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1:电磁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开放电路,要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2.电磁波的发射示意图(如图所示)【例1】 (多选)为了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LC振荡电路的结构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 B.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间距C.增大自感线圈的匝数 D.向外抽出铁芯1.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要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2.一般电台的中波、中短波、短波广播以及电视中的图像信号,都采用调幅波;电台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中的伴音信号,都采用调频波。低频信号类比成货物,高频波类比成运载工具,调制的过程类比成将货物装载到运载工具上。1.为了把需要传递的信号(图像、声音等)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考点2:电磁波的接收1.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在接收电路产生和电磁波同频率的电流。2.方法(1)利用调谐产生电谐振,使接收电路的感应电流最强。(2)利用解调把接收电路中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3)调谐和解调的区别:调谐就是一个选台的过程,即选携带有用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最强的感应电流的过程;解调是将高频电流中携带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的过程。【例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C.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耳机就可以听到声音了D.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检波、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相近概念的辨析技巧(1)调频和调幅:这是调制的两种方式,使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使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2)调制和解调:把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叫调制;把低频电信号从高频载波中检出来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2.世界各地有许多无线电台同时广播,用收音机一次只能收听到某一电台的播音,而不是同时收听到许多电台的播音,其原因是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与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 ,产生了 。考点一 电磁波的发射1.关于无线电广播发射过程中的振荡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高频信号B.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低频音频信号C.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音频信号D.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低频信号2.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3.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4.(多选)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开放回路5.一个LC电路中的电感L=3.6×10-3 H,电容C=14 400 pF,求它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6.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磁波,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到(c为光速)多少?考点二 电磁波的接收7.(多选)如图为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电路,由线圈L1与可变电容器C组成,它相当于一个LC振荡电路,当各个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都通过磁棒后,会在L1中不同程度地产生感应电流(振荡电流),当可变电容调至某一值(选台)使其振荡频率恰好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发射频率相同时,仅可接收该台广播节目。若要改为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于武汉台频率)的节目,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电容器电容CB.减小电容器电容CC.减少磁棒上线圈匝数D.将磁棒从线圈中抽出部分8.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当接收频率为535 kHz的信号时,调谐电路里电容器的电容是360 pF。如果调谐电路里的电感线圈保持不变,要接收频率为1 605 kHz的信号时,调谐电路里电容器的电容应变为( )A.40 pF B.120 pFC.1 080 pF D.3 240 pF9.(多选)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出到完全旋入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的电台发出的电信号,要收到该电台的信号,可采用下列何种办法( )A.增加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B.加大电源电压C.减少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D.将线圈中的铁芯取走10.某居住地A位于某山脉的一侧,山脉的另一侧P处建有无线电波发射站,如图所示。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400 kHz的中波和400 MHz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8 m/s,求:(1)该中波和微波的波长各是多少;(2)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还是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处的;(3)若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不同,请说明哪一种波的接收效果更好,为什么?考点1:电磁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开放电路,要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2.电磁波的发射示意图(如图所示)【例1】 (多选)为了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LC振荡电路的结构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A.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 B.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间距C.增大自感线圈的匝数 D.向外抽出铁芯【解析】选ABD 要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发射电磁波的能力,必须提高其振荡频率,由f=知,减小L和C可以提高f。要减小L可采取减少线圈匝数、向外抽出铁芯的办法,要减小C可采取增大极板间距、减小极板正对面积、减小介电常数的办法。故选A、B、D。1.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要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2.一般电台的中波、中短波、短波广播以及电视中的图像信号,都采用调幅波;电台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中的伴音信号,都采用调频波。低频信号类比成货物,高频波类比成运载工具,调制的过程类比成将货物装载到运载工具上。1.为了把需要传递的信号(图像、声音等)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 。(选填“调谐”“调制”或“解调”)【解析】 信息(声音或图像等)转化为电信号后,往往由于信号频率低不能直接用来发射,需要把要传递的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这就是调制。【答案】 调制考点2:电磁波的接收1.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在接收电路产生和电磁波同频率的电流。2.方法(1)利用调谐产生电谐振,使接收电路的感应电流最强。(2)利用解调把接收电路中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3)调谐和解调的区别:调谐就是一个选台的过程,即选携带有用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最强的感应电流的过程;解调是将高频电流中携带的有用信号分离出来的过程。【例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B.当处于电谐振时,只有被接收的电磁波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C.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耳机就可以听到声音了D.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再经过检波、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解析】选AD 当处于电谐振时,所有的电磁波仍能在接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只不过频率跟谐振电路固有频率相等的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激发的感应电流最强。由调谐电路接收的感应电流,要再经过检波(也就是调制的逆过程)、放大,通过耳机才可以听到声音,故正确答案为A、D。相近概念的辨析技巧(1)调频和调幅:这是调制的两种方式,使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使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2)调制和解调:把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叫调制;把低频电信号从高频载波中检出来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2.世界各地有许多无线电台同时广播,用收音机一次只能收听到某一电台的播音,而不是同时收听到许多电台的播音,其原因是因为接收到的电台电磁波与收音机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 ,产生了 。【解析】 选台就是调谐过程,使f固=f电磁波,在接收电路中产生电谐振,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答案】 相同 电谐振考点一 电磁波的发射1.关于无线电广播发射过程中的振荡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高频信号B.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低频音频信号C.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音频信号D.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低频信号【解析】A 无线电广播发射过程中的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等幅高频信号,然后将声音信号加载在振荡器发出的电磁波发射出去,A正确。2.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解析】B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由c=λf,可求得波长范围,A选项正确;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不能产生变化的磁场与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B选项错误;依据2s=c·t,我们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C选项正确;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D选项正确。3.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解析】B 根据f=及v=λf可知,λ=2πv,增大电容器电容,可以增大发射电磁波的波长,由C=,可知,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增大正对面积都可以增大电容器电容,故选项B正确。4.(多选)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开放回路【解析】ACD 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一定要对低频输入信号进行调制,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并用开放电路发射,而产生电谐振的过程是在接收无线电波,B错误,A、C、D正确。5.一个LC电路中的电感L=3.6×10-3 H,电容C=14 400 pF,求它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解析】 LC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所以它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为:λ==2πc=2×π×3×108× m=13 564.8 m。6.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λ的电磁波,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到(c为光速)多少?【解析】 接收电磁波必须进行调谐,使接收回路产生电谐振,由产生电谐振的条件f固=f电磁波得=,解得C=。考点二 电磁波的接收7.(多选)如图为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电路,由线圈L1与可变电容器C组成,它相当于一个LC振荡电路,当各个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都通过磁棒后,会在L1中不同程度地产生感应电流(振荡电流),当可变电容调至某一值(选台)使其振荡频率恰好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发射频率相同时,仅可接收该台广播节目。若要改为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于武汉台频率)的节目,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电容器电容CB.减小电容器电容CC.减少磁棒上线圈匝数D.将磁棒从线圈中抽出部分【解析】BCD 当收音机调谐电路的频率等于要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时才发生电谐振,即接收到该台。要使接收的电台电磁波频率升高,由f=知,当L和C减小时,频率f增大,故B、C、D正确。8.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当接收频率为535 kHz的信号时,调谐电路里电容器的电容是360 pF。如果调谐电路里的电感线圈保持不变,要接收频率为1 605 kHz的信号时,调谐电路里电容器的电容应变为( )A.40 pF B.120 pFC.1 080 pF D.3 240 pF【解析】A 由f=得=;因为f1=535×103 Hz、f2=1 605×103 Hz、L1=L2、C1=360 pF,解得C2=40 pF,故选项A正确。9.(多选)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出到完全旋入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的电台发出的电信号,要收到该电台的信号,可采用下列何种办法( )A.增加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B.加大电源电压C.减少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D.将线圈中的铁芯取走【解析】CD 当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发出信号的频率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收听到电台信号。由题意知收不到电信号的原因是调谐电路固有频率低,由f=可知,在C无法再调节的前提下,可减小自感系数L,即可通过选项C、D的操作升高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10.某居住地A位于某山脉的一侧,山脉的另一侧P处建有无线电波发射站,如图所示。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400 kHz的中波和400 MHz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3×108 m/s,求:(1)该中波和微波的波长各是多少;(2)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还是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处的;(3)若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不同,请说明哪一种波的接收效果更好,为什么?【解析】 (1)由λ=知,中波的波长为λ1=750 m,微波的波长为λ2=0.75 m。(2)无线电波绕过山脉到达A处,发生了衍射现象。(3)中波的接收效果更好,因为它的波长长,衍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原卷版).docx 4.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