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5《热传导》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5《热传导》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2017年)科学五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第5课 热传导 教学设计
课题 5.热传导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热在金属片和液体中的传递过程,归纳热传导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
探究实践:能通过探究实验找出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和研讨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
难点:通过观察热在金属片和液体中的传递过程,归纳热传导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单元导入:阅读下面的小诗,感受热量的传递。太阳把温暖传给了土壤,土壤把温暖传给了大树;太阳把温暖传给了小溪,小溪把温暖传给了鱼儿;太阳把温暖传给了空气,空气把温暖传给了我们。……通过优美的小诗,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热量的传递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图片:他们是怎样让身体暖和起来的?2.学生交流讨论:通过搓手、喝热水、暖手宝、泡温泉等多种方式让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3.观察熨衣服和炒板栗的图片,思考热是怎么传到衣物、板栗上的?4.学生交流(预设:发热板→衣服/火源→铁锅→沙砾→板栗)5.教师总结: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热量的固体、气体及液体,使身体变暖。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可以有热传导现象的发生。掲题:这节课让我们来探索热传导(板书课题)
课程学习 二、探索探索一: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1.出示实验材料:凡士林、金属片、试管夹、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等。2.实验步骤:①将凡士林均匀地涂在两块金属片上。②用试管夹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③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中心,观察凡士林是怎样变化的。注意:使用酒精灯时要规范,当心别烫着手!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4.实验现象:加热金属片一端,凡士林从加热一端向另一端熔化。加热金属片中心,凡士林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熔化。5.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热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探索二:热在水中的传递1.教师出示装水的烧杯放在水中的图片,并提问:图中,烧杯里的热水温度会怎样变化?水槽里的冷水温度又会怎样变化?2.实验材料:热水、冷水、烧杯、水槽、温度计、铁架台。3.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注入热水、在水槽中注入冷水。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热水、冷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②将注入热水的烧杯放入冷水槽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冷水的温度并记录。 ③根据数据推测冷、热水中热的传递方向。4.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5.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当温度差不多时,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很慢,最后二者温度达到一致。6. 结论: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热传导,热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实验小结: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三、研讨1.出示图片: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你能说说它们的传热过程吗?(学生交流)2.教师总结:生活中有许多热传导的事例,利用高温物体传热给低温物体的原理,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个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这种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陌生,如烧水、炒菜等。他们也能判断出热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是如何传递的,但对于热传导的概念和发生条件还不是特别的清晰。因此,需要对生活事例的分析、探讨和动手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