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溶解实验,理解溶解、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2、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溶质,了解水、酒精、汽油等常见的溶剂。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基本实验操作要求1、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瓶里,固体药品一般盛在 瓶中。2、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试管应 ,把盛有药品的干净的 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 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 部;3、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往试管里装块状固体时,试管应 ,用 将固体放在试管 ,然后将试管慢慢 起来,使药品 到试管底部;4、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采用倾倒方法,倾倒时应注意:瓶塞应 放在水平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 ,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另一手 持试管,使瓶口 试管口,让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而取用少量液体一般要用 吸取,并注意不能伸入试管中;5、要将固体溶解于水中时,一般要用 搅拌,若要加热,则使用 的 焰;6、加热时,不能用手直接握住试管,而要使用 ,在离试管 约三分之一处夹住试管,再加热,且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浸入水中。7、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要使用 : 首先应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合适 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当 时用 调到所需液体的量。(注意 :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相平)知识点2、溶液1、溶液是由 和 组成;其中被溶解的物质称为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 ;溶质可以是 物质,最常见的溶剂是 ;2、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但也有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却能溶解在其他液体中。日常生活中,除了水以外,常用的溶剂还有 等。3、溶液区别于其他混合物的最本质特点是 。二、例题讲解例题1、鱼类会有腥味,是因为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等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用洗涤剂洗碗 B.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例题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10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应将滴管口紧贴试管内壁C.酒精灯用完后,立即用嘴吹灭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例题3、(1)下列物质充分混合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A.碘和酒精 B.粉笔末和水 C.植物油和水 D.植物油和食盐(2)请各举出一个反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错误的叙述 反例①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②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③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例题4、请仔细观察右图,你能发现图中液体倾倒时的四处错误吗?请一一指出并改正。(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三、随堂练习:1、向试管中装入某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状固体2、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竖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3、下列物质不易溶解于水的是( )A.食盐 B.酒精 C.汽油 D.蔗糖4、溶液区别于其他混合物的主要特征是( )A.均一、透明 B.无色、透明 C.均一、稳定 D.无色、稳定5、一杯食盐溶液,其上部测得的密度为 1.12 克/厘米3,则下部测得的密度是( )A.等于 1.12 克/厘米3 B.小于 1.12 克/厘米3C.大于 1.12 克/厘米3 D.小于或大于 1.12 克/厘米36、某同学做“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他对实验提出的下列要求中,多余的是( )A.取质量相同的蔗糖和食盐 B.取质量相同的两杯水C.两杯水的温度应当相同 D.溶解时都不能进行搅拌7、加入水中的蔗糖消失后,以下与判断糖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无关的是( )A. 糖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分离 B. 糖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 糖水是混合物 D. 糖水各部分是一样甜的 四、课后巩固:1、溶液是最常见的物质在液体中的分散状况之一。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不溶于水的物质也一定不能溶解于酒精3、下列做法中,符合化学药品取用原则的是( )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出 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合适量程的量筒4、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A. 取 1~2 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B.通入直流电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D. 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5、现需要取出试剂瓶里的氢氧化钙粉末装进试管。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镊子夹取少量粉末送入试管 B. 用药匙或纸槽将氢氧化钙放进试管C. 可先倒在手上,再慢慢装进试管 D. 将试剂瓶紧挨着试管,并向试管中倾倒6、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手拿试剂瓶时标签向着手心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瓶塞应正放在桌面以防污染 D.液体药品应盛在广口瓶中,以便于倒出液体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滴加液体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他试剂的试管内壁8、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A. 由两种物质组成 B. 糖水是透明的液体C. 糖水的熔点小于0℃ D. 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9、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稀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一定是固体 B.溶剂一定是水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12、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②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1、1、细口 广口2、倾斜 药匙 竖立 底3、倾斜 镊子 竖立 滑落 底4、倒 手心 斜 紧挨着 胶头滴管5、玻璃棒 酒精灯6、试管夹 口7、量筒 量程 接近刻度线 滴管知识点2、1、溶质 溶剂 溶质 溶剂 固体、气体或液体 水2、酒精、汽油、丙酮、香蕉水3、均一、稳定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A、洗涤剂不能使油污溶解但能起到乳化作用从而去污与上述原理不相似;B、汗渍能溶于水,与上述原理相似;C、汽油是优良的有机溶剂,油污易溶于汽油,与上述原理相似;D、碘能溶于酒精,与上述原理相似。例题2、D解析:A、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用最少量,一般液体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故A错误;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故B错误;C、根据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C错误;D、根据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故D正确;例题3、(1)A (2) ①如,硫酸铜溶液(或碘酒) ②如,蒸馏水 ③如,氯化氢气体(或酒精、汽水等)解析:(1)(1)A碘易溶于酒精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粉笔末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C植物油不溶于水,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D食盐不溶于植物油,二者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答案为:A;(2) (2)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或碘酒);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答案为:蒸馏水;③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可以是气体或液体。故答案为:氯化氢气体(或酒精、汽水等)。例题4、①试管直立;试管要略微倾斜;②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应向着手心;③试管口没有与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④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解析:实验室倾倒液体时要注意四点:试管要略微倾斜以免液体外流;标签朝向手心以免液体外流污染标签;试管口与试剂瓶口接触以免液体外流;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污染试剂和腐蚀实验台。①错误之处:试管直立;改正:试管要略微倾斜;②错误之处: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改正:标签应向着手心;③错误之处:试管口没有与试剂瓶口紧挨;改正: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④错误之处: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改正: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故答案为:①试管直立;试管要略微倾斜;②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应向着手心;③试管口没有与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④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三、随堂练习:1、B 2、D 3、C 4、C 5、A 6、D 7、B四、课后巩固:1、D 2、C 3、D 4、A 5、B 6、A 7、C8、D 9、C 10、C 11、A12、(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