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七单元 欧姆定律在本单元学习中:1. 你将经历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的使用,会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压成反比的关系。2. 你将学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3. 你将学习电阻的测量,并深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认识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课时建议】单元名称 学习内容 总课时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2.欧姆定律3.电阻的测量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学法指导】1. 要形成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本单元涉及多个实验,我们要分析实验原理,思考实验仪器、步骤,画出实验电路图;除了直接寻找数据之间的规律外,还可以尝试采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2. 本单元会有电学计算问题,我们要运用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电路,并明确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从而去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这是解答电学计算问题的一般步骤。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猜想做一做 请你利用开关、导线、灯泡、多节电池连接一个基本电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观察灯泡亮度变化。想一想 根据灯泡的变化情况,你认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会存在什么关系?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议一议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你有几种方法,请讨论交流,选出最好的方案。做一做 请利用你列出的实验仪器,画出能够改变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2.进行实验做一做 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每次加在R上电压值和通过的电流值。R=10Ω 电压/V 电流/A123实验结论议一议 对不同实验小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看看是否和你们小组得到一样的实验结论。我们通过观察电阻的电流随电压的改变关系,推理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定量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我们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二、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设计实验想一想 你认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关系?在本实验中,我们要控制哪些量改变哪些量?如何改变电阻?怎么样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做一做 请根据你的思考,画出实验的电路图。2.进行实验做一做 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为适当值(如U=2V);更换不同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证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分析数据。U=2V 电阻/Ω 电流/A51015实验结论我们电阻成倍数的变化,方便更好地分析得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问题解决1.利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U/I,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电阻R与U/I有什么关系。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内容及应用1.分析归纳欧姆定律做一做 请你把上节课的实验数据记录到如下表格中,我们可以分析归纳总结出什么规律。电流跟电压及电阻的关系电阻 电压 1V 2V 3V 分析5Ω10Ω15Ω2.欧姆定律的认识议一议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变形我们可以得到R=U/I及U=IR。有的同学依据R=U/I得到电阻与电流成反比,电阻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你能提出你的看法吗?我们在使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同时要注意这三个量都是对同一时刻而言的值,不能张冠李戴。3.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反映了同一导体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关系,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根据U=U/R及变形式求出第三个量。做一做 一只电流表的内部电阻值是0.2Ω,最大量程是3A,若把它直接接到3V的电源上,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想一想 请结合电流表的使用规范分析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STSE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麻雀或燕子停落在几万伏的高压线上,且一个个显得悠然自得。为什么小鸟不会触电呢?这是因为小鸟站在导线上,导线的电阻本身就很小,而小鸟两只脚之间的电阻就更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小鸟两只脚之间的电压会很小,几乎为零,故小鸟不会触电。问题解决1.如图所示是酒精浓度检测仪及其原理图,它实际上是由电池(电压不变)、气敏电阻R2(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酒精浓度越大其阻值越小)、定值电阻R1及一个电压表组成。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压表、电压表示数会怎么变化?3 电阻的测量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而电阻的测量我们可以借助欧姆定律,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地测出导体的电阻。1.设计实验想一想 如果想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多测几次的目的是什么?做一做 请根据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做一做 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表格,连接好电路图,移动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收集、记录好实验数据。想一想 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在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如何调整?3.分析与讨论想一想 对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压表无示数”等故障,请分析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议一议 请从连接电路时,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规范;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选择等角度对实验进行交流与评估。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因此,这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做一做 将上述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进行实验,多测几组数值,算出每次的电阻大小。议一议 通过分析数据你发现什么现象,我们该如何解释。STSE 电子秤上使用的应变传感器是一种用金属做成的压力变阻器,它的阻值会“随压应变”,受到重物挤压时,电阻会变小。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压阻效应”。当重物压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其电阻迅速变化,并从应变电路上输出相应的电压,物体质量越大,输出电压越高,经过电压放大器放大和模拟转换器转换,最终形成相应的数字值。问题解决1.现有一只电压表、一组电池组、一个定值电阻、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要求测定一个未知电阻R,请你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2.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又该怎样设计实验?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阻中的应用一、串并联电路中电阻规律1.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想一想 根据之前所学,请写出下列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做一做 依据欧姆定律,请推导出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而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2.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想一想 请写出下列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做一做 依据欧姆定律,请推导出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议一议 在并联电路中,有的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并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并且比最小的并联电阻还小。对此请说出你的看法并解释原因。几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电阻的横截面积,因而总电阻会变小(比最小的并联电阻还小)。二、动态电路分析由于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有几个导体,即使是同一导体,在不同时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标上同一下角标,以避免张冠李戴。想一想 如下两个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如果它们的滑动变阻器都是向右滑动一小段,请分析:在每个电路图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电阻的电流、电路总电流、电路总电阻会如何变化。STSE 如图甲是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它能将质量小于一定标准的水果自动剔除,其原理如图乙所示: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UAB小于设定值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问题解决1.在上图的水果自动筛选器装置中,当UAB<3 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已知:电源电压为12 V,R0=20 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1)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2)该装置能够剔除质量小于多少千克的水果?(3)不同等级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请你对电路进行改进,使该装置能够方便地改设不同的筛选标准。2.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着“20Ω 1A”和“50Ω 1.5A”字样,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时,计算:(1)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3)若将它们并联,干路中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