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单元 期中复习学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海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单元 期中复习学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海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章单元复习
【知识梳理】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的变化叫做_________。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_________的物
体叫_________。________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选________为参照物。
3.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二、长度及其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1km=_______m,1m=_____dm=______cm=_______mm=________um
=_________nm。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放____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_________垂直,计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多次测量取_________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三、时间及其测量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h=_________min=_________s;1min=_________s;30min=_________h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
四、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_________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_________的物体运动得快。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
2.速度
⑴定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_________的比称为速度。
⑵公式:_________。
⑶速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_________。
五、测量平均速度
⑴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______运动。
⑷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_______斜面的坡度。
【考点训练】
考点1.运动的描述
1.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2.《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是静止的 B.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C.扶梯是运动的 D.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3.山东卫视的节目是由同步卫星传输到世界各地的,同步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三者均可
考点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1.下列哪个单位不是长度的单位(  )
A.米 B.光年 C.千米 D.升
2.下图所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图2中物体的长度记为____________cm。
图1 图2
考点3.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1m/sB.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55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1mmD.我们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
2.在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中,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为5.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4min20s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______,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一张纸的厚度为100______。
考点4.匀速直线运动
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运动时的闪光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那么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2.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2s时的速度是2m/s,则第10s时的速度为(  )
A.7.2km/h B.10m/s C.2km/h D.20m/s
考点5.速度的计算
1.小明一家驾车旅游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指示牌,如图10所示,求:⑴若小明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揭阳市用了0.6h,则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⑵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指示牌到揭阳市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考点6.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69m/s B.7.14m/s C.8.33m/s D.14.28m/s
2.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⑴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________
BC 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AC 90.0 3 ________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___________(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⑵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⑶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⑷斜面的坡度不能过大,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过小,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