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学习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测量习惯。【学习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例1.现有10m、2m、1cm、1mm、1m五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 ,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 ,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 。例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1. ;2. ;3. ;4. 。例3.(1)1.2h= min= s;(2)1d= min(3)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0.8 。例4.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24dm、1.25dm、2.24dm、1.242dm、1.24dm,求该物体的长度。1.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1)窗户的高度是1.5 ;(2)圆珠笔的直径为8.0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2.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利用A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 cm,利用B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 cm,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3.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5.6 。某校一节课45min= h= s。中学生10次脉搏的时间大约为0.2 。(1)填空1)5.3km= m;1.6mm= m;24nm= mm;2.5×105cm= km2)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2)选择1)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A)0.25千米 (B)25分米(C)25米 (D)25厘米2)对于测量中的误差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发生的错误叫做误差;(B)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发生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3.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5.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5.7cm B.5.65cm C.3.65cm D.3.6cm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7.小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2.23cm、12.23cm、12.22cm、12.215cm、12.22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A.12.22cm B.12.23cm C.12.225cm D.12.223cm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A的长度,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cm。9.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 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1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00μm=______cm。(2)45min=______h。11.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12.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参考答案:C2.B3.B4.D5.C6.D7.B8.2.619. 1.85 减小10. 0.03 0.7511. 3.25 337.512.220.5ABG甲乙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