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教案

资源简介

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
2.注重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3. 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3分钟)
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你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吗?
预设:学生——有(没有)
有:请你说说你参加了什么活动?你呢?
没有:那你有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师:看来,你们学校开展的活动真丰富多彩啊!今天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来写一写“多彩的活动”(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场面描写
师:如果让你选一个活动写下来,你会写什么?
预设1:如果有学生举手,就指名说,相机点评。
如学生谈到写人,师立刻问:写人的什么?(生:动作、神态等)师小结:你刚才说的那些归纳起来就是——人物描写。(板书:人物描写)
预设2:写活动的过程(师:你真聪明,对)
预设3: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就直接说:看大家一脸茫然,不用担心,老师送你们一个写作小妙招——场面描写(板书)
解释: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对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二、播放视频,初步学习场面描写(8分钟)
老师这样一说,相信很多同学都搞糊涂了。我们不妨先看一段视频吧!
1、播放拔河比赛的视频
从这段视频当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师生交流所见所闻所感。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看了这段视频后,写了这么一段话,请看——
比赛开始啦!操场上人头攒动,打镲声、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天空。那左右摇动的小石子,牵动着大家的心。我们班的小诚同学紧紧地抓住麻绳,他闭着眼睛,抿着嘴,脸绷得好像显出了皱纹,身子拼命往后仰,似乎使出吃奶的劲,在小步小步地往后退。在旁观看的老师,划着双手,拼命地喊:“一二,加油……”比赛场边,加油声震耳欲聋。啦啦队的同学边跳边叫,比拔河的同学还要紧张,恨不得自己也要拉一把。
4、学生交流,说一说:老师写的这个场面,主要写了谁?是怎样写的?(生:主要写了小诚和老师,还有啦啦队,抓住了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写,在这么多人当中,我就选取了这几个主要人物来写,这就是“点的描写”)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想 。 (生:太紧张,太刺激了)在文章里再加上你的心理活动描写,那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小结:那么这段话中除了“点”的描写,还写到了当时活动的整体气氛,请大家找一找。(生找)对,这是 “面的描写”。这段话既关注了整个场景,也关注了个别人物的表现,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通过这样的写法,让人感受到拔河比赛的紧张、激烈、精彩。要写好一次活动,我们就要充分调动我们身上的器官,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
三、学以致用,现场游戏,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13分钟)
1、准备游戏,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现在我们就来活学活用。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小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请同学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人以及整个场面。
2、开始游戏,留心观察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抢橡皮”,我说指令,你们来做动作,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做错动作的请上来表演节目。
先来试试,随时变换口令【口令:摸摸你的头,摸眼睛、摸左耳,摸右耳、同桌握手,抢橡皮,举右手、举左手,小雨(拍掌不发出声音)、中雨(拍掌一次)、大雨(拍掌两次)、暴雨(拍掌三次)】
师:开始玩啦,我想现场采访一下,这位同学,游戏就要开始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想……
3、请做错动作的同学上台表演节目。(如学生想不到表演什么,就请他们做个照相的姿势)
4、围绕游戏,进行场面描写
过渡: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稍纵易逝,刚才的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大家赶紧拿起笔来写一写吧,记住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老师给你打开一个思路,请看——(出示)
老师一说玩游戏,课室里顿时 ,同学们
,指令员准备喊口令了,大家
“摸头,摸鼻子, ”,话音刚落,你看小A同学 。
当指令员说“ ”,人人都 ,只有小B同学
做错动作的同学被邀请到讲台前,
下面的同学
课室里
看到这里,我
四、对照要求,交流点评。(7分钟)
1、出示评价内容,对照评价表,先自己评评星,并试着用修改符号自己改一改。
2、全班交流展示(展示两个写得比较好的)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关注整个活动的场景
关注个体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活动中有自己的体会
用词准确生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
五、搭建支架,完成初稿(8分钟)
1、加上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就出来了。开头可以写什么呢?结尾呢?(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天气,心情等)(结尾可以写结果、心情、收获等)
2、学生写好后,交流展示评价。
3、给文章取个好题目。
六、总结写法,布置作业(1分钟)
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其实在我们小学生活里有很多,可谓丰富多彩,哪个活动你记得比较清楚?课后请你试试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写当时精彩的场面吧。
板书设计:
多彩的活动
面 点 看 听 感
(整体气氛) (主要人物) (人物描写)
动作 神态 语言 心理
……
场面描写
评价意见:
这次习作要求就是要把活动的过程写下来,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关注同学的表现,写出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还有个人的心得体会。今天上课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没有上过六年级的课文,那么怎样去用“点面结合”写场面,学生是陌生的。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先谈话导入,接着用观看视频,老师写下水文作为引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什么是“点”,什么是“面”,然后用游戏学以致用。这节课只是写个片段,而且老师搭好支架,用填空的方式来完成。对于有较好写作基础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限制来了他们的思维,那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这种体验式的习作教学更利于他们顺势下笔,续写体验。托尔斯泰说过: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在寻找需要的词语。在学生完成片段之后,安排了交流评价。这个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不足之处:“点面结合”的见解有点仓促,不敢深挖,有点“蜻蜓点水”。
(指导老师:梁小柳)
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任何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只有选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经过多次修改教案,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定下这个思路。今天教授完习作课《多彩的活动》,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算是紧凑,突出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这一重点,为学生构建习作框架,这样学生就易于下笔,效果还是可以了。但是从学生的习作反馈,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未能抓住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写,这点还需老师深入点拨、指导。另外教师在语言表达、教学机智方面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