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习目标】会依据单摆周期公式确定实验思路2. 能设计实验方案,会正确安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3. 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单摆的摆长,能正确使用停表测量单摆的振动周期。4.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开启新探索】 如何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质疑提升1】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物理量的测量结合单摆的相关知识如何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为实现所需物理量的测量,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又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试绘出简易装置示意图)?线有粗细、长短的不同,伸缩性也有区别。不同的小球,质量和体积有差异。想一想,应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为什么?如图所示,细线上端的左、右两种不同悬挂方式。应该选用哪种方式?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设计吗?将选好的器材装配好,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方便使用不同长度的摆线。 实验时,首先测量摆长。摆长就是摆线长度吗?如果不是,摆长应是什么长度?怎样测量长能减小误差?拉开摆球,摆角小于5 ,释放摆球后摆球开始振动。(1)用什么器材测单摆周期?(2)实验时,可以测量单摆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也可以测量单摆做多次全振动(例如几十次)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3)实验时,为精确测量单摆周期,全振动的计时起点选在平衡位置、端点还是任意位置?为什么?数据记录、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摆球直径:摆线长度/cm 摆长/cm 振次时间/s 全振动次数 振动周期/s 重力加速度/m/s2 g平均/m/s2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得到重力加速度吗?查询所在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并与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有差异,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习致用】1.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 l,这就是单摆的摆长E. 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则单摆周期 T=2. 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如图所示,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单摆.测量摆长l和摆的周期T,得到一组数据.改变摆长,再得到几组数据.从中可以找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1)某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T2﹣l图线,如图所示,通过图线得到振动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是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T2﹣l图线,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6 .【核心素养专练】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为d。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再用秒表记录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塑料球做摆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测量一次全振动的周期计算重力加速度g(3) 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测量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的是▲___________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B.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C.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数为50次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2.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 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3.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1) 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D为▲___15.7_____;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111.4______s;(2)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B.应选用不可伸长的细线作为摆线C.应把摆线置于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 D.应在摆球摆到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3) 若某同学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T,作出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摆长漏计小球半径______;(4) 若在该实验中测得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A.计算摆长时将摆线长加上小球直径B.计算摆长时,只考虑了摆线长,忽略了小球半径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大D.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小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2.06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_2.25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A.g B. C. D.(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振幅偏小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D.开始计时误记为n=15. 某同学在实验探究 a、b 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时,测得了 6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单位为 P、Q。请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图像推出 a、b 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如果有常数,写出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b=ka+b k=1 单位:P/Q b=1 单位: Q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习目标】会依据单摆周期公式确定实验思路2. 能设计实验方案,会正确安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3. 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单摆的摆长,能正确使用停表测量单摆的振动周期。4.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实验误差分析。【开启新探索】 如何测量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质疑提升1】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物理量的测量结合单摆的相关知识如何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为实现所需物理量的测量,应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又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试绘出简易装置示意图)?线有粗细、长短的不同,伸缩性也有区别。不同的小球,质量和体积有差异。想一想,应如何选择摆线和摆球?为什么?如图所示,细线上端的左、右两种不同悬挂方式。应该选用哪种方式?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设计吗?将选好的器材装配好,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方便使用不同长度的摆线。 实验时,首先测量摆长。摆长就是摆线长度吗?如果不是,摆长应是什么长度?怎样测量长能减小误差?拉开摆球,摆角小于5 ,释放摆球后摆球开始振动。(1)用什么器材测单摆周期?(2)实验时,可以测量单摆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也可以测量单摆做多次全振动(例如几十次)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3)实验时,为精确测量单摆周期,全振动的计时起点选在平衡位置、端点还是任意位置?为什么?数据记录、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摆球直径:摆线长度/cm 摆长/cm 振次时间/s 全振动次数 振动周期/s 重力加速度/m/s2 g平均/m/s2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 得到重力加速度吗?查询所在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值,并与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有差异,想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习致用】1.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 l,这就是单摆的摆长E. 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则单摆周期 T=2. 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如图所示,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单摆.测量摆长l和摆的周期T,得到一组数据.改变摆长,再得到几组数据.从中可以找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1)某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T2﹣l图线,如图所示,通过图线得到振动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是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T2﹣l图线,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76 .【核心素养专练】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为d。则单摆摆长为▲___________(用字母l、d表示)。再用秒表记录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符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塑料球做摆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测量一次全振动的周期计算重力加速度g(3) 下列选项中会导致测量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的是▲___________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B.当小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C.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数为50次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2.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2) 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3.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1) 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D为▲___15.7_____;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111.4______s;(2)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B.应选用不可伸长的细线作为摆线C.应把摆线置于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 D.应在摆球摆到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3) 若某同学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和振动周期T,作出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摆长漏计小球半径______;(4) 若在该实验中测得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A.计算摆长时将摆线长加上小球直径B.计算摆长时,只考虑了摆线长,忽略了小球半径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大D.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小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2.06_____cm。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_2.25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A.g B. C. D.(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振幅偏小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D.开始计时误记为n=15. 某同学在实验探究 a、b 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时,测得了 6 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单位为 P、Q。请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图像推出 a、b 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如果有常数,写出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b=ka+b k=1 单位:P/Q b=1 单位: Q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答案.doc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