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物理学案课题: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主备:[助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做功过程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3.学会用“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解释物理现象.[助学重点和难点]:1.做功过程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2.学会用“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解释物理现象.[助学器材]: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酒精、滴管同学们自助下列内容:一、做功——改变物体内的另一种方式1.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反复弯折铁丝,再用手感受弯折处温度的变化。思考:铁丝温度 (填“升高”、“不变”、“降低”),铁丝的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铁丝的内能是通过 (填“热传递”,“做功”)方式而来,消耗 能,能量是从 能转化 能。2.教师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思考:看到棉絮 ,说明压缩空气时,空气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降低”),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填“热传递”,“做功”)方式而来,能量是从 能转化 能。3.教师演示:活动12.7观察点火爆炸现象。思考:看到塑料盒 ,说明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塑料盒,燃气的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此过程是从 能转化 能。实验表明: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是 和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上述的大量例子,都说明:1.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即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2.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即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计算三、解释物理现象1.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了,为什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为什么?2.夏天,打开啤酒瓶的瞬间,瓶口会看到有白气产生?为什么?答:因为打开瓶盖的瞬间,瓶内的气体对外 (填“做功”,“热传递”)。瓶内气体的内能 ,温度 ,气体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产生“白气”。小组的每位同学自助结束,进行小组互助。[自助展示] 学生依据助学稿展示预习情况(1)第一组展示“弯折铁丝”的内容,(语言)其他组补充“弯折铁丝”的内容,(语言)(2)第二组展示“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内容,(语言)其他组补充“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内容,(语言)(3)第三组展示“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的内容,(语言)其他组补充“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的内容,(语言)(4)第四组展示“解释物理现象1”的内容,(语言)其他组补充“解释物理现象1”的内容,(语言)(5) 第五组展示“解释物理现象2”的内容,(语言)其他组补充“解释物理现象2”的内容,(语言)[求助补助]1.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计算2.热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效果相同吗?[概括总结]一、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二、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三、解释物理现象[当堂检测]见附件二[续助练习]见附件三[课后反思]九(上)物理自助学稿课题: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一、做功——改变物体内的另一种方式1.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反复弯折铁丝,再用手感受弯折处温度的变化。思考:铁丝温度 (填“升高”、“不变”、“降低”),铁丝的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铁丝的内能是通过 (填“热传递”,“做功”)方式而来,消耗 能,能量是从 能转化 能。2.教师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思考:看到棉絮 ,说明压缩空气时,空气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降低”),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填“热传递”,“做功”)方式而来,能量是从 能转化 能。3.教师演示:活动12.7观察点火爆炸现象。思考:看到塑料盒 ,说明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塑料盒,燃气的内能 (填“增大”、“不变”、“减少”),此过程是从 能转化 能。实验表明:__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是 和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上述的大量例子,都说明:1.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即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2.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即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计算三、解释物理现象1.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了,为什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铁丝的温度升高?为什么?2.夏天,打开啤酒瓶的瞬间,瓶口会看到有白气产生?为什么?答:因为打开瓶盖的瞬间,瓶内的气体对外 (填“做功”,“热传递”)。瓶内气体的内能 ,温度 ,气体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产生“白气”。九(上)物理课堂巩固练习课题: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1. 和 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从高温物体 到低温物体;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 能和 能之间的互相 .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说出下列现象中能的转化情况:(1) 水沸腾冲开壶盖,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2) 锯木头锯子发热,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3) 火箭上天,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电熨斗熨衣服 B.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块变热C.钻木取火 D.炮弹里的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弹壳炸开5.下列各种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把一段铁丝来回弯折发热 B.给灯丝通电,灯丝温度升高C.用煤气灶烧水 D.木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6.冬天,两手相互搓搓或用口对手哈气,都使手暖和一些,正确的是( )A.前者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而升温B.后者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减小而升温C.前者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而升温D.后者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而升温7.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加,由此可知使锯条温度升高采用的方法是( )A.一定是能过做功 B.一定是通过热传递C.通过热传递或做功 D.以上均不对8.如图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当迅速地来回拉绳子,过一会儿筒内的乙醚会将塞子冲开,说明:冲开前乙醚的______增加,______升高. 当把塞子冲开后,乙醚蒸气的______减少,转化为塞子的______.(2)此实验说明了9.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为什么打气筒会发热,甚至烫手?答:打气时,活塞压缩筒内气体 (填“做功”,“热传递”),使筒内气体内能 ,温度 ,通过 (填“做功”,“热传递”)使气筒壁内能 ,温度 所以打气筒会发热。九(上)物理续助练习课题: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1) 班级______姓名____ ___1.用水壶烧水时,壶中水蒸气将壶盖顶起,这是消耗水蒸气的_______能对外做功,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__________能.2.反复弯折铁丝, 使铁丝温度升高了,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增加铁丝的内能;也可以用火烧铁丝,使铁丝温度升高了,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铁丝的内能.3.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时水蒸气顶起水壶盖4.“神舟”号载人飞船完成任务后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5.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7.如上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沸腾.(1)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2)写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_____________ _ ___;(3)完成此实验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___________ __ _____.8.找一根细铁丝和一块冰,把冰架起来,用两手拉着铁丝在冰上拉锯似地来回锯,铁丝从冰块的一端切进去,又从另一端脱出来.铁丝没有齿,从能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能切开冰块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