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资源简介

5.3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课上学习任务】
基本概念
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距,用u表示;
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像距,用v表示;
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原理:
从光源出发的所有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像点。
当u>2f,像距v满足_______________,
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u=2f,像距v满足_______________,
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f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u=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u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物距 (u) 像的特点 像距 (v) 应用
大小 正倒 虚实
u>2f 小 倒 实 fu=2f 等 倒 实 v=2f
f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平行光)
u口诀:
一倍焦距分_______,二倍焦距分_______;
成实像时,物近像______像变______;
成虚像时,物近像______像变______。
【课后作业】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正确说法是( )
A.只能成实像
B.只能成虚像
C.可能成实像或虚像
D.一定不能成像
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动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得到的像,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小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必须把物体放在( )
A.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透镜的2倍焦距处
C.透镜的焦点与2倍焦距点之间
D.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一物体在离凸透镜20cm处,此时成一放大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11cm B.15cm C.20cm D.25cm
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在这个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5cm处,成的像情况是( )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如图所示,OO′为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A′B′是AB经过透镜所成的像。用作图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画出这个透镜。
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是AB经过透镜所成的像。CC′为透镜的主光轴,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标出透镜右焦距F。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所给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于是利用图甲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使_______、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某次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了______。
如果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光屏能接收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了_____。
如果让光屏上的像更小一些,除了移动蜡烛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右调节蜡烛到_____cm处,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到______cm处。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C
A
A
C
C
D
C
(1)10.0
(2)烛焰
(3)缩小,照相机
(4)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5)左
(6)30,右,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