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光的反射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光的反射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 课时计划
年 月 日
题目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 节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通过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媒体使用 白板、多媒体电脑、课件;激光笔、刻度尺、平面镜、硬纸板2张、手电筒、砂纸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因为有光进入眼睛。2.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发光物体?因为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眼睛。3.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东西呢?因为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结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的光或是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中。[进行新课]一、光的反射:当光射向物体表面时,会被物体表面反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光的反射。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提出问题】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沿什么方向射出?……【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图形说明,基本概念:“一点两角三线”入射光线(EO):反射光线(OF):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进行实验】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多做几次实验,记录数据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分析与论证】(1)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多次实验,避免偶然现象,找到普遍适用规律。(2)反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始终保持相等。【实验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四、光路的可逆性五、作图:画出光的反射光路图①首先画法线。②以法线为一边,作一个角等于入射角。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③最后标箭头。〖引入〗同是反射,为什么玻璃看起来很亮,而木头较暗?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定义: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的反射。2.漫反射。定义: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我们感到不发光的物体非常亮时,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都进入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感到不发光的物体非常亮时,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都进入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感到物体比较暗时,是因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眼睛。3.应用(1)水中倒影;(2)自行车尾灯;(3)高楼玻璃幕墙;(4)电影幕布[小结]光的反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练习]略[板书设计]第2节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三、光的反射定律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