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的快慢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运动的快慢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的就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就快
2s内运动了100m
3s内运动120m
1s内运动:
1s内运动:
50m
40m
讲授新课
思考: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速度

(比值定义式)
变式
s=vt 求路程

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4、速度的单位(组合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读作:米每秒,符号为 m/s 或 m s-1.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小时单位,
符号为Km/h 或 Km h-1
1m/s=3.6Km/h
汽车速度表
认识速度表
0 km/h
限速40 km/h
小资料
约5m/h
约1.1m/s
约5m/s
约20m/s
约250m/s
约100m/s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分析下面的漫画,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
猎豹10s可以跑400m,
海燕1min可以飞5000m,
旗鱼5h可以游540km。
猎豹: v1=s1 / t1=400m/10s=40m/s,
海燕:v2=s2/t2=5000m/60s = 83.3m/s,
旗鱼:v3=s3/t3=540000m/(5×3600s)
= 5.4×105m/(1.8×104s)
= 30m/s.
同一题中出现多个物理量时,要用下角标进行区分
规范解题要求:
有单位换算过程。
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有公式及变形过程。
有数字和单位(代入和结果)。
比较大小要统一单位。
练一练
1.半程马拉松距离约为21km,一个选手用时约70min,这个运动员的 v 为( )m/s
2.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 km/h,合 m/s。
1080
300
5
练一练
3.某物体速度一定,由速度公式: 可知:( )
A. 速度大小与s,t有关 B. v与s成正比
C. v与t成反比 D. s与t成正比
D
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大;
B.通过的路程越多,则所需的时间就越多;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多,速度就越小;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多。
C
5.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不变,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5:3 B.5:2 C.2:3 D.2:5
B
练一练
观察与思考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中的类型有哪一些呢?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1、哪个车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车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车的运动越来越快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想一想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 v 都相同,
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
3.任意相同时间通过相同的路程
任意相同路程需要相同的时间
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
谁运动得比较快?
s/m
10
30
90


t/s
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s
o
t
o
t
s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o
t
v
匀速直线运动
o
t
v
加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s-t)图像
路程与时间(s-t图)或
速度与时间(v-t图)图象
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静止
S与t成正比关系,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练习: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 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物体速度大小常常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为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运动中,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
=通过路程/所用时间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切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v 是变化的,不同路段或时间段对应的平均速度 v 一般是不同的。
在物理学里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 内静止
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练一练
C
练一练
2.一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40米处的瞬时速度为6m/s,2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8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6m/s B 5m/s
C 7m/s D 8m/s
B
练一练
3.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 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解: 车通过的路程S=S桥+S车=7350m + 150m=7500m
所用时间t=5min=300s
根据v=s/t,得速度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
  4.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的路程s1=50 m,用时t1=6s,
后50 m的路程s2=50 m,用时t2=7s,
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分析:
50 m
50 m
6 s
7 s
全程
练一练
前50m的平均速度:
后50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m/s、7.1m/s和7.7m/s。
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练一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