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核反应和核能——高考一轮备考【知识方法】1.几种常见核反应(1)天然衰变①α衰变:X→Y+He.②β衰变:X→Y+e.(2)人工转变①质子的发现:N+He→O+H.②中子的发现:Be+He→C+n.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Al+He→P+nP→Si+e.(3)重核裂变U+n→Xe+Sr+10nU+n→Ba+Kr+3n.(4)轻核聚变:H+H→He+n.2.核能的计算方法(1)若Δm以kg为单位,则ΔE=Δmc2,ΔE的单位为焦耳.(2)若Δm以原子的质量单位u为单位,则ΔE=Δm×931.5_MeV.【考点例题】【例题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C.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减小【例题2】(多选)用中子轰击 原子核,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原子核的结合能比原子核的结合能大C.X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大D.X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比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例题3】(多选)一静止的氡核()发生了如下的核反应,在反应后放出一个速度为v0、质量为m的氦核()和一个质量为M的反冲核钋(),若氡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氦核和钋核的动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氡核发生的是α衰变B.反应后产生的新核钋的比结合能小于反应前氡核的比结合能C.氡的同位素 和反应物氡相比少了两个中子,因此他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该反应产生的质量亏损【例题4】(2020·天津)下列核反应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B.C.D.【例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的周围既有电场也有磁场,反映了电和磁是密不可分的B.电容公式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但电容器的电容并不由Q、U决定C.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D. 是α衰变方程, 是β衰变方程【例题6】(2020·四川)地光是在地震前夕出现在天边的一种奇特的发光现象,它是放射性元素氡因衰变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通过岩石裂隙向大气中集中释放而形成的。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2d,经衰变后产生一系列子体,最后变成稳定的,在这一过程中( )A.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B.要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氡核的中子数为86,质子数为136D.标号为a、b、c、d的4个氡核经3.82d后一定剩下2个核未衰变【例题7】(2020·湖北)静止原子核 A经 1 次 ɑ 衰变生成原子核 B, 能量全部以 γ 光子的方式释放。已知原子核 A 的比结合能为E1,原子核 B的比结合能为E2,ɑ 粒子的比结合能为E3,γ 光子的能量为E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质量增加B. B核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比A核前移4位C.释放 γ 光子的能量 E4= E1-(E2+ E3)D.比结合能E1小于比结合能E2【例题8】(2020·湖北)钴-60放射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在农业上,常用于辐射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和食品辐射保藏与保鲜等;在医学上,常用于癌和肿瘤的放射治疗。一个钴60原子核(Co)放出一个β粒子后衰变成一个镍核(Ni),并伴随产生了γ射线。已知钴60的半衰期为5.27年,该反应中钴核、β粒子、镍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B.核反应中释放出的γ射线的穿透本领比β粒子强C.若有16个钴60原子核,经过5.27年后只剩下8个钴60原子核D.β粒子是钴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例题9】(2020·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例题10】(2020·福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重核裂变()释放出能量,的结合能比的大C.8 g经22.8天后有7.875 g衰变成,则的半衰期为3.8天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参考答案】【例题1】【答案】AC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正确.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发出的电子,B错误.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C正确.对于任意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正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少,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总能量减小,E错误.【例题2】【答案】AC由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原子核中含有92-38=54个质子,235+1-94-2-54=86个中子,故A正确;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则的比结合能小于X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故B错误,C正确;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故D错误。【例题3】【答案】ADA.由核反应方程可知,该反应中氡核发生的是α衰变,故A正确;B.由于氡核衰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根据比结合能与能量的关系可知,钋核的比结合能大于氡核的比结合能,故B错误;C.核子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则氡的同位素 和反应物氡相比少了两个中子,由于是同种元素,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D.由题意可知,释放的核能为氦核和钋核的动能,由动量守恒可知,氦核和钋核的动量相同,根据则释放的核能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故D正确。【例题4】【答案】CAB属于人工转变,D是核聚变,C是α衰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例题5】【答案】BA.电荷周围存在电场,而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如果电场稳定不变,则不会产生磁场,所以电荷周围不一定有磁场,A错误B.电容公式 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但电容器的电容描述的是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并不由Q、U决定,B正确C.半衰期是大量样本的统计规律,而200个不是大量不服从统计规律,C错误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这样的反应叫做核聚变,所以 是氢核聚变方程, 是β衰变方程,D错误【例题6】【答案】AAB.原子核衰变过程,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分别减少2和4,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不变,质量数增加1,所以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A正确,B错误;C.氡核的质子数为86,质量数为222,中子数为136,C错误;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几个原子核不具有统计意义,D错误。【例题7】【答案】DA.该反应的过程中释放γ 光子,由质能方程可知,一定有质量亏损,故A错误。B.α粒子的电荷数为2,所以B核的电荷数比A少2个,B核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比A核前移2位,故B错误;C.设A核的质量数为m,B核的质量数为m-4,α粒子的质量数为4,根据能量守恒可得4E3+(m-4)E2-mE1=E4,故C错误;D.核反应的过程中释放热量,可知比结合能E1小于比结合能E2,故D正确。【例题8】【答案】BA.根据质能方程可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A错误;B.根据三种射线的特点与穿透性,可知射线的穿透本领比粒子强,B正确;C.半衰期具有统计意义,对个别的原子没有意义,C错误;D.根据衰变的本质可知,粒子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D错误。【例题9】【答案】BA.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内喷射出来,A错误;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一次衰变质子数增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知,α衰变次数次衰变次数次,B正确;C.设原来Bi的质量为,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即可知剩余Bi质量为25g,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电子的电荷量是分离的,玻尔提出核外电子的轨道是分立的不连续的,D错误。【例题10】【答案】CA.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A项错误;B.重核裂变过程释放出能量,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越大,故B项错误;C.根据衰变规律得由题意知t=22.8天解得,故C项正确;D.根据可知,入射光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则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