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法律为我们护航》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保护的原因。2.知道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3.知道我国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网络 6个方面筑成了保护未成年人的 6道防线,体现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和关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网络六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三、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法律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辅之以视频、图片等,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全社会所关爱,被全社会所保护,他们是谁,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保护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来认识一下。老师:上课之前呢,先来欣赏一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视频的同时注意思考: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请看大屏幕。教师播放视频《最好的礼物》。教师:当我们遇到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该怎么办?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寻求父母、教师的帮助;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老师:恩,非常有想法的分享,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的约束力,知道了法律拥有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起来感受一下法律对我们的关爱。(设计意图:紧扣“未成年人保护法”,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视频情境,步步设疑,激发探究兴趣,导入课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活动一:合作探究教师:我们需要特殊保护,这里说的“我们”指的是谁呢?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教师:指的是你们,指的是未成年人。那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之为未成年人,或者是说未成年人该如何定义呢?结合生活经验来想一下。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教师:在我国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称之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受到特殊保护,那大家知道,我们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吗?活动二:探究分享环节一:教师播放视频《未成年人保护 ABC》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两人讨论交流并积极回答。教师小结: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设计意图: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未成年人受到伤害的触目惊心的数字,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得出“我们需要特殊保护”的结论。)过渡语:正是由于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而且我们国家的两代领导人说过这样的话,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并想一想我们国家主席的话说明了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活动二:读读想想。教师: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其实早在 20世纪爆发世界大战之时,关注儿童就成为了世界共识,《儿童权利公约》自签署以来,就成为世界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大家认真阅读课本 97页的相关链接,想一想:为什么《儿童权利公约》能成为世界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为什么全世界都要保护未成年人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儿童权利公约》,知道“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未来”的道理,引导学生从人类未来和人类文明的角度认识到“我们需要特殊保护”。)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无论是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类未来及文明的角度,都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未成年人需要特殊的保护的原因:1.自身原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2.社会发展原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已成为人类共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过渡语:未成年人由于自身原因和社会发展受到特殊保护。同学们,作为未成年人,你们感受到这份特殊的保护了吗?感受到法的关爱了吗?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活动三:生活与法律环节一:教师:既然大家感受到了发的关爱,那你们根据刚才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法律在关爱着我们?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我国宪法和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阅读 98页“相关链接”,了解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劳动法等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的特别规定。(设计意图:围绕“感受法的关爱”这一目标任务,通过展示大量的关于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特别规定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自己时刻处于法律的特殊保护之下,感受到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和关爱。)环节二:合作探究教师:我们常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现在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踊跃发言。教师小结:这当然还是要从我们未成年人自身原因和社会发展原因去考虑了,我们未成年人是需要得到特殊保护的。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不仅没有违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且还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体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引发对新知的质疑和探究,进而帮助学生克服模糊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过渡语:那到底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未成年人到底需要谁来保护呢?我们一起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找答案。活动四:畅所欲言环节一:播放视频《未成年人保护法》思考: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踊跃发言。教师小结: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过渡语: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是如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踊跃发言。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六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这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环节二:小组讨论前后四人为一组,借助手中的任务卡,就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道保护防线展开讨论,区分判断方法:1.看是看是谁谁在保护未成年人。在保护未成年人。2.网络保护只看保护内容不看主体。(网络优先)3.司法保护主要是“公检法” 等司法机关在办理与未成年人有关案件时的保护。(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不仅把抽象的法律条文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而且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体验到六大保护强大的保护作用,感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并能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活动五:教师: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特殊保护的权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小结: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社会的特殊保护,而是要自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力,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归生活,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三:课堂小结。四、课堂达标(设计意图:通过评测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度,进而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五、实践作业课下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真实案例,与同学分享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进行再学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提升自觉接受法律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法律为我们护航》评测练习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A.未满 14 周岁的公民B.未满 16 周岁的公民C.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D.未结婚的公民2.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加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内容,针对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各方面普遍关注的网络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规定。这是因为①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②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③需要网络的特殊关爱和保护④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3.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A.《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4.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某校开展了春季安全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公安、消防和文化部门联合整治了学校周边环境,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的( )①学校保护 ②家庭保护③司法保护 ④社会保护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序号生活场景保护领域①爸爸关注小旻的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家庭保护②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保护③学校德育处、保卫科共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工作司法保护④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学校保护5.【良法善治呵护未成年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处处体现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比如将“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写入总则;首次明确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等。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护这部充满智慧和关怀的法律一定能守护好民族的未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为什么要给予“每个少年的你”特殊关爱和保护?《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法律知识教学,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是突破这一难题的好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组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枯燥单调的法律知识教学变得丰富生动。比如,在探究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时,我设计了观看视频这一学习活动,通过直观地观看,让学生思考未成年人应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在讲到“六大保护”时,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结合情景材料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六大保护”对未成年人强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