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会作图形的对称轴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会作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找出相关图形的对称点.
探究案
三、教学过程
探究
1.问题: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归纳:
这个作法实际上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2.问题:不用折叠图形,你能很快作出诸如五角星的对称轴吗 ?
归纳:轴对称(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可以找出它的—对对应点,连接对应点,作出对应点的垂直平分线,则这条垂直平分线就是要作的一条对称轴.
例题解析
例1:AD与BC相交于点O,OA=OC,∠A=∠C,BE=DE.求证:OE垂直平分BD.
例2:在“V”形公路(∠AOB)内部,有两个村庄C和D,现要建一个果品加工厂,使其到“V”形公路的距离相等,且使C、D两村的工人上下班的路程一样,你认为能否做到?如果能,指出果品加工厂的位置,并说明理由;如果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随堂检测
1.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B C   D
2.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P点到∠CA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P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
A.P为∠CAB,∠ABC两角平分线的交点
B.P为∠CAB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在△ABC中,AB>AC.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AB=6,AC=4,则△ACD的周长为______.
4.如图,一张纸上有线段AB.
(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若不用尺规作图,你还有其他的作法吗?请说明作法(不作图).
   
5.为了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某镇准备新建一个医疗点P,使P到该镇所属A村、B村、C村的村委会所在地的距离都相等(A,B,C不在同一直线上,地理位置如图所示),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确定点P的位置.
要求:写出已知、求作,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6.如图,在△ABC中,∠C=60°,∠A=40°.
(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
(2)求证:BD平分∠CBA.
7.已知Rt△ABC中,∠C=90°,如图所示.
(1)根据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①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D;
②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F,垂足为H;
③连接ED.
(2)在(1)的基础上,写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
(3)选择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
课堂小结
1、会找、会作图形的对称轴
2、会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收获,并记录下来:
我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探究案
1.
作法:
①连接AB;
②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两点,
③作直线CD。
CD即所求做的直线.
2.
例题解析
例1证明:在ΔOAB与ΔOCD中,
∠A=∠C,OA=OC,∠AOB=∠COD,
∴ΔOAB≌ΔOCD,
∴OB=OD,
∴O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BE=DE,∴E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O、E不重合,
∴直线OE垂直平分BD。
例2解:能。它在∠AOB的平分线与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如图中的P点)。
随堂检测
1.C
2.B
3.10
4.(1)
(2)将纸对折,使点A与点B重合,则折痕所在的直线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5.已知 :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求作:点P,使PA= PB=PC.
6.解:(1)如图1所示:
(2)连接BD,如图2所示:
∵∠C=60°,∠A=40°,
∴∠CBA=80°,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A=40°,
∴∠DBA=∠CBA,
∴BD平分∠CBA.
7.(1)
(2)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为△AHE≌△AHF,△AHE≌△DHE,△DHE≌△AHF;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