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物理学案课题:11.2滑轮(2)[助学目标]: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滑轮组的组装判断省力情况.2.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3.知道轮轴和斜面的作用,能说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轮轴和斜面.[助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知道滑轮组的作用,能根据滑轮组的组装判断省力情况.2.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难点:1.画滑轮组的示意图2.滑轮组组装中n的确定以及如何确定绳子的起点和绕向. [助学器材]:铁架台、棉线、滑轮、钩码、弹簧测力计共12套等.[助学过程]:(1) 新课引入:复习定、动滑轮定滑轮 动滑轮定义特点实质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二)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边演示边观察边填写)请同学们阅读P11中“滑轮组”,完成下列内容:1.滑轮组的定义由 和 组成的装置叫滑轮组.2.滑轮组的特点既 又可以 ,但 .3.滑轮组的实质实质是 杠杆.4.滑轮组的动力与阻力的关系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1关系式: F = — G (F:拉绳的力,G:物重,n:绳子的段数)n5.组装滑轮组请同学们根据图11-20组装滑轮组.6.画滑轮组的示意图F= G F= G F= G F= G F= G F= G从上述可知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绳最省力?请同学们根据图11-20(b)组装滑轮组,探究下列问题.7.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 h8.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拉)与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的关系: v拉= v物小组的每位同学自助结束,进行小组互助。[自助展示] 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预习情况(1)滑轮组的定义、特点、实质(2)滑轮组的动力与阻力的关系(3)画滑轮组的示意图(4)s与 h、v拉与v物的关系[求助补助]滑轮组绕线规律.[概括总结]一、滑轮组的定义、特点、实质1.定义 2.特点 3.实质二、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的几种关系1.F与G的关系 2.s与 h的关系 3.v拉与v物的关系三、组装滑轮组四、画滑轮组的示意图[当堂检测]见附件二[续助练习]见附件三[课后反思]九(上)物理自助学稿课题:滑轮(2) 班级: 姓名:一、复习巩固定滑轮 动滑轮定义特点实质二、滑轮组请同学们阅读P11中“滑轮组”,完成下列内容:1.滑轮组的定义由 和 组成的装置叫滑轮组.2.滑轮组的特点既 又可以 ,但 .3.请根据图11-20组装滑轮组.提示:(1)组装滑轮组的原则:不重复,不交叉(2)不考虑摩擦时,同一根绳上受到的力处处相等。4.滑轮组的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F= G F= G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关系式: F = G总 (F:拉绳的力,G:物重和动滑轮重,n:绳子的段数)5.画滑轮组的示意图F= G F= G F= G F= G请同学们根据图11-20(b)组装滑轮组,探究下列问题.7.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 h8.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自)与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的关系: v自= v物九(上)物理课堂巩固练习课题:滑轮(2) 班级: 姓名:1. 图甲和乙都是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但是它们有不同点.请回答:(1) 滑轮组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 滑轮组不改变动力的方向;(2)甲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而乙滑轮组有 段绳子承担物重, 滑轮组更省力些;(3)如果都使物体上升h高度,那么甲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下移动 ,乙滑轮组的绳端必须向上移动 .(4)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G=300N,则图甲中的拉力F甲= N,图乙中的拉力F乙= N;(5)如果摩擦不计,动滑轮重是30N,G=300N,则F甲= N,F乙= N.2.如图,用一轻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g=10N/kg),若物体在10S内被提升了2m,则求拉力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的速度3.如图,用一轻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质量为30kg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在右图中用笔画线画出滑轮组绕线方法并求出最小的拉力F的大小(g=10N/kg).4.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向下用力将木箱A提起,画出滑轮组绕绳情况。九(上)物理续助练习课题:滑轮(2) 班级: 姓名: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重,这一过程中所施加的拉力和绳端移动距离为( )A.900N和2m B.450N和2mC.450N和1m D.450N和4m2.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物体的重分别为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 )A.G1=G2 B.G1=2G2C. G1= G2 D.无法判断3.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A.40N B.50N C.100N D.200N4.利用图的滑轮组起吊物体,摩擦不计.物重G=400N.当拉力F为140N时,可使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想想看,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求出哪些物理量,并把它们一一求出来.5.如图甲和乙,设物重G为200N,摩擦不计,动滑轮的重不能忽略,串绕滑轮组的绳子最多只能承受50N的拉力.(1)你将选用它们中的哪一个来提升重物?(2)若在实际提升物体匀速上升时,绳端的拉力是44N,求该滑轮组动滑轮的总重.GF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