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 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 D、a、b、c 均带正电2.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3.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4. 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石墨、金属 B.石墨、橡皮 C.木材、金属 D.木材、橡皮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6. 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8. 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将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 )A.两验电器一定都带正电 B.两验电器一定都带负电C.两验电器都带同种电荷 D.两验电器带异种电荷9.用金属棒把带正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起来,B验电器也带正电,这是因为( )A.A中的正电荷转移到B中 B.B中的质子转移到A中C.B中的电子转移到A中 D.A中的电子转移到B中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子 C、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D、没有正电荷11. 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1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1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陶瓷碗14.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二.填空题15. 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 ___________,乙带___________,丁带___________。16.验电器是根据 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1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 电跟核外 总共带的 电荷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 的,对外不显电性。18. 将一些小纸屑放在桌上,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一会儿,然后将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小纸屑 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与头皮摩擦的梳子______使它具有了____________性质。19.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20. 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 。三.简答题21.有一天小丽用一把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几下后,她发现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了;当梳子离开时,头发丝之间像是充满敌意似的合不拢了。这是为什么呢?请解释一下。22. 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你的猜想。23.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石墨炸弹轰炸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大量絮状石墨降落,造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统断电。为什么石墨炸弹能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第十四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 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 D、a、b、c 均带正电【答案】D2.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答案】D3.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答案】D【解析】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乙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A、B、将它们相互摩擦乙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甲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故A、B均正确;C、分开后再让甲乙相互接触,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乙会相互吸引.故C正确;D、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产生了电荷,故D错误,故选D。4. 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石墨、金属 B.石墨、橡皮 C.木材、金属 D.木材、橡皮【答案】A【解析】木材、橡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石墨、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选A。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答案】D【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D。6. 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答案】D【解析】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可以相互吸引,会出现吸引现象;带正电的物体靠近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时,则因物体为轻小物体,也能出现吸引现象;所以该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答案】A【解析】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A正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从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知道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错误;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的总量没有变,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8. 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所带的电量相等,将它们的金属球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 )A.两验电器一定都带正电 B.两验电器一定都带负电C.两验电器都带同种电荷 D.两验电器带异种电荷【答案】C【解析】(1)两个验电器带等量的同种电荷相互接触时,两个都多或都少相同数量的电子,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都不发生变化;(2)两个验电器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时,多余电子和缺少电子的数量相同,多余电子转移到缺少电子的物体上,两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都变小到闭合,达到不带电的状态。9.用金属棒把带正电的验电器A与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起来,B验电器也带正电,这是因为( )A.A中的正电荷转移到B中 B.B中的质子转移到A中C.B中的电子转移到A中 D.A中的电子转移到B中【答案】C【解析】A原来带正电,用金属棒将AB连接起来,连接的瞬间,B上带负电的电子转移到A上,使B带上正电荷,故选C。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子 C、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D、没有正电荷【答案】C【解析】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不能自由移动。11. 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答案】A【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梳子和头发摩擦,梳子带的负电荷说明梳子得到了电子。1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答案】D【解析】已知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1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陶瓷碗【答案】C【解析】塑料笔杆、橡胶手套、陶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锈钢尺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14.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答案】C【解析】A、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错误;B、据课本可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错误;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即说明吸管带负电,故正确;D、由于吸管带负电,据摩擦起电的特点可知,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正电,故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5. 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 ___________,乙带___________,丁带___________。【答案】正电;负电;负电【解析】因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发生如上所述的相互作用,且丙带正电,丙吸引丁,故丁带负电;甲排斥丙,故甲带正电;甲吸引乙,故乙带负电。16.验电器是根据 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答案】同种;排斥【解析】题目考查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1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 电跟核外 总共带的 电荷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 的,对外不显电性。【答案】正;电子;负;中性【解析】题目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和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18. 将一些小纸屑放在桌上,用塑料梳子在自己的头上摩擦一会儿,然后将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小纸屑 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与头皮摩擦的梳子______使它具有了____________性质。【答案】吸附在塑料梳子上;带了电;吸引轻小物体【解析】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电荷;小纸屑被塑料梳子吸引,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答案为:吸附在塑料梳子上;带了电;吸引轻小物体。19.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毛料衣服上刷动时,可以将灰尘及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因为 。【答案】摩擦起电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解析】毛刷和衣物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又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毛刷可以吸引灰尘和微小赃物,这是摩擦起电现象的具体应用。20. 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 。【答案】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或:玻璃珠是绝缘体);红炽状态下的玻璃珠是导体【解析】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玻璃珠容易导电,是导体。三.简答题21.有一天小丽用一把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几下后,她发现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了;当梳子离开时,头发丝之间像是充满敌意似的合不拢了。这是为什么呢?请解释一下。【答案与解析】用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梳子与头发带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了;由于头发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头发丝之间合不拢了。22. 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你的猜想。【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但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获得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23.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了石墨炸弹轰炸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地区。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大量絮状石墨降落,造成科索沃地区供电系统断电。为什么石墨炸弹能使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答案】石墨絮状物是导体,可使供电线路短路,强大的电流会烧毁供电设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1 两种电荷(原卷版).doc 15.1 两种电荷(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