H3)/6。
二、填空题(共40分:25-30题每空1分,共30分,31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25.(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根据常用函数的功能写出对应的函数:
⑴求和:   
⑵求平均值:   
⑶条件计数:   
⑷条件求和:   
⑸条件求平均值:   
⑹条件判断函数:   
⑺排名:   
⑻计数:   
⑼求最大值:   
⑽求最小值:   
【答案】SUM;AVERAGE;COUNT;SUMIF;AVERAGEIF;IF;RANK;COUNT;MAX;MIN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求和函数是:SUM;
(2)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
(3)条件计数函数是:COUNTIF;
(4)条件求和功能的函数是:SUMIF;
(5) 条件求平均值:AVERAGEIF;
⑹条件判断函数:IF;
⑺排名:RANK;
⑻计数函数:COUNT;
⑼求最大值的函数是:MAX;
⑽求最小值函数:MIN。
【分析】本题考查表格处理中常用函数的功能。这些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一定要记住这些常用函数对应的英文以及它们的作用。
26.(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38”和“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度”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   (填写数据、信息和知识)。
【答案】知识;数据;信息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数据、知识、智慧的定义与特征
【解析】【解答】“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属于知识,是一种普遍认可的医学常识,是对一类人的一种描述,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38”属于数据,是一个数字,没有具体的含义和背景信息。“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度”属于信息,是对一个人的一种描述,具有特定性和主观性。故答案为:知识;数据;信息。
【分析】 该题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其区别。需要考生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同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辨析能力,能够从多个描述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27.(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描述算法方有   、    、    。
【答案】算法;自然语言;自然语言;伪代码
【知识点】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描述算法的方法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故答案为:算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概念和描述方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通俗易懂,且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采用流程图来描述会显得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伪代码由于语法比较接近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所以描述的算法更加紧凑简练,也便于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2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   、   。
(2)分别画出三种结构的流程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答案】(1)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1)算法的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故答案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三种结构的流程图如下: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三种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它们的流程图是会考考点中经常遇到的,要会分析其流程走向。
29.(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那么,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   。
【答案】并返回;整数;字符串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
【解析】【解答】float代表浮点型, 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并返回,int代表整型, 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整数,str是字符串类型,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故答案是:并返回;整数;字符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基本数据类型。float代表浮点型, 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int代表整型, 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整数,str表示字符串类型,用于将其他类型的数据转换成字符串类型,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
3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赋值语句a,b=b,a 的含义是   。 赋值语句c+=a 等效于   。a,b,c=1,2,3的含义是   。a=b=c=1 的含义是   。
【答案】交换变量a和b的值;c=c+a;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把1赋给变量a,b,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赋值语句a,b=b,a的含义是交换变量a和b的值。在执行该语句时,Python会先计算等号右边的表达式b,a,然后将b的值赋给a,a的值赋给b,完成变量值的交换;
赋值语句c+=a表示把变量a的值加到变量c上,并将新的值赋给c。这种写法称为“增强赋值”(augmented assignment),相当于c=c+a的简写形式,等效于c=c+a;
赋值语句a,b,c=1,2,3的含义是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在Python中,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用逗号分隔各个变量名和对应的值;
赋值语句a=b=c=1的含义是把1赋给变量a,b,c。这种写法相当于先把1赋给变量c,然后再把c的值赋给变量b和a,即a=b=c=1等价于c=1;b=c;a=b=1。注意,这种写法只适用于不可变对象(如数字、字符串),对于可变对象(如列表、字典),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故答案是:交换变量a和b的值;c=c+a;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把1赋给变量a,b,c。
【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的含义。“=”是赋值运算符,将其右边的值赋给左边。仔细分析左边变量,值语句c+=a表示把变量a的值加到变量c上,并将新的值赋给c,c+=a等效于c=c+a。
3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完善程序
(1)完善输入和输出语句代码
my name=   ('请输入myname:')
   (“hello”,myname)
(2)完善分支语句的代码
当飞船速度“v>=7.91”时,输出“飞船成功飞行!” 否则输出“飞船不能升空!”。
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
   
   :
print(“飞船成功飞行!”)
   
print(“飞船不能升空!”)
【答案】(1)input;print
(2)if;v>=7.91;else: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1)由题可知,该段代码目的是提示用户输入"myname",然后输出“hello,myname”。Python的输入和输出语句,input('请输入myname:')表示等待用户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myname。print("hello", myname)表示输出一个字符串"hello"和变量myname的值,中间用逗号隔开;
(2)由题可知,此段代码目的是判断飞船速度V是否>=7.91,“当v>=7.91”时,输出“飞船成功飞行!” 否则输出“飞船不能升空!,因此使用到条件判断语句 IF-else。完整代码应为:
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
if
v>=7.91 :
print(“飞船成功飞行!”)
else:
print(“飞船不能升空!”)
故答案为:(1)input;print;(2) if; v>=7.91;else:。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输入、输出语句和IF-else。input('请输入myname:')表示等待用户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myname。print("hello", myname)表示输出一个字符串"hello"和变量myname的值,中间用逗号隔开;If-else用于条件判断,答题时注意条件情况,else后面不要忽略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信息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IF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3的值是85,B3的值是88,如果在C3单元格中输入“=IF(AND (A3>=85, B3>=90), "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
A.合格 B.不合格 C.173 D.88
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IF函数是电子表格软件中用来做条件判断的函数,单元格A2的值是90,如果在A3输入“=IF (A2> =90, "合格", "不合格")”,确定后得到的结果是(  )。
A.合格 B.不合格 C.90 D.NULL
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述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减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
B.信息来源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C.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变化趋势是逐渐递减
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
4.(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当我们在网上注册账号、登录或支付时,常常需要我们输入手机验证码,手机验证码为动态生成,超出规定时间就无法使用,下次需要重新发送新的验证码,如下图所示,“超出规定时间无法使用”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征。
A.传递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载体依附性
5.(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明想要通过编程来解决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最核心的工作是(  )。
A.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B.设计出解决问题的PPT
C.编写出Python代码 D.选择一种编程软件
6.(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列描述算法的流程图符号中属于输入、输出框符号的是(  )。
A. B.
C. D.
7.(2021·景东模拟)在流程图中,菱形框 一般是用来描述算法的(  )
A.开始 B.结束 C.处理 D.判断
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以下选项中,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正确过程是(  )。
A.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运行
B.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C.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D.设计算法→抽象与建模→调试运行→编写程序
9.(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下列关于顺序控制结构的程序执行过程描述正确是(  )
A.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B.自下而上依次执行
C.顺序控制结构中不能包括其他程序控制结构
D.顺序控制结构必须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1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下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当x=-1时,输出的结果是(  )。
A.1 B.-1 C.出错 D.0
1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若执行时输入X的值为-50,以下流程图的执行结果是(  )。
A. -30 B.0 C.-50 D.-100
1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杨同学在编写程序过程中给不同的变量取了名字,下列哪个变量名会导致程序运行出错(  )。
A.kk360 B.51 study C.Yao D.xy_tt
1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Python中变量的命名遵循的规则,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B.区分大小写
C.不区分大小写
D.不能使用保留字
14.在下面的python程序中,变量b和c的值为(  )。
a=6
a=b=c=8
print(b, c)
A.b为6,c为6 B.b为6,c为8 C.b为8,c为8 D.b为8,c为6
15.(2021·景东=模拟)Python表达式a=b中“=”表示 (  )
A.交换“=”左右两边变量的值
B.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
C.把“=”左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右边变量
D.比较“=”左右两边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16.(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
A.x+y=10 B.x=2y C.x=y=50 D.3y=x+1
17.(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print(int(-14/2**2))的执行结果是(  )。
A.-3 B.-3.5 C.3 D.3.5
1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小明要把x个苹果平均分给n个同学,最后余下y个。以下Python表达式正确的是(  )。
A.y=x//n B.y=x%n C.x=y+n D.y=x/n
19.(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print(8+7%2**2)的执行结果是(  )
A.5 B.1 C.6 D.11
2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print (abs(-16//5))的执行结果是(  )。
A.2.4 B.3 C.6 D.-2.4
21.(2021·景东=模拟)在Python中,关于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量必须以字母开头命名
B.变量只能用来存储数字,不能存储汉字
C.在python中变量类型一旦定义就不能再改变
D.变量被第二次赋值后,新值会取代旧的值
22.(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Python的表达式s+=1与下列(  )表达式效果等同。
A.1+s=s B.s+1=s C.s=s+1 D.s=+1
23.(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Python中,表达式3!=2的结果是(  )。
A.5 B.6 C.True D.False
24.(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在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某地部分市场菜篮子价格数据,如图所示。
计算表中“平均值”列数据:选择I3单元格输入函数(公式),然后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则I3单元格中可使用的函数(公式)为(  )。
A.=SUM(C3,H3)/6 B.=(3.5+3+3+3+3+3)/6
C.=C3+D3+E3+F3+G3+H3/6 D.=AVERAGE(C3:H3)
二、填空题(共40分:25-30题每空1分,共30分,31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25.(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根据常用函数的功能写出对应的函数:
⑴求和:   
⑵求平均值:   
⑶条件计数:   
⑷条件求和:   
⑸条件求平均值:   
⑹条件判断函数:   
⑺排名:   
⑻计数:   
⑼求最大值:   
⑽求最小值:   
26.(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38”和“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度”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   (填写数据、信息和知识)。
27.(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描述算法方有   、    、    。
28.(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   、   。
(2)分别画出三种结构的流程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29.(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那么,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   。
30.(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赋值语句a,b=b,a 的含义是   。 赋值语句c+=a 等效于   。a,b,c=1,2,3的含义是   。a=b=c=1 的含义是   。
31.(2021高一上·云南期中)完善程序
(1)完善输入和输出语句代码
my name=   ('请输入myname:')
   (“hello”,myname)
(2)完善分支语句的代码
当飞船速度“v>=7.91”时,输出“飞船成功飞行!” 否则输出“飞船不能升空!”。
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
   
   :
print(“飞船成功飞行!”)
   
print(“飞船不能升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可知,C3单元格输入的判断条件是:A3>=85且B3>=90时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A3的值为85满足条件,但B3的值为88<90,不满足条件,为不合格。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中IF函数的使用,注意读清给定条件,AND表示两者需要同时满足条件才成立。
2.【答案】A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可知,A3输入的条件是:判断A2中的值是否大于等于90,如果>=90,则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已知A2中的值为90,满足条件,判为合格。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IF函数的运用。注意认真读懂函数条件。
3.【答案】C
【知识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解析】【解答】选项A: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记录,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就成为信息;而信息需要经过数字化转变成数据才能存储和传输。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信息 所以可以将数据看作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成品”。这种关系可以类比于“减料”和“成品”的关系,数据就像是需要加工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通过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成品。因此,可以说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就像是“减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选项B: 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和整理后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没有信息;选项C: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的价值是逐渐递增的。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知识则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应用后形成的。因此,知识是最具价值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选项D:知识是人们通过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提炼、研究和分析,形成的对事物本质性规律和本质性联系的理解和把握。知识是在人类的大脑中形成的,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因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是指未经处理的原始材料,信息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的知识,而知识则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和应用后形成的认知能力,三者之间的价值是逐渐递增的。
4.【答案】C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
5.【答案】A
【知识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 算法是计算机编程中的核心思想,它是对问题求解方法的精炼和抽象,是一组解决问题的指令或规则。在求解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来寻找最短行程,这是编程的核心工作。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算法设计。计算机算法设计是指设计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编程中,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因此,在解决由昆明到镇远古镇耗时最短行程问题时,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算法来寻找最短行程,这是编程的核心工作。
6.【答案】C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属于输入、输出框符号的是。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流程图符号意义。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
图形 名称 功能
开始/结束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输入或输出。
处理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计算与赋值。
判断 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
流程线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连接点 表示算法中的转接。
7.【答案】D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菱形框表示问题判断或判定(审核/审批/评审)环节。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流程图基本图形。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
图形 名称 功能
开始/结束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输入或输出。
处理 表示算法中变量的计算与赋值。
判断 表示算法中的条件判断。
流程线 表示算法中的流向。
连接点 表示算法中的转接。
8.【答案】B
【知识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析】【解答】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问题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然后,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接着,需要将算法用编程语言转换成程序代码。最后,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解决问题。故答案选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问题抽象与建模、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运行。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然后,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来解决问题。接着,需要将算法用编程语言转换成程序代码。最后,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和运行,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解决问题。
9.【答案】A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 选项A:顺序控制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控制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条语句的执行必须在前一条语句执行完毕之后才能执行。因此,程序执行的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选项B:自下而上执行没有意义;选项C:顺序控制结构可以包括其他程序控制结构,如条件控制结构和循环控制结构;选项D:顺序控制结构不需要输入和输出。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顺序控制结构。顺序控制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控制结构,是指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条语句的执行必须在前一条语句执行完毕之后才能执行。
10.【答案】A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该流程图是判断X是否大于0,X>0时直接输出X的值;X<0时,输出-X的值。当X=-1时X<0,输出-X,即-(-1)=1。故答案选A。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流程图的识读。条件框的读取,应读懂题目条件,明确满足条件流程的走向。
11.【答案】D
【知识点】流程图识读;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该流程图主要是判断 X%5 (%是取模运算)的结果是否为0,如果 X%5 =0,则输出的X=X+X;否则输出的X=X-X,因为X=-50, -50%5的结果为0 ,所以输出的X=X+X=-50+(-50)=-100。故答案选D。
【分析】 本题考查流程图的识读。 %是取模运算,-50除以5商为-10,余数为0,因此-50%5的结果为0。
12.【答案】B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变量名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一般要求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因此,选项A、C和D中的变量名都是合法的。而选项B中的变量名包含了空格和数字作为首字符,不符合命名规则,会导致程序运行出错。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变量命名规则。 变量名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一般要求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13.【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Python中量的命名遵循的规则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是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变量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作为变量名。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中变量的命名的规则。Python中变量的命名遵循以下规则:(1)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2)变量名不能以数字开头;(3)变量名区分大小写,例如变量name和变量Name是不同的变量;(4)变量名不能使用Python的关键字和保留字作为变量名;(5)变量名应该具有描述性,可以清楚地表达变量的含义;(6)变量名应该尽量简短,但不要过于简单而失去描述性;(7)变量名通常使用小写字母,并采用下划线分隔单词的方式。
14.【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程序分析:
将6赋值给a,此时a为6;
将8赋值给c,此时c为8;
将c复制给b,此时b的值即为c的值,b为8;
将b赋值给a,此时a即为b的值,a为8。
最终,a为8,b为8,c为8。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5.【答案】B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在表达式a=b中,“=”表示把“=”右边变量的值赋值给左边变量。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的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
16.【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等号右边的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存储到等号坐边指定的变量中,或存放到某个对象指定的属性中。选项ABD错误;选项C:x=y=50等价于x=50,y=50,是正确的赋值语句。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赋值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
17.【答案】A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首先2**2=4;-14/4=-3.5,然后int(-3.5)表示取-3.5的整数部分,结果是-3。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中算术运算符和数值类型。运算符**代表次方, int()函数是“取整”函数,向下取整,只保留其整数部分。
18.【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选项A:表达式y=x//n是计算平均分配后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数,使用了整除运算符//,结果是一个整数;选项B:因为平均分配后还有余下y个苹果,那么y就是x除以n的余数,可以用取模运算符%来计算,即y=x%n;选项C:中x=y+n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式子的含义是把余下的苹果数y加上n,得到了新的苹果总数x,与原来的问题无关。选项D:表达式y=x/n是计算平均分配后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数,使用了除法运算符/,结果是一个浮点数。故答案选B。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Python中的算术运算符和变量赋值。需要根据题意,理解平均分配后的余数y的含义,正确使用算术运算符计算y的值。正确的表达式是B:y=x%n。
19.【答案】D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8+7%2**2=8+7%4=8+3=11,print是输出语句。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是幂次方优先级最高,%是求余。
20.【答案】B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将 print(abs(-16//5))分解运算:首先,-16//5是整数除法,结果是-4,因为-16除以5向下取整得到-4。然后,abs(-4)表示的是取-4的绝对值,结果是4。因此,整个表达式的结果是4,输出结果为3。故答案选B。
【分析】 该题考查的是Python表达式。需要了解Python中的整数除法和绝对值函数的用法,正确计算表达式的值。
21.【答案】D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Python中的变量名可以由大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字母区分大小写,不能使用保留字;选项B:变量能存储的数据很多,包括汉字;选项C:在Python中,定义变量是不需要指定数据类型的,但Python本身是有数据类型的,它的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字型和非数字型,且数据类型是可以强制转换的;选项D:变量被第二次赋值后,会覆盖原有的数据。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Python变量。变量是程序用来保存数据的。
22.【答案】C
【知识点】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选项A:表达式1+s=s是错误的,因为“=”是赋值运算符,不能出现在等号左边。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B:表达式s+1=s也是错误的,因为“=”是赋值运算符,不能出现在等号右边。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C:表达式s=s+1是正确的,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选项D:表达式s=+1是错误的,因为+1不是一个合法的表达式,无法赋给变量s。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s += 1,表示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的变量。表达式s += 1与选项C:s = s + 1的效果等同。它们都是把变量s的值加1,并将新的值赋给s。这种写法称为“增强赋值”(augmented assignment),相当于s = s + 1的简写形式。
23.【答案】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
【解析】【解答】 “!=”是关系运算符表示不等于,表达式3!=2的结果是True。故答案选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Python表达式的运算。“!=”是关系运算符表示不等于,故表达式3!=2的结果是True。
24.【答案】D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需要求的六个市场各种蔬菜介个的平均值。选项A:SUM函数是求和函数;选项B:直接将各市场包心菜的数值相加除以6,该方法可以求出I3的值,但题目还要求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 ,故本题不选B;选项C:利用公式 计算,但应为(C3+D3+E3+F3+G3+H3)/6 选项D:求平均值时可以直接使用平均函数 AVERAGE,I3对应的是各市场包心菜的平均值,数据范围为C3:H3。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excel表格处理中函数与公式的应用。选项B:直接将各市场包心菜的数值相加除以6,该方法可以求出I3的值,但题目还要求 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其他单元格平均值的计算 ,故本题不选B;选项C:利用公式 计算是可行的,但没有考虑加+,/的优先级,正确的应为=(C3+D3+E3+F3+G3+H3)/6。
25.【答案】SUM;AVERAGE;COUNT;SUMIF;AVERAGEIF;IF;RANK;COUNT;MAX;MIN
【知识点】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计算
【解析】【解答】(1)求和函数是:SUM;
(2)求平均值函数是:AVERAGE;
(3)条件计数函数是:COUNTIF;
(4)条件求和功能的函数是:SUMIF;
(5) 条件求平均值:AVERAGEIF;
⑹条件判断函数:IF;
⑺排名:RANK;
⑻计数函数:COUNT;
⑼求最大值的函数是:MAX;
⑽求最小值函数:MIN。
【分析】本题考查表格处理中常用函数的功能。这些函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一定要记住这些常用函数对应的英文以及它们的作用。
26.【答案】知识;数据;信息
【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数据、知识、智慧的定义与特征
【解析】【解答】“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37.2度”属于知识,是一种普遍认可的医学常识,是对一类人的一种描述,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38”属于数据,是一个数字,没有具体的含义和背景信息。“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度”属于信息,是对一个人的一种描述,具有特定性和主观性。故答案为:知识;数据;信息。
【分析】 该题考查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其区别。需要考生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同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辨析能力,能够从多个描述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27.【答案】算法;自然语言;自然语言;伪代码
【知识点】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解析】【解答】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描述算法的方法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故答案为:算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概念和描述方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通俗易懂,且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采用流程图来描述会显得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伪代码由于语法比较接近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所以描述的算法更加紧凑简练,也便于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28.【答案】(1)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知识点】算法的控制结构
【解析】【解答】(1)算法的三种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故答案为: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2)三种结构的流程图如下: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算法的三种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它们的流程图是会考考点中经常遇到的,要会分析其流程走向。
29.【答案】并返回;整数;字符串
【知识点】常见数据类型、数组
【解析】【解答】float代表浮点型, 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并返回,int代表整型, 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整数,str是字符串类型,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故答案是:并返回;整数;字符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Python基本数据类型。float代表浮点型, float(  ):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整数创建一个新的浮点数 ,int代表整型, int(  )会根据一个字。符串或浮点数创建一个新的 整数,str表示字符串类型,用于将其他类型的数据转换成字符串类型,str(  )会根据一个数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
30.【答案】交换变量a和b的值;c=c+a;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把1赋给变量a,b,c
【知识点】运算符、基本运算与表达式;常量、变量及变量的赋值
【解析】【解答】 赋值语句a,b=b,a的含义是交换变量a和b的值。在执行该语句时,Python会先计算等号右边的表达式b,a,然后将b的值赋给a,a的值赋给b,完成变量值的交换;
赋值语句c+=a表示把变量a的值加到变量c上,并将新的值赋给c。这种写法称为“增强赋值”(augmented assignment),相当于c=c+a的简写形式,等效于c=c+a;
赋值语句a,b,c=1,2,3的含义是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在Python中,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用逗号分隔各个变量名和对应的值;
赋值语句a=b=c=1的含义是把1赋给变量a,b,c。这种写法相当于先把1赋给变量c,然后再把c的值赋给变量b和a,即a=b=c=1等价于c=1;b=c;a=b=1。注意,这种写法只适用于不可变对象(如数字、字符串),对于可变对象(如列表、字典),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故答案是:交换变量a和b的值;c=c+a;分别把1,2,3赋给变量a,b,c;把1赋给变量a,b,c。
【分析】本题考查赋值语句的含义。“=”是赋值运算符,将其右边的值赋给左边。仔细分析左边变量,值语句c+=a表示把变量a的值加到变量c上,并将新的值赋给c,c+=a等效于c=c+a。
31.【答案】(1)input;print
(2)if;v>=7.91;else:
【知识点】分支结构语句及程序实现;常用标准函数
【解析】【解答】(1)由题可知,该段代码目的是提示用户输入"myname",然后输出“hello,myname”。Python的输入和输出语句,input('请输入myname:')表示等待用户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myname。print("hello", myname)表示输出一个字符串"hello"和变量myname的值,中间用逗号隔开;
(2)由题可知,此段代码目的是判断飞船速度V是否>=7.91,“当v>=7.91”时,输出“飞船成功飞行!” 否则输出“飞船不能升空!,因此使用到条件判断语句 IF-else。完整代码应为:
v=float(input(“请输入速度(千米/秒):”))
if
v>=7.91 :
print(“飞船成功飞行!”)
else:
print(“飞船不能升空!”)
故答案为:(1)input;print;(2) if; v>=7.91;else:。
【分析】本题考查Python的输入、输出语句和IF-else。input('请输入myname:')表示等待用户输入一个字符串,并将输入的字符串赋给变量myname。print("hello", myname)表示输出一个字符串"hello"和变量myname的值,中间用逗号隔开;If-else用于条件判断,答题时注意条件情况,else后面不要忽略加“:”。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