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九上(江苏专版)——(苏科版)11.3功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九上(江苏专版)——(苏科版)11.3功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上)物理学案
课题:功 主备:
[助学目标]:
1.通过“探究斜面”的活动探究,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功的国际单位及物理意义,对1J的功大约有多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
3.知道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能根据物体做功的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4.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助学重点和难点]: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功的国际单位及物理意义,会用公式计算功.
2.利用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助学器材]:
长木板、小车、砝码、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鸡蛋共九套.
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
一、引入
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 ;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不能省 ,但也没有多移动距离. (选填“有”和“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二、探究斜面
请同学们阅读P14中“探究斜面”,完成下列内容:
1.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
2. 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3.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为什么需要实验三次?
4.请同学们根据P14中“探究斜面”内容的进行活动,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5.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三、什么叫功?
请同学们阅读P15中“什么叫功”,完成下列内容:
1.功定义:
2.功公式:
3.功单位:
4.1J的功有多大?
综合“二”和“三”可以看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 .
请同学们阅读P15中“做功了吗”,完成下列内容:
四、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 2.
请同学们判断图11-30几种情景中,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五、功的计算:阅读P16例题,分析得出解答“功的计算”题的方法.
小组的每位同学自助结束,进行小组互助。
[自助展示] 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预习情况
(1)第一组展示“引入”的内容,(语言)
其他组补充“引入”的内容,(语言)
(2)第二组展示“探究斜面”的内容,(语言)
其他组补充“探究斜面”的内容,(语言)
(3)第三组展示“什么叫功?”的内容,(语言)
其他组补充“什么叫功?”的内容,(语言)
(4)第四组展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的内容,(语言)
其他组补充“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的内容,(语言)
(5)第五组展示“功的计算”的内容,(语言)
其他组补充“功的计算”的内容,(语言)
[求助补助]
1.探究斜面活动有关问题.
2.如何判断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没有做功的情况.
3.有关功的计算方法.
4.解决学生生成问题.
[概括总结]
一、什么叫功?
1.功定义: 2.功公式: 3.功单位: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 2.
三、解答“功的计算”题的方法.
[当堂检测]见附件二
[续助练习]见附件三
[课后反思]
九(上)物理自助学稿
课题:功 主备:   班级 姓名
一、什么叫功?
请同学们阅读P14中“什么叫功”,完成下列内容:
1.功定义:
2.功公式:
3.功单位:
4.1J的功有多大?
请同学们阅读P15中“做功了吗”,完成下列内容: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 2.
请同学们判断图11-28几种情景中,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三、功的计算:阅读P15例题,分析得出解答“功的计算”题的方法.
四、探究斜面
请同学们阅读P16中“探究斜面”,完成下列内容:
1.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
2. 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3.在“探究斜面”的活动中,为什么需要实验三次?
4.请同学们根据P16中“探究斜面”内容的进行活动,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5.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九(上)物理课堂巩固练习
课题:功 主备: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图中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运动员踢了足球 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
一下,球在草地上 纹丝不动 报刊搬起来 路面上匀速前进
滚动的一段距离
2.如图所示,小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0.02 J B. 0.2 J C. 2J D. 20 J
3.小明用力将30N的重球匀速举高1m,小华用6N的力将3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拉过了6m,则小明所做的功W1与小华所做的功W2的大小关系为( )
A.W1>W2 B.W1=W2 C.W14.如图所示,用F =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5.骑自行车上坡的人常走“S”形路线,是为了( )
A可以省力省功 B不能省力省功 C不能省力,但可以省功 D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6.早上,小明同学背着一只5kg的书包,从校门走过100m的水平路面到达教学楼下,然后爬上四楼的教室,若楼层高为3m,则在这过程中小明对书包做的功为多少 (g=10N/kg)
7.如图所示,物体G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
(1)在拉力F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求拉力F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此时拉力F2的大小恰为20N,求拉力F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九(上)物理续助练习
课题:功 主备: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2.小林将掉在地上的一瓶矿泉水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5J B.O.5J C.5J D.50J
3.如图,AC、BC为两光滑斜面,且∠α<∠β,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1、F2将两相同的重物分别沿AC、B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C点,F1、F2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       (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4.已知物体A和B质量相等,A在粗糙的水平地面,B在光滑的斜面。现它们分别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下沿F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S,则F对物体做的功( )
A.对A做的功多 B.对A和B做功一样多C.对B做的功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用一水平推力F使重100N的重物由A水平移动到B后撤去推力,物体又滑行到C 后静止,已知AB长10m,BC长5m,整个过程中
推力做功为150J,则推力大小为( )
A.10N B.15N C.30N D.100N
6.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物体,两力所做的
功W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
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 >F乙 B.F甲 <F乙
C.F甲 =F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
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多少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