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物理学案课题:杠杆(2) 主备:[助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3. 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具体问题4. 经历杠杆原理的探究和学习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学习科学伟人的探究精神,树立为人类服务的远大目标,保持坚定不变的信念[助学重点和难点]:1.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 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够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助学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生活中各类不同用途的剪刀各一把,刻度尺一把[助学过程]: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一、知识回顾1.画出下列杠杆的各力的力臂或杠杆示意图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中所需的各种器材有2.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3. 实验步骤: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B.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点(即重心)落在支点上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其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点(即重心)落在支点上4.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下表中测量序号 F1/N l1/cm F1 l1/ N cm F2/N L2/cm F2 l2/ N cm1235.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用字母表示可写成: ,即杠杆平衡条件也称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 总结出来的.他曾经有过豪言壮语:“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6.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进行实验,应沿什么方向拉弹簧测力计?7.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方向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8.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多次实验?选( )A.多次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B.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9.杠杆平衡条件公式变形为:该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自助展示]: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预习情况1. 杠杆平衡条件的内容[求助补助][概括总结]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杠杆的分类和应用[当堂检测]见附件二[续助练习]见附件三[教后反思]:九(上)物理自助学稿课题:杠杆(2)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知识回顾1.画出下列杠杆的各力的力臂或杠杆示意图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中所需的各种器材有2.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3. 实验步骤: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B.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点(即重心)落在支点上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其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使杠杆自身的重力作用点(即重心)落在支点上4.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下表中测量序号 F1/N l1/cm F1 l1/ N cm F2/N L2/cm F2 l2/ N cm1235.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得出结论:用字母表示可写成: ,即杠杆平衡条件也称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 总结出来的.他曾经有过豪言壮语:“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6.如果使用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进行实验,应沿什么方向拉弹簧测力计?7.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方向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8.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多次实验?选( )A.多次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B.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9.杠杆平衡条件公式变形为:该式的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九(上)物理巩固练习课题:杠杆(2)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要想使杠杆平衡,A处钩码应挂( )A.1个 B.2个 C.3个 D.6个2.如图,杠杆的两端各挂质量相等的钩码几个,杠杆水平平衡,若将悬挂点同时向O点移动两格,则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 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下图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母向 (左/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目的是方便 。(2)当杠杆左侧钩码和右侧的测力计处于图乙所示状态时,应,可 使杠杆恢复水平位置平衡(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5N ,L 1= 20cm ,F2=2 . 5N和L2= 4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4)通过本实验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5)考虑到弹簧测力计有自重,若弹簧测力计拿倒了,如图丙所示,测出拉力大小将 (保持不变/变大/变小)九(上)物理续助练习课题:杠杆(2)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在下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 _______N。(4)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 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2.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每个钩码重0.5N)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原因是 。(2)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乙图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 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 ______ N。3.瞧,图中那个人背了点东西多费劲!你将建议他作下列哪种改进呢( )A.腰应当直起来 B.步子迈得小些C.两手往前移一移 D.将棒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