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3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3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2合理利用网络
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1
2
3
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P17-2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青少年应如何合理运用网络?
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孩子们回家以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们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沉迷于网络,
疏远了亲情
网络方便人们
获取和交流信息


观点辨析
两者的说法都不全面。奶奶只看到了网络的负面影响,爸爸只看到了网络的益处。网络虽然丰富了日常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然而,网络也有弊端,网络的两面性注定我们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否则,我们将会成为网络的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
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01





谣言



浏览网页
思考:面对网络信息,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怎么办
情景探究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课堂笔记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小调查: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本来想用手机查一道题,打开手机后,登录微信,刷刷朋友圈,看看订阅号,刷会儿抖音......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
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盗其QQ,删其微信,去其帖吧,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
说一说:
请你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
相关链接:
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暂时关闭断掉网络
让父母进行监督
如何戒掉网瘾



探究活动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在互联网上,一秒所传的新视频可能需要一个人花5年时间才能看完。
②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1. 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差点就信了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网络谣言?并分享你辨别这些网络谣言的智慧和经验。
探究时刻
◎我们该怎样辨别网络谣言?
01
注意信息出处
02
关注官方信息
03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04
辩别信息内容
05
向他人求助
罗翔说刑法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中国政法
大学教授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注意信息出处。
(2)关注官方信息。
(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辨别信息内容。
(5)向他人求助。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御不良信息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贴吧里,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赢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
学校群里有人发言说小王期末考试的好成绩是偷看别人抄来的,可是小王并没有这么做,他解释几句,还被其他人嘲笑甚至辱骂。
阅读材料
思考:1.你知道或者经历过类似事件吗?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些现象?
2.如果你是被攻击的人,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2016
2015
2014
2018
司法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诽谤信息 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之宝典四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应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合理利用网络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传播网络正能量
02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何为正能量?
  2021年12月20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光明网等22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2“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活动将持续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
知识理解
问题思考: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蚂蚁森林
蚂蚁庄园
微博微公益
利用网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
微信捐步
轻松筹 水滴筹
网络公益
利用网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公益
思考:这些信息中传递出哪些正能量?
友善
公正、法治
敬业
爱国
你参加过哪些网络公益活动?
传播正能量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合理利用网络
②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② 学会“信息节食”。
③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⑤ 网上传播正能量。
①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 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总结
提高媒介素养 传播正义能量
课堂练习
1.(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 )读漫画《倡议书》。响应此倡议,青少年应( )
A.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B.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C.积极获取网络新知
D.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B
解析: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漫画中要求“网络诚信”倡议书,这要求我们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要遵守法律、恪守道德。故B正确;
ACD:选项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漫画意思,故排除ACD
课堂练习
2.( 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社会风气,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青少年要( )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
③自觉恪守道德与遵守法律
④增强法治意识,敢于与网络不法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D
①:错误,青少年没有执法权
3.(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 )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打击网络首播,短机频领域乱象等,提出要全面清理“色,开,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播短频。这要求我们( )
①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②专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离网络直播
③学会辨析各种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课堂练习
B
②错误:远离网络直播,说法太绝对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