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时空坐标概念解析科举制:我国古代通过分科取士,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八股文:也称制艺、“时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内容空洞,形式死板。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1、西周:世官制选拔标准:血缘人口土地特点:官位世袭影响: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形成贵族政治2、春秋战国: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并指出其选拔标准、途径和影响 。客卿制、举荐制、军功爵制(1)标准:才能、道德、军功。(3)影响: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一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战国策·燕策二》材料二 选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材料三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材料四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2)途径: 举荐、战功。3.秦朝:材料一 始皇……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苏轼《论养士》材料二 赵高身世有争议。其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赵高兄弟皆出生于此。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依据材料分析秦朝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指出其选拔标准和途径。(1)标准:懂法、守法(2)途径: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4.汉代:察举制(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贤良文学材料一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不足)。 ——《汉书 文帝纪》材料二 察举科目不下十余项,名类既多,涵盖亦广,依“才”“德”是举,颇有求达“野无遗贤”之意。较之前代“世卿世禄”的血缘裙带、军功制下的杀伐之劳,察举制的选才标准显然要宽泛包容得多。 ——张德 《察举制之得》材料三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的选官标准和途径,并分析其影响。(1)标准:舆论评价(孝廉等)、为官能力。(2)途径:考察—推举(3)影响:积极: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消极:两汉豪强宗族把持孝廉;官僚阶层掌控推荐权,易导致贪污腐败;后期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分类 制度 门类常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孝廉、茂才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4)内容: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开我国历史上儒学取士的先河。(5)历史地位: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220年,曹丕推行)设置中正官定品按品授官(1)过程:魏晋:九品中正制途径 中正官定资品—吏曹(后来发展为吏部)授官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材料 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 ——《通典·选举典》材料一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材料三 王徽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曾在车骑将军桓冲军中任职。一次桓冲问他的任职部门,答曰:“不清楚,常见有人牵马进出,似是管马。”桓又问:“你部门有多少匹马?”答曰:“我未曾过问,怎么知道呢?”再问:“马匹的死亡率高吗?”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后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2)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影响。积极: 将选官权力收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贤举能的效果;局限性:注重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压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首创了武举和殿试6.隋唐至清:科举制(1)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过程:时间 科目 结果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 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常举 每年 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旨在检测应试者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才学识。(2)隋唐科举制的内容:“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 孟郊《登科后》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初年完善科举制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有何意义。材料一 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唐凯麟《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材料二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 ——王安石《送陈谔》材料三(3)发展---两宋:意义:打破门第限制,扩大选官范围;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朝代 名族子弟 中等家庭 寒族 其他唐 53.2% 14.5% 13.8% 18.5%五代 9.8% 26.1% 50.0% 14.1%宋 3.2% 28.0% 46.1% 22.7%措施:取士不问家世;增加了锁院、弥封、誊录、别试等制度;形成州省殿三级考试程序;材料 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为不急之务。 《西岩集》卷一二《议科举》(4)发展---元:元仁宗最大的建树是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史称“延祐复科”。恢复科举考试制度,有着文化、社会、政治的多重意义,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传承发展。⑴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⑵1313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官员中科举出身比例不高。乡试会试殿试各省城礼部皇帝每三年次年春会试后举人贡士进士南北卷制度: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也为了保持科举人才来源的地域平衡,1427年起实行南北卷制度。材料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5)发展---明清:①考生来源: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②考试内容:四书五经③程序:乡试—会试—殿试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度的影响材料三: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 [唐]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材料四:“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柯睿格《哈佛亚洲研究学报》材料五: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剑桥中国隋唐史》崔瑞德材料六 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材料一: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6)影响:1、扩大了统治的基础;2、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3、将选官用人权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4、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5、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6、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7、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消极影响:1、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奴化臣民工具;2、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发展;3、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人民个性与才能的发展。积极影响:贵族政治士人政治门阀政治平民政治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特点 演变趋势先秦 世官制 血缘 世袭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荐举功劳制 才能、军功 举荐、战功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懂法、守法 向官员学习律令汉代 察举制 品德、才学 举荐 以才能和品德为依据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评定授官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隋唐 明清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与君主专制强化相关家世、道德和才能①中央主导逐渐加强;②方式由推选发展为考试,日益公正公平客观;③标准由门第到才学;④范围由封闭走向开放;⑤形式逐渐走向单一;⑥模式由散漫走向系统。综合探究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知识拓展材料一 “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 《说文解字》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封建官僚制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属于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选用,般为当地人。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属吏不归中央管理,由此也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如汉朝就有“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汉书·黄霸传》);或结成朋党,如汉朝颍川郡“吏俗朋党”(《汉书·赵广汉传》);还有像《隋书·刘炫传》中所说的无所事事的情况。隋朝改变这个制度,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吏的管理更加严格,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官与吏的区别官与吏职能不同;俸禄不同;人员来源不同;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知识拓展吏部铨选:标准有身(体貌)言(言辞)、书(书法)、判(文理,具体问题的处理)四种。谢生,出身名门王族,父亲在朝中担任大官。欧阳生,出身寒门,高大俊朗,才学渊博,能言善辩,高中榜眼。陈生,儒生,为人正直,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时空坐标举荐、军功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概念解析考核:指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的效果进行考察。上计制:战国秦汉时期地方官年终向中央汇报的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年终,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面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二、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1、夏商周时期材料一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尚书 夏书 胤征》材料二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尚书 舜典》已有考核的思想和方法2.秦汉材料 “县、邑、道、侯,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计)簿。” ——范晔《后汉书 百官志》上计制考核时间:每年年终考核对象:地方行政长官考核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文物介绍:《集簿》为木牍,长23厘米、宽7厘米,1993年出土于连云港市尹湾汉墓。总体上看,内容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机构、官吏配备、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1.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2.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3.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4.钱谷出入。3.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战乱使考核多流于形式4.隋唐:尚书省吏部负责⑴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考察。⑵唐朝以品德、才能标准考核,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材料 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隋书 儒林传》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依据材料分析唐代官员考核的特点?1、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3、考核内容广泛,与官员奖惩相结合2、考核流程严密,标准详细、系统材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根据材料分析张居正的诉求是什么?5.宋朝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6.明朝:考满和考察健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并落实到位7.清朝:考课制度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其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京察”指的是对京师以内文官的考察,“大计”指的是京师以外地方官员的考察。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特点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1、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2、考核重德尚能3、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4、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5、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服务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宋朝 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四善三最明朝 考满和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清朝 京察和大计 才能、操守、政务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重点由“选贤任能”逐渐转向加强对官员的控制,这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一致的。综合探究知识拓展唐朝考核标准分为德和能两部分。德指“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能指“二十七最”,即将官员职掌分为二十七方面,确定其考核标准,分别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根据考核等级确定奖惩黜陟宋朝考核标准为“四善三最”:德义有闻、清明有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为四善,治事、劝课、抚养为三最。依照这七个标准,对官员进行考核,官员符合的条目越多,其等级评定也就越高。1.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逐渐被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措施中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①奖励军功 ②什伍连坐制 ③推行县制 ④九品中正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列关于对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官吏任免权归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B.按德才标准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品级依据C.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D.中央行政部门设置“吏部”负责选拔官吏BC3.“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唐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寒士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他们显达后喜欢奖拔后进。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A.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B.限制了士族做官资格C.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D.促使选官走向制度化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选拔最优秀的官吏CC5.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这说明秦汉时期( )A.官吏的选任重视品德 B.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C.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 D.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6.“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由材料可知( )A.儒学遭到打压 B. 八股取士C.通过察举制选拔人才 D.设立中外朝加强君权AC时空坐标举荐、军功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概念解析监察:指封建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官。约自秦朝开始,御更专门作为监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六科给事中:明清谏言、监察官职名,源于给事中。 明代给事中不再隶属于其他单位,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由于给事中分掌六部,故称“六科给事中”。秦朝政府组织中的监察系统“典正法度”“举劾非法”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秦(1)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秦朝在各郡派驻一名御史,称“监郡御史”,这标着这我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正式确立。2、汉材料 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 》中央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地方:分13州设刺史(位卑权重)意义: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依据材料及所学指出汉朝的监察制度及意义3.隋唐材料一 始,至忠(萧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 ——《新唐书》材料二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旧唐书 韦思谦传》依据材料及所学指出隋唐时期的监察制度并分析中央监察机构的特点。⑴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特点:相对独立、上下相维、权力制衡◎唐代十道图材料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结合材料分析,与前代相比,宋朝监察制度有何发展?4.宋朝中央: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明确御史之职的资格限制;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责;台谏合一。地方: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设通判监察。曾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材料 “养猫所以去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所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1、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2、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通判监察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意义:5.元朝材料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⑴中央设御史台;⑵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6.明朝御史台模式都察院模式标志着监察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材料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监察机关御史台改成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使等,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使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①中央:都察院、六科(特点: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②地方:监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东厂、西厂、锦衣卫也具有监察职能)7.清朝材料 清雍正时期,意识到监察机构一分为二有重叠的弊端,给事中与御史分权、科道分设往往导致监察机构之间互相纠举弹劾、争权夺利,影响监察效能发挥,御史雍正元年(1723年),六科给事中被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分别负责对京内外官员的监督和纠弹。——陈晓枫、钟盛《中国传统监察法制与司法文明》①中央:六科并入督察院;②地方:停止御史巡按各省。朝代 中央 地方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元朝 御史台 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清朝 都察院 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奏折制度)综合探究积极:有利于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谏正皇帝过失, 一定程度上防止决策失误;局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材料一: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材料二: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材料三:“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明史· 魏忠贤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垂直管理,组织独立,以轻制重2、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3、权力随皇权的膨胀而提高,甚至滥用,出现畸形发展。综合探究阅读材料分析为什么说:“罗马之后再无罗马,秦汉之后有隋唐,隋唐之后有明清”?材料:秦汉地方长官,通常不由本籍人士出任,但地方掾吏则为当地俊秀。中央又有刺史监临督察地方官员。这一套制度,起源早,发展时间也颇长久,因此运作相当顺畅。中央有了这一套统治机制,完全不必依赖军队即足以统治广土众民。罗马不能建立类似中国的郡县制度,只能在各地以不同的方式与当地原有势力取得合作,以宗主国的地位,依赖戍军控制属地。这一形式当然极不稳定。日久之后,分戍各地的罗马军团对宗邦故国未必忠诚不二,使日后罗马帝国长期沦于军人专政的痼疾。——《万古江河》不同:秦汉使用官僚制度治理地方;罗马使用军队与当地原有势力进行统治。结果:秦汉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罗马长期陷入内乱作用:官吏选拔与管理制度使得政府利用官僚治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有效治理地方社会,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综合探究本课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选官制度输送人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人才支撑监察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官员知识迁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