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一学科核心素养科学精神:通过具体材料示例,掌握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必备知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关键能力:1.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2.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3.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成科学的思维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要求;2.准确把握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难点:1.准确把握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2.辨别违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所导致的错误三课前预习1.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1)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________。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________。(2)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________的。2.形成: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它们不是逻辑学家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哪个权威规定的。人们通过无数次的社会实践,既认识到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了________的规律。3.矛盾律的要求:(1)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______。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____________”。(2)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______反映。(3)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____________的。4.排中律的原因和基本内容。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________的思维。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________,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________的要求。通常用公式“________”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5.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内容:______、______和______。(2)重要意义:①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__的总结。②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____________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____________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四自我检测1.有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时也是判别是非的尺度。”这一议论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违反了( )A.排中律,即对“A”和“非A”这一矛盾关系都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B.矛盾律,即对“A”和“非A”两个论断都断定他们成立C.同一律,即在同一条件下,可以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D.思维中的自相矛盾,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2.某班在民主决策是否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两位同学的对话如下:小明:“你投了赞成票吗?”小亮:“没有。”小明:“你投了反对票吗?”小亮:“也没有。”上述对话中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B.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D.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3.矛盾律要求思维具有一致性。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以下论断属于“自相矛盾”的有( )①小明想画一个方的圆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光既是波,又是粒子④中国的园林建筑始于汉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7年12月31日,某市举行了迎新年烟花晚会,某班班主任老师了解该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是否去现场观看了该晚会,四位同学回答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有去看。乙:我们四人有人去看了。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去看。丁:我没去看。后来证实上述四人有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正确的选项为( )A.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丙和丁5.某市在开展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中,举办了一场精彩的三人篮球赛。赛后,记者采访了获胜的市女篮队,记者问:“你们三位哪位是队长 ”三位队员一嘀咕,齐声说:“我们三人各提示你一句,其中只有一位说的是真的,然后你猜!”队员甲说:“不是我。”队员乙说:“也不是我。”队员丙说:“是乙。”记者一停顿,就采访到了队长。记者推理到的队长和依据是( )A.甲矛盾律 B.甲排中律 C.乙排中律 D.丙矛盾律6.数字阅读、听书等新型阅读方式的兴起,让读书变得更加便捷、自由。新型阅读方式提高了阅读效率,也往往让原作的营养白白流失。手机上半个小时看完漫画《红楼梦》,如何传达出那些藏在桃花流水间的百转千回?在通勤路上听完一本《人类简史》,要是当作背景音乐而不入心,那么所谓的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恐怕只能沦为自欺欺人的笑话。依据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上述材料可以推出( )A.自由、便捷属于新型阅读方式 B.碎片化阅读往往缺乏深入思考C.阅读纸质书籍优越于数字阅读 D.新型阅读方式需要慎重地对待7.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以下语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金属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吗?——违反同一律,出现“两不可”的错误②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 ——违反矛盾律,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③本案所有证据都是可信的,本案有些证据不可信.——违反排中律, 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④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不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违反矛盾律, 不能同真,必有一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下列说法中,不违反矛盾律的是( )①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②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③有人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精品,有人认为《红楼梦》不是文学精品④填报志愿时,有人说:“有个人志愿不应该,没有个人志愿也不应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他们的血型分别是A、B、O、AB型四种中的一种。甲说:“要么丙不是A型,要么乙是B型”;乙说:“丁是O型”;丙说:“如果我是A型,丁就是O型”;丁说:“我不是O型”。经核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不真实。请判断是AB型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以下说法违反了同一个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是( )①甲、乙讨论一块地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种小麦,一会儿说不种小麦。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②甲说:“你会做饭吗 ”乙说:“我会呀!”甲继续问:“那你会做什么菜啊 ”乙说:“我只会做饭!”③甲对乙说:“这件事情我不会参与,我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你们。”④甲说:“我的记忆完全消失了。”乙问:“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呢 ”甲说:“去年3月13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课前预习1. 客观矛盾 错误反映 自相矛盾2.思维自身3.(1) 成立 自相矛盾(2)错误(3)自相矛盾4. 明确性 骑墙居中 排中律 A或者非A5.(1)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2) 正确思维活动 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四自我检测1B32.D3.B4.B5.B6.D7.C8.B9.A10.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