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①解衣欲睡( ) ②欣然起行( )③念无与乐者( ) ④水中藻荇交横( )2.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巧妙绝能( )惟妙惟俏( )千态万壮( )自出心栽( )因地制夷( )俯仰生恣( )二、选择题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曦月(xī) 襄陵(xiāng) 追溯(sù) 抵御(yù)B.长啸(xiào) 荇草(xìng) 颓败(tuí) 急湍(tuān)C.轩邈(miǎo) 鸢飞(yān) 横柯(kē) 缥碧(piǎo)D.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 戾天(lì)4.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作者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B.《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杰出的纪实作品。这部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D.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歇息)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6.对杜甫《使至塞上》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这首诗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诗人即景设喻,用“蓬”、“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 ,气象雄浑;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联,巧用“燕然”的典故,写到了边塞听到探马说都护率军杀敌已深入前线,流露出作者见不到主帅的失望之情。三、基础知识综合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 yá上。(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碉( )堡 飞迸( ) 悬 yá( )(2)提取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应为∶(3)文段描写的是一次战斗场面,下面不是战争别称的一项是( )A.干戈 B.烽火 C.戎机 D.角声(4)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那不是发疯了吗”中“发疯”指的事件是____。文段中表现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 的精神。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四个小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持续上演主题为“合肥之心祝福祖国”的灯光秀,用璀càn灯光向祖国深情告白。夜幕下,变换的灯光幕墙,舞动的激光线条,滚动的五色字幕,共同构筑一场爱国主题灯光秀,每晚吸引数万市民前来观看。天鹅湖灯光表演以多元共融、合肥之心、宾礼四海、安徽之门为设计定位,以提升城市夜景环境质量、丰富市民夜间活动内容、展现合肥未来发展趋向为设计目标。绚丽的激光穿过夜空,美伦美奂,灯光秀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看到这流光yì彩的夜空,繁华背后的是合肥高速发展带来的成就,让人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自己是合肥人,骄傲自己是中国人。以此向祖国母亲表白,再合适不过,祖国盛世我们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观看天鹅湖灯光秀的市民吴先生表达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国庆过后天鹅湖灯光秀还将继续播放。(摘自2019年10月7日《江淮晨报》)(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璀càn( ) 流光yì彩( )绚丽( )(2)文中有一个带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3)第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4)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10.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士都对“月”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月的皎洁与圆缺给了他们很多人生启迪。现在八年级准备举办以“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请你一起参加。(1)写出两句以歌咏“月”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并写出题目、作者。(2)写出两个与“月”相关的故事。(写出故事名称即可)(3)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的读书交流会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五、语言表达1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北京的冬夜,寒气袭人,但民族文化宫剧院,却气氛热烈,掌声潮起。2019年12月24日晚,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诗书画网、中国词网,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诗意中国》工作室、北京汉代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视文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古韵新声唱大风——代雨东诗词朗诵音乐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观看了演出。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风筝:巧出助飞效应在辽阔的渤海,中国海军航空兵某部正在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只见辽宁舰保持30节(约为55.6km/h)航速迎风疾驶,一架架战机轰鸣。航母的前甲板不足200米长,重达20~30吨的歼-15战斗机要从航母前端滑跃式甲板上一跃而起,直上云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中的原理就离不开“风筝效应”啦!风筝,古人称之为鸢(yuān)。它有骨架、面布和平衡尾3个部分。骨架是用来保持轮廓和有效的受风面积,并支撑和固定面布的;面布是提供风筝的受风面,使风筝产生升力的作用部件,也可使风筝呈现多样的画面效果;平衡尾有配重、稳定的作用,也可保持风筝放飞时的姿态。辽宁舰飞行甲板的前端向上斜翘,使舰载机在加力起飞的最后阶段机身向上与水平方向呈大约14°的迎角。歼-15战斗机在滑跑起飞时可获得较大的辅助升力。同时歼-15战斗机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方向也因迎角向上倾起,舰载机实现短距滑跑快速起飞。竹蜻蜓:变身螺旋桨以竹蜻蜓为原型的螺旋桨推进器,被应用于喷气时代以前几乎所有的飞机。即使是现在,大大小小的直升机依然在它们的顶部安装至少两部大大的竹蜻蜓——旋翼。这个诞生于中国东晋(317─420)时的玩具,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航空历史。1796年,英国人乔治·凯利对其进行了研究。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竹蜻蜓成了飞机的重要推进部件——螺旋桨。孔明灯:催生热气球孔明灯俗称许愿灯。相传这种灯笼的外形酷似三国时期蜀国宰相诸葛孔明戴的帽子,也有人说这种会飞的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故得其名。但在早于孔明生卒年代的西汉时期,《淮南子·万毕术》中已有类似现象记载:“取鸡子,去其汁,然(燃)艾火纳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意思是说在空鸡蛋壳中燃艾绒,蛋壳可飞上天空。这说明我们的先祖很早就认识到轻盈的物体可以在热空气作用下升空。孔明灯在中国古代多做军事用途,主要用来传达军事讯息,以及探测风向和风速。热气球运动则是其原理在现代的发展与应用。走马灯:孕育喷气发动机走马灯的构造很像竹蜻蜓与孔明灯的组合体。它的内部有一根可以旋转的立轴,上部装一个叶轮(有多个叶片的竹蜻蜓),立轴下端则装一盏灯或一支蜡烛作为热源。热源点燃后,上方空气受热上升,通过叶轮后从灯体的上方离去,而冷空气由下方源源不断进入灯体。这样形成空气在灯体内由下向上的单向流动从而推动叶轮,并带动与立轴相连的图像(走马)在灯内转动。走马灯到秦朝时已制作精良。它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热动力驱动涡轮旋转做功的机械装置,成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鼻祖。1921年法国人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1939年8月德国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科学发明走向实际应用,需要大量的科学实践解决工程化问题。由于中国古代科学受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限制,这些重要航空发明未能在中国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转化。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迈入崭新的时代,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发明创造出现在中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第3期,有删改)12.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B.中国古代的“四大航空”趣闻C.中国古代的“四大航空发明” D.古代的“四大航空发明”1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筝有骨架、面布和平衡尾3个部分,且每个部分的作用各不相同。B.即使是现在,大大小小的直升机依然在它们的顶部安装不少于两部竹蜻蜓——旋翼。C.热气球运动是走马灯原理在现代的发展与应用。D.“1921年法国人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1939年8月德国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走马灯对后世的影响。14.晓明在新闻联播中看到首艘国产航母上舰载机起降的画面,兴奋不已,缠着你解释舰载机为什么能飞起来。为了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解释时请运用一种说明方法。15.燃放孔明灯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得以保存并延续至今,在古代用来传递军情或特定节日燃放,在现代打破了时间禁锢,人们随时会选择燃放。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本内容,就是否禁止燃放孔明灯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北京除了禁飞“低慢小”航空器外,也禁止放飞孔明灯。孔明灯利用明火加热空气产生动力升空,且自重较轻,遇有阵风或碰撞高大建筑物后容易坠落,一旦掉落到草丛或悬挂到树枝等易燃物品上,极易引发火灾。(材料来源:2019年5月10日中国新闻网)现代文阅读捡拾一地暖包利民①那个时候我还小,家还在农村。我家是村西的第二户,第一户是几年前从唐山搬过来的一家。那户人家很穷,虽然当时每一家都不富裕,可他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只有一个人的口粮地,产的粮食甚至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②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地里用马车往回运粮食,他家就更显落寞。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车过后,他们便冲到路上,去捡那些从车上掉下来的玉米棒、谷穗什么的。整个秋天,他们捡的粮食数目也是极为可观,甚至够他们一家维持大半年的。这让我们很是眼红,于是也想着在车经过时去路上捡,却被大人们严厉制止。便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捡,我们却不行。③有一次,帮叔叔家收地,拉了一车的玉米棒回村里。我和叔叔坐在马车上,身下是金黄的玉米棒子。从村西刚一进村,路过那户人家门前时,叔叔故意用脚把一些玉来棒子蹬下车去。我问:“你这是干嘛?”叔叔不让我回头看,说:“他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又不好直接给他们,只好这样做。你没发现吗 咱村里的人家,田地在村西的,往回拉粮食时,都会在他家门前故意掉落下一些!”④多年以后,在一个城市当邮递员,常去十公里外很偏僻的一个军营去送信件。由于熟悉,所以每周要去的时候,我都会搭乘他们在城里往回拉煤的汽车。在军营附近,有几户人家,住着很破败的草房。有一年冬天,我坐着他们的军车回军营,车上拉的依然是煤。经过那几户人家时,开车的小战士,不知怎么便将车开得极为不稳,其实道路倒是很平整的。小战士告诉我,这样做只为了从车上颠下一些煤去,给那几户人家。而且,他们每一辆车的司机都会这么做,倒不是为别的,只是大家觉得,这几户人家的草房,看起来极像他们的家乡,给他们一种温暖的感觉。⑤我觉得,那几户人家一定也知道经过的每一辆军车都是故意这样做,因为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也暖暖的,仿佛整个冬天都变得不那么寒冷。⑥有个朋友曾给我讲过她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她上班到很晚,下班时正好赶上末班车,冬天的时候,天便早已黑透了。她坐车一直到终点,终点在一条街的尽头,而她家就在正对着街的一条深巷子里。她说:“我都是最后一个下车的,而那车也不开走,依然亮着前灯,正好照进通向我家的深巷子,我便一点儿也不害怕了,踩着那一地明亮的光走向家门!直到我进了家门,公交车才掉头开走。”她也知道,那个好心的司机一直这样默默地关照着她。虽然那个时候,她的一切都很不如意,可是却从没丧失过希望,就是因为寒冷黑暗的路上,那一束暖暖的光。⑦有一年回故乡的县城,遇见了当初在农村时邻家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在县城里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闲谈间提及故乡的小村子,他对我说:“那时候我家很穷,是那么多的好心人家帮了我们,要不,我和弟弟不可能总在我家门前捡到那些粮食……”⑧是的,在长长的来路上,我们总会捡拾到许许多多的温暖,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度过那么多艰难黯淡的境遇。其实,是有许多许多的人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是他们在我们眼前的路上撒落了那么多的温暖。所以,我们也应该继续把这份温暖撒落给别人,就像不经意间撒落下的种子,会在别人的心里开出最美的花朵!16.作者在文中讲述了经历中的三个片段,请仿照示例,概括情节。示例:收获季节,马车抖落一地粮食,让邻居拾起一份希望;17.文章以“捡拾一地温暖”为题目,有什么妙处?18.分析下列各句的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1)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2)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19.联系全文,为第⑦段结尾省略处补写几句话。20.结尾第⑧段有何作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 ①jiě ②xíng ③lè ④xìng2. 绝伦 肖 状 裁 宜 姿3.C4.D5.A6.D7.(1) )diāo bèng 崖(2)狙击手射击(3)D(4) 强渡大渡河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8. 璨 溢 xuàn 美伦美奂 美轮美奂 拟人 排比 (示例)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上演灯光秀9.(1)广州今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 (2)夏荷 濯清涟 出淤泥而不染;冬梅 傲霜雪 远群芳以无争。 10.【答题空1】(1)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答题空2】(2)示例:嫦娥奔月;萧何月下追韩信。【答题空3】(3)示例:有人说,月亮像小船,在灰黑色的水里飘荡;有人说,月亮像眼睛,在天上看我们生机勃勃的大地;有人说,月亮像明亮的灯,用她那淡雅清纯的月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尽情地交流,共同领略“月”的魅力!11.(示例)古韵新声唱大风——代雨东诗词朗诵音乐会在京举行12.C 13.C 14.(示例)晓明,起飞前的舰载机以140°的角度向上,这时的机翼与机身下表面就像一个巨型的风筝,加上舰载机起跑的升力和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它就能在航空母舰上快速起飞了。 15.(示例1)不应禁止。孔明灯是我国古代“四大航空发明”之一,燃放孔明灯能增添节目气氛,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应该将这一文化传统传承下去。(示例2)应该禁止。①孔明灯易随时坠落,会挂满树枝,堆满地面,污染环境;②易引发火灾;③影响航空安全。16.寒冬时分,军车颠下一些煤炭,给村民带去一续温馨 漆黑夜晚,车灯照进一条深巷,给乘客带去一片光明 17.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新颖独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善良的人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揭示文章文题,表达了作者对送温暖人的赞美之情。 18.(1)“眼巴巴”写出了两个孩子渴望自家能多有点粮食,填饱肚子的心理。(2)“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写出了那几户人家对军车司机的感激之情。 19.提示:所补写的句子中既包含他对帮助过自己和家人的好心人表示感谢,还要包含他也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意思。 20.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内容上:揭示主题,号召大家传承这种美德。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