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引路:“情”与“理”● 真题呈现:绍兴某地有一棵歪脖子树,横在马路上,给许多司机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如何处理这棵树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卢师傅认为,这么多年有感情了,还是保留吧;有人认为可以挂“小心”的警示标语;有人认为可以将歪脖子树“纠正”,但是纠正了可能没办法存活。任务一,可以站在当下,也可以展望未来,以树的视角或者卢师傅的视角,写一篇记叙文;任务二,树的遭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作文题延续了绍兴卷一贯坚持的理念:中考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出对生活、对社会、对他人的关注和热爱。这一点正好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完全一致。本题设计了两个任务,两种文体供考生选择,从一棵“歪脖子树”引发的深思,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可能性,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地表达。任务一可以选择“树”的视角看树或看人,也可以选择卢师傅的视角来看树和人。任务二通过树的遭遇,从三个角度出发,可以任选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多个角度来表达观点。● 立意:从歪脖子树的角度出发可以从自身“不正”进行叙述或表达观点,从而引起深思,呼吁大家做一个正直的人。从“树”的角度去看“纠正”的态度,可以从破坏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从而列举社会现象,达到警示的目的。从“树”的角度去看“警示标语”的态度,可以从治标不治本的角度去书写,同时也可从选择最合理的方式去谈,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素材。从卢师傅的角度去谈,卢师傅认为“这么多年有感情了,还是保留吧”,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谈。● 类似题目:严于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一样的“情”● 相关名言:1.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2.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决不胆怯。——莎士比亚3.正直为吾人最良之品性,且为处世之最良法,与人交接,一以正直为本旨。正直二字,实为信用之基。——管绿荫4.巧诈不如拙诚。——韩非5.正直的人必须和正直的人为伍,因为谁是那样刚强,能够不受诱惑呢 ——莎士比亚6.我大胆地走着正直的道路,绝不有损于正义与真理而谄媚和敷衍任何人。——卢梭7.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8.做好人容易,做正直的人却难。——雨果9.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阿瑟·戈森1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格言别录》11.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陈毅《读时下杂文》12.正直和诚实还没有发现代用品,人们缺少它就没法取得成功。——布雷默13.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宋之问《题老松枝》14.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王文禄15.宁为直伐,不为曲全。——王廷陈16.一个人要开化一个最闭塞的地方,有了钱还不行,他还得有知识、正直、爱国心,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把个人的利益丢掉,献身于一种社会的理想,那也是白费。——巴尔扎克17.正义是永恒的太阳,世界无不拖延它的到来。——菲力普斯18.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丘19.我唯一的警告是,公司的成长绝不能以正直为代价;我认为,正直是这家广告代理商的灵魂与前进的动力。——李奥贝纳20.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一个人才会成为圣人,但做一个正直的人却是人生的正轨。尽管你们曾经犯错,曾经迷惘,你们也应当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个正直的人。——雨果21.如果我们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就会得到人们的称颂;然而得到自己的赞许却有百倍意义。遗憾的是,得到自己的赞许的途径至今尚未找到。——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的新日历》22.正直虽不是行善,却是缺乏罪恶的证据。——列夫·托尔斯泰23.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24.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各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25.谁低下脖子,谁就会被人当马骑。26.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仅次于兴趣和机遇。27.聪明的人不听阿谀的话,正真的人不干不磊落的事。28.正直但无知识是软弱的,也是无用的;有知识但不正直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塞·约翰逊29.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密埃尔30.正像太阳会从乌云中探出头来一样,布衣粗服,可以格外显出一个人的正直。——莎士比亚31.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有是英雄!——贝多芬32.坚信别人诚实,是本人正直的一个有力证据。——蒙田33.直言,国之良药;有言之人,国之良医。——唐甄34.正直的人,依信心而生活。——《旧约全书》35.以正胜邪,以直胜曲。——蔡锷36.立身既质直,出语无谄谀。保我不鉴壁,信君方得珠。——寒山37.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终身如此,可谓君子。——元结《自箴》38.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39.以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认为根本没有正直的人,尤其愚蠢。——约亚当斯40.君子处世宁风霜自挟,毋鱼鸟亲人。——金缨《格言联壁》41.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爱尔维修42.莫左右摇摆,要身心正直,正直人两世都达到真境。——优素甫·哈斯·哈吉甫43.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卢梭44.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旧约全书·箴言》45.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阿瑟·戈森46.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伏尔泰47.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韩婴4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49.奴颜婢膝真乞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50.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巴尔扎克● 名人轶事: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他直言不讳,曾提出“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加上为人俭朴,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所以一直深受人民的称道。而魏征的夫人裴氏也是一名廉洁、俭朴的好女人,历史上出名的贤内助。裴氏虽说是宰相的妻子,自嫁给丈夫之后依旧那么勤俭节约,并随丈夫住那间旧屋,每天纺纱织布度日,而毫无怨言。唐太宗听说魏征家的房子又窄又旧,十分破烂,便命令派人去为他调整。当官员和工匠等人来到魏家时,魏夫人对来人说:“他(指魏征)住惯了老房子,住不惯华丽大厦,请皇上原谅,不要给他调房了。”由于魏夫人的再三辞谢,工匠们只得重新翻新了几间旧房子,便回去了。唐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起不了床。唐太宗派出医生去为他治疗。谁知,医生到魏家一看,简直不相信,魏征盖的被子又破又旧,根本御不了寒。医生回来据实向皇上禀告之后,太宗立即派人给魏征送去了丝棉被。谁知这回魏夫人又出来挡驾了。她说:“他也用惯了布被布褥,没有必要添加丝棉被,也请皇上见谅。”就这样,魏夫人常年铺佐丈夫料理家事,一直勤勤恳恳,相互体贴,而没有后悔嫁给这样一个清贫的丈夫。魏征于64岁那年去世了。唐太宗听到噩耗后非常伤心。他想,这样一个好臣子理应受到表彰与敬重,于是下令举行盛大的`葬礼。这时又是魏夫人出来讲话了。好说:“魏征一生俭朴,葬礼排场太大,与他平生志愿有违。”唐太宗最终拗不过魏夫人,细细想来,她所说的也在情理,于是只得为魏征举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葬礼。葬礼结束以后,魏征夫人裴氏也没有去住皇上给盖的新房子,她依旧与儿子住在原先翻修过的老房子里,过着清贫、淡泊而宁静的生活。● 时事素材:《人世间》周秉义——一生为官两袖清风周秉义,周秉昆的哥哥。他到生产建设兵团后,和被“打倒”的副省长的女儿、自己的高中同学郝冬梅结成伴侣。改革开放后,他考上名牌大学,在身为老千部的岳母的挑剔和辅佐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当过国营大厂的党委书记,当过省内第二大城市的市委书记,后来到中央机关工作,成为一位履职多年的正厅级干部。临到快退休时,他毅然回到家乡,想要改变A市贫困区普通百姓的生活处境,进行棚户区改造。他在完成贫困区改造后被人诬陷,组织上经过调查还他清白,他最后无怨无悔地离开了人世。周秉义是是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着意塑造的知识分子、党的干部系列人物形象代表,他寄托了梁晓声“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理念。他是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也是常常陷入情感与理智矛盾冲突的鲜活个体。● 范文引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正如材料中卢师傅对“歪脖树”的观点,应该尊重它的生命,尊重它的生长。假如人的心灵是一座海湾,那么尊重就是连接两岸的桥梁;假如人的心灵是一个大草原,那么尊重就是翱翔在草原上空的雄鹰;假如人的心灵是一个黑暗的空间,那么尊重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尊重。可以这样说,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而被人尊重则是一种幸福。试想,一个不懂得尊重为何物的人一开口就是损人尊严毁人人格,别人会如何对待他?就算是名人更加不可,我这就有一个例子:德国著名音乐家华尔,在一次散步中,遇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在与小女孩交谈了一会儿才知道,是小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她学自己喜欢的特长,她才赌气跑出家来的。于是华尔站起来说:“回去告诉你父母,今天和你谈话的是德国音乐家华尔!”谁知道小女孩也立即起身对他说:“回去也告诉你父母,今天和你谈话的是小女孩xx!”这件事让华尔十分震撼,自言自语的说:“今天是我错了,是我不懂得尊重他人,以后我还要更加学会自谦啊!”所以说,尊重别人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方法。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却想让别人尊重,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意见,尊重他人隐私,还有中华民族一直宣扬的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等。只是如今,人们的私欲膨胀,很多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却不想尊重他人,不免使人与人之间疏远了许多。让我们用原本清纯的本质,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学会尊重别人,为自己的生命增加弹性和厚度,别人也才会更尊重你。尊重了别人,也是尊重了你自己!● 触类旁通:“方”,是标准,是规则,是正直……“圆”,是周全,是变通,是宽容……在生活中做好“方”或“圆”的选择,有时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方式,有时是一种做事的艺术,有时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请你以“方与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或记述自己有意义的经历,或表达你的思考,或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答案】方与圆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题记圆与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组合就成了内正外圆的天圆地方形。可以说,方形是由一条折线组成,圆形则是由平滑的曲线组成。折线本是笔直的,却被人强硬地折成90度角方形,而形成圆的曲线则是平滑的,它能够针对图形的变化而产生适当的角度来适应。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做人的一些道理。方形常象征着本性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所谓正直,正则“品”端,直则“人”立,暨南大学殷国明教授这样诠释:“正直意味着自己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感,随时准备服从自己的良知,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圆形则象征着那些遇事多变,处世圆滑的人,他们虽然也有思想,但其思想的持久性很差,不时的随着时势的更替而改变,常常被人嘲讽为“意志不坚”“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云云。我对这两种对立的性格都不很欣赏。处世圆滑、居心叵测的人常为人们所不屑,而做本性正直的人也是说易行于难。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顶人格的桂冠,那就是一顶荆棘编织而成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戴得起;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块无价之宝,人们梦寐以求之,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正如狐狸所言:学正直要比学歪门邪道的本领难几万倍!要真正做到“站直喽,别趴下”,委实不易,如果“四面楚歌仍横刀立马”就更不易了。我想,如果两者相结合成天圆地方之形,可能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因为,方圆结合所形成的人,表面上为人善变,处世圆滑,但其心中却是刚直不阿,不断向心中的目标努力,这正是适应未来的新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圆方之意念还寓意其以高科技立业,汲取世界最先进技术的精华扎根于中国国情的土壤,东西互融,步步进取。古人亦以天圆地方为天地的代称,外圆内方的半两钱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圆,有柔和圆满之美,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有工整方正之美,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最高理想境界。圆方结合,取长补短,体现了刚与柔的完美境界;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如今有企业用棋盘形的标志图形,意念源自《三国志》之中“苍天如圆盖,大地如棋局”,取棋局的象形表现圆方发展策略;借内嵌“天圆地方”四字深邃的内涵,寓意圆方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赋予品牌恒久的生命力。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就如同清朝的铜钱,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它启示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外圆内方。方,是做人的正气,告诉我们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圆,是处世老练,提醒我们和人打交道要圆通,要懂得善用说话和做事的技巧。我们在处世中,既不能过分方,也不能过分的八面玲珑,过分正直让人显得很生硬也很呆板,而过分圆滑又让人觉得狡猾奸诈。“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正直的。虽然具有“方”之灵魂的人很受欢迎,但在社会上行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会让我们处处碰壁。所以,仅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圆”的包裹。我们要学会说话,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由材料中“‘方’,是标准,是规则,是正直……‘圆’,是周全,是变通,是宽容……”可知,生活中我们要把握好“方”与“圆”的过度,要懂得变通,善于变通,由此在文章立意上我们可以偏重于“方”,强调人要有脊梁,要有原则,不要失去自我;也可以偏重于“圆”,做事要善于变通,要灵活;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外圆内方,或者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待人讲方圆,并非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它是一种圆通境界,是一种宽厚、包容的心态;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胸襟,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以后的高度健全和成熟。【点评】确定了文章的立意后,就是选材构思了。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写自己刚上学时,有棱有角,就像这“方”一样,这是因为之前的生活只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师的教育和知识的增长,渐渐明白,生活中不仅需要“方”,也需要“圆”,在“方”和“圆”的变通中,自己明白了生活并非一成不变,需要不断的变通才能前进,这是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可以写汉字方方正正,方方正正做人,生活中打磨得失去了棱角,回想妈妈的教导,终于理解其中的深意;还可以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从中体现某个人做事的“圆”与“方”,写成记叙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