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作文(专练)——2023届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作文(专练)——2023届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作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载艰苦卓绝,100载荣耀辉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串震古烁今的印迹,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学校决定开展以“知党情 颂党恩 凝心聚力再出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个宣传活动方案提纲。要求:①阐明活动的目的意义;②方案要素的设计要紧扣活动主题;③150字左右。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2021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频频掀起热潮,无数网友投票、转发、点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画卷中,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一篇篇质朴而又感人的文字、一幅幅日常而又令人震撼的图片、一部部普通而又真挚的视频、一项项新颖而又深刻的专题活动,是可爱中国、青春中国、可亲中国、魅力中国、奋进中国的最有力诠释,汇聚成一幅幅充满正能量的精彩画卷。
如果你参与此次评选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可爱中国、青春中国、可亲中国、魅力中国、奋进中国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完成一篇150—200字的小论文。要求:紧扣题目,形成论点,有理有据。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为我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波澜壮阔的“十四五”即将启航。某班同学学习相关文件,收集到下列材料: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度关注青年,全文中直接出现“青年、青少年、未成年人”关键词的就有14个章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青年发展规划”等诸多章节,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温度都与青年发展息息相关。
请运用所学知识,以“逐梦新征程青春正当时”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逻辑严谨;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50-200个。
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探月工程于2004年立项,拟定了 “绕、落、回”探月三步走计划,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系统组成。该项工程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2007年实施的嫦娥一号任务和2013年实施的嫦娥三号任务,分别完成了环绕和着陆巡视两个目标。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为未来我国实现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 工程研发团队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嫦娥五号任务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的负责人,大多是“80后”和“90后”,平均年龄仅33岁。无数年轻的航天人早已接过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接力棒,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从总体设计、轨道控制到上行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协同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下新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激励着广大青年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一些人眼里,年轻一代是“长不大的孩子”,经不起风浪,挑不起大梁。结合材料,请你为年轻一代辩护。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③不少于150字。
5.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局。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密码”。
“十三五“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迈进.2019年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同时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市民”.....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生力军、实践者,是沐浴祖国的阳光成长的一代,爱国、报国、强国是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追求和责任担当。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身上。
(1)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十三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2)某校开展“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征文活动,请你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征文。(200字左右)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数百年奔流激荡,曾经苦难深重,如今意气昂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清华大学建校 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 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某校高三 二班举办“学党史树信念做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题目;
②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家和民族的出路才真正找到了,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开始发生转变。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概括起来说就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断言:“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将在世界上高高举起,意味着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围绕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写一篇政论短文。(要求:①200-300字左右;② 要言之有物,论据充分)
答案
1.答案:示例:活动目的意义:纪念建党100周年,回顾光辉历程,颂扬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激励党员干部,教育全体师生,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活动设计:①举行纪念建党100周年升国旗、唱国歌、宣誓活动。②通过观看红色影片、举办建党成就展、悬挂条幅等形式弘扬主旋律、营造舆论氛围。③举办阅读比赛,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文化。
解析:结合题目要求,一是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肯定要紧扣“纪念建党100周年,回顾光辉历程,颂扬丰功伟绩”,然后,结合学校实际,要明确“立德树人”的任务,借助此次活动,要加强全体师生的党史教育,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二是题设条件已经明确“知党情·颂党恩·凝心聚力再出发”的活动主题,所以,方案要素的设计可以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从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红色影片、举办阅读或者知识竞赛、品读红色经典等角度出发,真正把握传承红色精神的实际效果。
2.答案:
可亲中国
中国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中国与世界新的历史交汇点,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中国的外交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青春中国”可以从青年实现中国梦或者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角度入手;“魅力中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等角度入手。
3.答案: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奋进“十四五”的伟大征程中,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要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4.答案:略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答题要根据要求,结合材料中年轻的航天人的做法,阐明年轻一代能经得起风浪,能挑得起大梁。可以联系文化生活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课,或联系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围绕年轻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等角度进行辩护。
5.答案:
(1)我国“十三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略。
解析:(1)本题要求分析我国“十三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对接教材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迁移,我们可明确“十三五”期间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2)本题实际是要求分析青年学生如何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在自己的行为中,试题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解答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展开分析。
6.答案: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一百年的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自觉开拓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有力引领者和重大贡献者。
解析: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的有关知识,围绕“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题撰写一篇短评。引子简要说明自己要论述的问题。重复事实。向读者介绍论述这个问题,即评论的由头。就事论事。围绕引子结合事实,表明自己的议论。展开要切题。强调,言简意赅重申文章的主体和意义。
7.答案:政治:党的宗旨、执政理念、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汲取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导向作用、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本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发言提纲。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可选择从政治、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回答。
8.答案:中华民族在经历内忧外患之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 立以后,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起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作了必要准备。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 迹,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 共产党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时代不会停步,历史没有终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 目标。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 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明确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然后分析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转变,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作了必要准备。再分析改革 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最后,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