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祭祖走阡陌(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共22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清明——踏青祭祖走阡陌(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共22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清明
——踏青祭祖走阡陌
“清明”初印象
提起“清明”,你会想到什么?
我想到了清明和家人一起去扫墓。
我会想到下雨和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初印象
关于“清明”,你有哪些想知道的呢?
我想问节气清明和清明节有什么关联?
清明节这天人们还会做些什么?
说文解字话“清明”
《说文解字》里解释说“明,照也”。古人认为春分过后万物清洁明净,天气清澈,景物明朗,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清明三侯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
清明谚语
有的谚语言说的是农事先后顺序——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有的是描述气候特征,判断旱涝、冷暖的年景,以及与其他节气的呼应关系——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
清明日雨百果损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谷雨两相连,
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谚语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汉魏以前,清明主要是与农事活动密切关联的自然节气。那么,清明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的呢?
尽管介子推的故事颇有争议,但清明节也就流传了下来。
这要从一个失传多时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清明节的由来
猜一猜,古人清明放假吗?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假期
区别不大,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小吃。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假期
区别不大,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小吃。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习俗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习俗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习俗
(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清明习俗
。”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1]
清明祭祀
东莞清明扫墓叫“拜山”与“挂纸”,祭品有苹果、甘蔗、乳猪,代表“平安”“节节高升”“全家富贵”之意。
广州则称“行清”,是指一族人携带酒食供品到墓地祭拜祖先,为坟墓添置新土再将新枝插在坟上,祭祀后分了猪肉,配蛋丝、肉丝炸一些春卷吃,“行清”才算好。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和清明祭祀相关的习俗?
清明祭祀
理性追思 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祭祀引起的森林火灾就约占全年森林火灾总量的40%。
如今,我们更加倡导文明现代、简约环保的祭扫方式,例如“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鲜花换纸钱”等活动,传承弘扬清明文化。
虽然清明祭祖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但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我们应该避免清明祭扫引发的人流聚集,严防疫情传播。倡导居家追思、诵读祭文、网络祭祀,不现场祭祀、不踏青祭祀。
祭祀注重精神传承,以简约方式缅怀逝者,寄托思念。
理性追思 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
微信搜索登录“粤省事”小程序,在主页中找到“部门专区”,选择“民政服务专区”,点击所需服务进入相关页面。
清明美食
潮汕人家历来有加工“卷薄饼”和做“朴籽粿”传统美食的习俗,远在异乡、海外的潮汕乡亲回乡扫墓时都会供奉上朴籽粿。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  

清明吃青团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风俗,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清明美食
。”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1]
学做青团
这就是清明,
一个农历的节气,
一种情感的寄托,
一份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