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红蜻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红蜻蜓》

资源简介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并初步感受合唱之美。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让学生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的学习。
2.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
3.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
1. 欣赏《红蜻蜓》,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地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
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2. 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1)教师讲解如何划拍,学生练习四三拍的划拍。
(2)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3)教师弹琴,学生划拍轻声跟琴唱曲谱。
(4)分小组唱曲谱。
3. 学习歌词。
(1)教师弹琴教唱第一段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二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 学习第二声部曲谱。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注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3)分小组唱曲谱。
5. 合唱曲谱。
(1)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
(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要求: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
(3)互换声部练习唱。
6. 合唱歌词。
(1)在钢琴伴奏下,二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2)教师钢琴伴奏,二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
三、表现歌曲
1. 气息的运用。
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 ( http: / / mail. / cgi-bin / readmail folderid=1&folderkey=1&t=readmail&mailid=ZC0528-niU2X3VzZu7teyR99UsrT74&mode=pre&maxage=3600&base=12.31&ver=10387&sid=M4gi9tyHgwsDYD9m" \l "1#1 ))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
2. 节拍规律。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3. 完整演唱歌曲。
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并注意:轻声演唱;气息悠长;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另一个版本的《红蜻蜓》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我们来听另一首《红蜻蜓》
问:有几种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领唱
2、用多种方法演绎歌曲。
五、完美结课
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像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