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一 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运动学图像理解与分析(1).x-t图象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x-t关系式可知其满足y=ax2+bx+c,图像是一个抛物线,且斜率绝对值表示瞬时速度,正负表示速度方向,例如图示可知物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A点的速度,切记,而0-t1时间内.②两条x-t图像交点表示两物体在此时相遇;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根据速度公式:v=v0+at.可知与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是一条直线,截距表示初速度v0,斜率绝对值大小表示加速度a的大小,正负表示方向.②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有正有负,正负表示位移方向,正负之和表示位移,大小之和表示路程.③两条v-t图像交点表示此时速度相同,两物体之间可能相距最远或最近.(3).a-t图象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又叫急动度;截距表示初始加速度,不表示初速度.②包围面积的意义:图象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4). t即图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v0t+at2,可推出=v0+at,即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截距表示初速度,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5).图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即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是2a,截距是,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二 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1.(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2.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t=4 s时,A、C两物体相遇 D.t=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3.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 s时追尾C.在t=3 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4.(多选)“水火箭”是一项深受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某学习小组利用饮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如图甲所示,其发射原理是通过打气使瓶内空气压力增大,当瓶口与橡皮塞脱离时,瓶内水向后喷出,水火箭获得推力向上射出。图乙是某次竖直发射时测绘的水火箭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其中时刻为“水火箭”起飞时刻,段是斜率绝对值为g的直线,忽略空气阻力。关于“水火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中,时刻加速度最大B.“水火箭”在时刻达到最高点C.在时刻失去推力D.时间内“水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5.(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 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和-1,由此可知(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不同车道行驶,t=0时刻甲、乙两车的车头恰好平齐,此后甲、乙两车的 t(x表示汽车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t=2s时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前2s内两车位移大小相等 D.t=6s时甲车停止运动8.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4m/sB.t=4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C.t=4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t=1s时和t=3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相同9.轿车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用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图示是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运动学定义方法,“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2B.在10秒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10秒内,汽车的速度增加了15m/sD.若汽车在t=0时速度为1m/s,则汽车在2秒末的速度大小为3m/s10.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今年将组织实施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到时会有6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中执行任务。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其中有宇航员的急动度训练。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在某次训练中某航天员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1~3s内航天员做匀加速运动B.时的急动度大小为零C.0~1s内与0~5s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D.时与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11.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在时刻,b车在a车前方处,在0~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若,则( )A.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时刻相遇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时刻相遇C.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时刻相遇,另一次在时刻相遇D.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时刻相遇,另一次在时刻相遇12.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1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m/s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x=50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6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x0=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10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12.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的横空出世,证实了我国航空事业在飞速发展,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0=10 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0=40 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象如图b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考点一 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运动学图像理解与分析(1).x-t图象①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x-t关系式可知其满足y=ax2+bx+c,图像是一个抛物线,且斜率绝对值表示瞬时速度,正负表示速度方向,例如图示可知物体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A点的速度,切记,而0-t1时间内.②两条x-t图像交点表示两物体在此时相遇;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v-t图象①根据速度公式:v=v0+at.可知与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是一条直线,截距表示初速度v0,斜率绝对值大小表示加速度a的大小,正负表示方向.②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有正有负,正负表示位移方向,正负之和表示位移,大小之和表示路程.③两条v-t图像交点表示此时速度相同,两物体之间可能相距最远或最近.(3).a-t图象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又叫急动度;截距表示初始加速度,不表示初速度.②包围面积的意义:图象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4). t即图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v0t+at2,可推出=v0+at,即斜率表示加速度的一半,截距表示初速度,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5).图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即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是2a,截距是,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二 追及与相遇问题1.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1.(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答案:BD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2.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t=4 s时,A、C两物体相遇 D.t=2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C解析:在t=4 s之前,A、B、C物体开始阶段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相同;当t=4 s时,A、B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同,但由于两物体不是同地出发,因此此时两者并没有相遇,而A、C两物体是同时同地出发,此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故此时两物体相遇;当t=2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此时应当为两者之间距离的一个极值,但由于初始状态不清,没有明确A、B谁在前,故有“相距最远”和“相距最近”两种可能,因此D错.3.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 s时追尾C.在t=3 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答案:C解析:由v-t图象可知,小汽车刹车失灵前做匀减速运动,刹车失灵后加速度减小但仍做匀减速运动,大卡车一直做匀速运动,5 s时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两者位移差为x小汽车-x大卡车=×(10+20)×1 m+×4×10 m=35 m>30 m,所以在t=5 s前已追尾,A、B错误;t=3 s时,由图象知小汽车的位移为x1=×1 m+×2 m=60 m,大卡车的位移为30 m,它们的位移差为30 m,所以t=3 s时追尾,C正确;如果刹车过程中刹车不失灵,由图可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0 m/s2,速度相等时,时间t= s=2 s,小汽车的位移为x2=30×2 m-×10×22 m=40 m,大卡车的位移为20 m,它们的位移差为20 m,所以不会发生追尾,D错误.4.(多选)“水火箭”是一项深受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某学习小组利用饮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如图甲所示,其发射原理是通过打气使瓶内空气压力增大,当瓶口与橡皮塞脱离时,瓶内水向后喷出,水火箭获得推力向上射出。图乙是某次竖直发射时测绘的水火箭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其中时刻为“水火箭”起飞时刻,段是斜率绝对值为g的直线,忽略空气阻力。关于“水火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刻中,时刻加速度最大B.“水火箭”在时刻达到最高点C.在时刻失去推力D.时间内“水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AC解析:在时刻中,时刻斜率最大,所以加速度最大,故A对;“水火箭”在t4时刻达到最高点,故B错;t3时刻加速度为g,失去推力只受重力,故C对;由于有初速度,所以时间内“水火箭”做匀变速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5.(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t2到t3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答案:AC解析:在t2~t3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A项正确.由题图知乙和甲同时出发,且乙在甲前面x0处,故B项错,C项正确.在t3时刻,甲追上了乙,D项错.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 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和-1,由此可知(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答案:C解析:由 t图像和对应的直线方程对比得,=b+at变形得x=bt+at2,该式与x=v0t+at2对比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项错;物体的初速度v0=b=0.5 m/s,C项对,D项错。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不同车道行驶,t=0时刻甲、乙两车的车头恰好平齐,此后甲、乙两车的 t(x表示汽车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t=2s时两车速度大小相等C.前2s内两车位移大小相等 D.t=6s时甲车停止运动答案:C解析: t的图像规律可知只有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等于1m/s2,初速度为3m/s,故A错误;t=2s时,甲车速度为v=v0-at=1m/s,故两车此时速度不等,所以B错误;前2s内甲车位移x=v0t+at2=4m,与乙车相同,故C对;t=3s时,甲车停止,故D错误.8.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是4m/sB.t=4s时物体回到出发点C.t=4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t=1s时和t=3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相同答案:D解析: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2m/s,故A错;t=4s时物体速度为零,但速度方向一直没变,所以B、C错;t=1s时和t=3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都等于1m/s,故D对.9.轿车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用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图示是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取t=0时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关于加速度变化率以及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运动学定义方法,“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2B.在10秒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10秒内,汽车的速度增加了15m/sD.若汽车在t=0时速度为1m/s,则汽车在2秒末的速度大小为3m/s答案:C解析:依据运动学定义方法,“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3,故A错;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a-t图像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前10秒内,速度变化了15m/s,故C对;t=0时,汽车加速度等于1m/s2,初速度未知,故D错.10.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今年将组织实施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到时会有6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中执行任务。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其中有宇航员的急动度训练。急动度j是加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它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在某次训练中某航天员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1~3s内航天员做匀加速运动B.时的急动度大小为零C.0~1s内与0~5s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D.时与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答案:C解析:1~3s内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航天员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根据急动度的定义可知时的j=-1,故B错;图像面积是速度变化量,可知0~1s内与0~5s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C对;时与时的急动度相同,故D错.11.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在时刻,b车在a车前方处,在0~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s.若,则( )A.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时刻相遇B.两车只会相遇一次,在时刻相遇C.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时刻相遇,另一次在时刻相遇D.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时刻相遇,另一次在时刻相遇答案:D解析:由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车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设t时刻两车相遇,则t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车的位移为,且,解得,故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一次在时刻相遇,另一次在时刻相遇,A、B、C错误,D正确.12.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1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m/s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x=50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6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x0=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10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答案:(1)4.5 m/s2 (2)见解析解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a2== m/s2=-4.5 m/s2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4.5 m/s2.(2)汽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用时t1== s= s汽车刹车过程中用时t2== s小明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t3== s=2 s小明加速过程中的位移x′=(v1+vm)t3=7 m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所用的时间t4== st3+t412.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的横空出世,证实了我国航空事业在飞速发展,而航空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风洞试验,其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x0=10 m的甲、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v0=40 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甲、乙两车的v-t图象如图b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1)若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答案:(1) (2)4 m解析:(1)由题图b可知:甲车加速度的大小a甲= m/s2,乙车加速度的大小a乙= m/s2因甲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乙车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所以有:m甲 a甲=m乙 a乙解得=.(2)在t1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均为v=10 m/s,此时两车相距最近对乙车有:v=a乙 t1对甲车有:v=a甲(0.4-t1)可解得t1=0.3 s车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x甲= m=7.5 m,x乙= m=1.5 m,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为xmin=x0+x乙-x甲=4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直线运动1.2图像专题与追击相遇问题(学生版).docx 202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直线运动1.2图像专题与追击相遇问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