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6《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6.做一个测量纸带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长度,知道测量纸带具有方便携带和测量等特点,认识到测量纸带能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理解科学标记能增加测量的准确性。
探究实践:能依照步骤制作完成一条测量纸带,并能利用测量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会运用十进制计量进行测量。
态度责任:针对测量中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能与同学合作完成测量纸带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照步骤制作并使用测量纸带。
难点:用测量纸带准确测量物体的周长。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立方体一袋
学生:印有10个一组小方格纸的复印纸若干,10个小立方体,无标记的纸带,一把剪刀,固体胶,一支标记笔,活动手册,塑料小桶。
【教学过程】
一、设立障碍,产生探究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小方块,小桶
1.学生演示:用小立方休测量科学书的长度。
2.出示塑料小桶:绕着塑料小桶一周有多长?该如何测量呢?
3.小组讨论和汇报。
4.小结:组合后的小立方休因为是直的,不能变形,无法测量圆的长度。选择能变形的物体画上刻度就可以测量了。比如经我们之前的纸带因为它可以弯曲,可以卷起来。
【设计意图】工具的产生和运用就是因为有需求,学生用小立方体测量铅笔长度后,很快发现测量塑料小桶和测量科学书之间不通用的,有差异。进而发现只要测量的工具能变形就可以完成测量,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要点,自然会想到用测量纸带。
二、实践操作:制作一个能弯曲的测量纸带并测量(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印有小方格的复印纸若干,无标记的纸带,安全剪刀,固体胶,铅笔,活动手册,塑料桶。
1.认识纸带。
2.操作:用纸带并测量塑料小桶一圈的长度,做好起点和终点的标记。
3.提问:起点终点是多长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4.学生交流。
5.方法:把小立方体在纸带上比过去,然后画在纸带上,使纸带成为一个可以测量长度的测量纸带。
(揭示课题)
6.制作测量纸带
(1)展示并介绍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实验材料。
(2)运用图片和视频介绍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粘接时,纸带要直,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用数字做标记;写上姓名和制作日期。
7.学生制作测量纸带
(1)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2)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观察分析:这些纸带有什么不同?哪些不合理?
标数:情况A(0-10-20);情况B(0-10-10);情况C(1-10-20)
制作:A.数字标记是在方框中;B.粘贴时有空隙。
(3)讨论:选择哪种合理,说明理由,如何改进?
(4)调整,改进。
8.用测量纸带测量物体
(1)测量科学书的长度。
(2)再次测量塑料小桶一圈的长度,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表格上。
【设计意图】从规则的到不规则的,学生制作测量纸带经历了一个设计研究的过程,也是人类发展测量工具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学生制作的带刻度的纸带没有标“0”刻度,这是因为生活经验告诉他“0”表示没有,在设计制作时学生就不会考虑。这也是他对“起点”概念不理解,这种现象是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经过老师辅导修正运用10为单位进行标记,这对十进制大单位记录测量结果来提高效率有了初步认识。
三、流测量的结果(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作业本上的记录单
1.讨论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并不一致的原因。
同样大小的塑料小桶,为什么大家的结果不一样?
(可能原因:1.纸带重叠区不知道选择哪个数据,造成读数错误。2.数字标示地方影响读数方便。如:10个数字轮回标记:0-10-10;数字写在格子里等,都会带来读数不便。)
2.学生修改自己的测量纸带并重新测量。
3.提问: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可以测量圆的物体;更轻;方便(携带);能快速读出测量数值,不用数立方体的个数;格子之间首尾相连,没有空隙,也不容易歪,比小立方体测量更准确了。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比较,体会到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具,可以给测量带来便利。
四、拓展:测量更多的物体(预设2分钟)
1.提问:这节课让你有什么收获?最感兴趣是什么?
2.拓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臂展、腰围、头围等长度。知道这些长度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买衣服或帽子时要测量腰围或头围,学生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连结,能激发学生更持久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1.学生在粘贴纸带时,如何做到首尾相连?
要让学生在制作纸带时做到首尾相连,必须明白纸带的首尾分别在哪里。纸带的首不留空白,而纸带的尾则是留有空白的部分,它们之间不相同。粘贴时,将纸带的尾部粘贴在上一条纸带的首部,即可做到首尾相连。教学时,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2.学生在用测量纸带测量圆形物体时,读数有困难怎么办?
对于一年级学生,首次测量圆形物体,教师要做好示范,使学生明确测量的步骤:确定起点,紧贴物体,确定终点。在确定终点时,要让学生明白,纸带的终点不是圆形物体的终点,而测量纸带绕圆形物体一圈后,与0刻度线重合的位置才是圆形物体的终点。这样学生在读数时,困难就会减少许多。
【疑难解答】
1.学生在校园中观察植物时,向教师求教植物的名称,但教师也不认识,怎么办?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手机下载“形色”“花伴侣”等植物识别软件或小程序,对植物进行拍照搜索,目前这类程序识别能力较强,可识别大部分植物。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不认识的植物记录(画)下来,并标上记号,向园林维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问询。
2.学生在记录校园中的植物时,示意图画得不是很好,怎么办?
对于一年级学生,试着用画示意图来描述记录植物的形态,对于绘画要求不用很高,能画出看到的植物的大致样子即可;与此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写出植物名字,记录植物特点,以便后面交流汇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