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 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章节复习)【知识再理解1】磁场对通电导线、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概念:安培力(大小、方向)、洛伦兹力(大小、方向)方法:(1)左手定则 (2)力和运动分析规律:(1)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关系如图所示有一个与水平面成θ=37°的光滑导电滑轨,导轨上放置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杆ab。导电滑轨宽L=0.5m,金属杆ab质量m=0.4kg、电阻R0=2.0Ω,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4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所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9V,内阻r=1.0Ω,其他电阻不计,取g=10m/s2,sin37°=0.6,cos37°=0.8。现要保持金属棒在导轨上静止不动,求:金属棒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2)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3) 若金属棒与导轨间有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2.4N 4.5Ω 1.5Ω如图所示,在一绝缘、粗糙且足够长的水平管道中有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整个管道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管道垂直。现给带电小球一个水平速度v,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带电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①0 ② ③ ④②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④【知识再理解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方法:(1)力和运动分析 (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心、轨道、关系确定方法。规律:(1)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角度、长度、时间分析。(2)复合场中运动衔接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3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一速率为v的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重力。为使该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 )A. B. C. D.2. 如图所示,宽h=2 cm的有界匀强磁场的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均为5 cm,不计粒子的重力,则:(1)右边界内有粒子射出的范围; (2)左边界内有粒子射出的范围;如图,A、C两点分别位于x轴和y轴上,∠OCA=30°,OA的长度为L。在△OCA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平行于y轴的方向从OA边射入磁场。已知粒子从某点射入时,恰好垂直于OC边射出磁场,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不计重力。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 若粒子先后从两不同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恰好从OC边上的同一点射出磁场,求该粒子这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和;(3) 若粒子从某点射入磁场后,其运动轨迹与AC边相切,且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为,求粒子此次入射速度的大小。2t04. 一种质谱仪的结构可简化为如下图所示,粒子源释放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的质子,质子经直线加速器加速后由D型通道的中缝MN进入磁场区。该通道的上下表面为内半径为2R、外半径为4R的半圆环。整个D型通道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正对着通道出口处放置一块照相底片,它能记录下粒子从通道射出时的位置。若已知直线加速器的加速电压为U,质子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k,且质子恰好能击中照相底片的正中间位置,则(1)试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若粒子源只产生其它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且照相底片能接收到该粒子,试求这种粒子比荷需满足的条件。5.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第Ⅳ象限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T、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电场E1平行于y轴;在第Ⅲ象限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2,已知场强E1、E2的大小相等。一可视为质点、比荷为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0,0.2m)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经过x轴上的M(0.4m,0)点进入第Ⅳ象限,在第Ⅳ象限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从A点抛出的初速度大小v0及场强E1的大小;(2)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负半轴的坐标;(3)小球从A点出发到第三次经过y轴负半轴所用的总时间。2m/s 2N/C(0,-0.4m)【核心素养提升】1. 如图所示,A、B、C是三根平行等长且固定的金属导线,三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AB、BC、AC构成一个正三角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三角形ABC的中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导线C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沿BA方向C.导线A受到的合力与导线C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D.A和B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均竖直向上2. 一质量为m的通电导体棒ab置于倾角为的导轨上,如图所示。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图所示的各种磁场中,导体棒均静止,则导体棒与导轨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是( )①②③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A )4. 如图,长直导线中有恒定电流I通过,导线正下方电子初速度V0方向与电流I的方向相同,电子 ( )A.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是圆B.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C.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D.将沿路径b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5. 如图所示质量为,电荷量的带正电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绝缘杆上,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水平方向有大小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小球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设杆足够长,电场和磁场区域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定逐渐减小B.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11m/s2C.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5.5m/s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6.5m/s6.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在x≤0的区域里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x>0的区域里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M点以速度v0开始运动,从y轴上的N点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后打到位于x轴上的P点.已知M和P点的坐标分别为()和(),,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粒子的比荷;(2)匀强电场的场强E;(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t。7. 如图所示,金属板的右侧存在两种左右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AE与下边界BF间的距离足够大。ABCD区域里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CDEF区域里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两区域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两磁场区域的宽度相同.当加速电压为某一值时,一电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于磁场边界AB进入匀强磁场,经的时间后,垂直于另一磁场边界EF离开磁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每一磁场的宽度d;(2) 若要保证电子能够从磁场右边界EF穿出,加速度电压U至少应大于多少?(3) 现撤去加速装置,使ABCD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变为2B,使电子仍以速率v0从磁场边界AB射入,可改变射入时的方向(其它条件不变)。要使得电子穿过ABCD区域的时间最短时,求电子穿过两区域的时间t。PxyOMNv0BE1.5 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章节复习)【知识再理解1】磁场对通电导线、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概念:安培力(大小、方向)、洛伦兹力(大小、方向)方法:(1)左手定则 (2)力和运动分析规律:(1)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关系如图所示有一个与水平面成θ=37°的光滑导电滑轨,导轨上放置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金属杆ab。导电滑轨宽L=0.5m,金属杆ab质量m=0.4kg、电阻R0=2.0Ω,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4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所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9V,内阻r=1.0Ω,其他电阻不计,取g=10m/s2,sin37°=0.6,cos37°=0.8。现要保持金属棒在导轨上静止不动,求:金属棒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2) 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3) 若金属棒与导轨间有动摩擦因数为μ=0.5,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小阻值。如图所示,在一绝缘、粗糙且足够长的水平管道中有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整个管道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管道垂直。现给带电小球一个水平速度v,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带电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①0 ② ③ ④②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④【知识再理解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方法:(1)力和运动分析 (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心、轨道、关系确定方法。规律:(1)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角度、长度、时间分析。(2)复合场中运动衔接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3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一速率为v的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重力。为使该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 )A. B. C. D.2. 如图所示,宽h=2 cm的有界匀强磁场的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均为5 cm,不计粒子的重力,则:(1)右边界内有粒子射出的范围; (2)左边界内有粒子射出的范围;如图,A、C两点分别位于x轴和y轴上,∠OCA=30°,OA的长度为L。在△OCA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平行于y轴的方向从OA边射入磁场。已知粒子从某点射入时,恰好垂直于OC边射出磁场,且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不计重力。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 若粒子先后从两不同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恰好从OC边上的同一点射出磁场,求该粒子这两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和;(3) 若粒子从某点射入磁场后,其运动轨迹与AC边相切,且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为,求粒子此次入射速度的大小。4. 一种质谱仪的结构可简化为如下图所示,粒子源释放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的质子,质子经直线加速器加速后由D型通道的中缝MN进入磁场区。该通道的上下表面为内半径为2R、外半径为4R的半圆环。整个D型通道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正对着通道出口处放置一块照相底片,它能记录下粒子从通道射出时的位置。若已知直线加速器的加速电压为U,质子的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k,且质子恰好能击中照相底片的正中间位置,则(1)试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若粒子源只产生其它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且照相底片能接收到该粒子,试求这种粒子比荷需满足的条件。5.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第Ⅳ象限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T、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电场E1平行于y轴;在第Ⅲ象限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2,已知场强E1、E2的大小相等。一可视为质点、比荷为的带正电的小球,从y轴上的A(0,0.2m)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经过x轴上的M(0.4m,0)点进入第Ⅳ象限,在第Ⅳ象限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从A点抛出的初速度大小v0及场强E1的大小;(2)小球第一次经过y轴负半轴的坐标;(3)小球从A点出发到第三次经过y轴负半轴所用的总时间。【核心素养提升】1. 如图所示,A、B、C是三根平行等长且固定的金属导线,三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AB、BC、AC构成一个正三角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三角形ABC的中心O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导线C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沿BA方向C.导线A受到的合力与导线C受到的合力大小之比为D.A和B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均竖直向上2. 一质量为m的通电导体棒ab置于倾角为的导轨上,如图所示。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图所示的各种磁场中,导体棒均静止,则导体棒与导轨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是( )①②③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4. 如图,长直导线中有恒定电流I通过,导线正下方电子初速度V0方向与电流I的方向相同,电子 ( )A.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是圆B.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C.将沿路径a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小D.将沿路径b运动,轨迹半径越来越大5. 如图所示质量为,电荷量的带正电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绝缘杆上,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水平方向有大小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小球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设杆足够长,电场和磁场区域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定逐渐减小B.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11m/s2C.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5.5m/s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大小可能为6.5m/s6.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在x≤0的区域里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x>0的区域里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M点以速度v0开始运动,从y轴上的N点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后打到位于x轴上的P点.已知M和P点的坐标分别为()和(),,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粒子的比荷;(2)匀强电场的场强E;(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t。7. 如图所示,金属板的右侧存在两种左右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AE与下边界BF间的距离足够大。ABCD区域里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CDEF区域里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两区域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两磁场区域的宽度相同.当加速电压为某一值时,一电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场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于磁场边界AB进入匀强磁场,经的时间后,垂直于另一磁场边界EF离开磁场。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每一磁场的宽度d;(2) 若要保证电子能够从磁场右边界EF穿出,加速度电压U至少应大于多少?(3) 现撤去加速装置,使ABCD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变为2B,使电子仍以速率v0从磁场边界AB射入,可改变射入时的方向(其它条件不变)。要使得电子穿过ABCD区域的时间最短时,求电子穿过两区域的时间t。PxyOMNv0B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 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章节复习) 参考答案.doc 1.5 第一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章节复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