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含答案)

资源简介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思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掌握科学思维的客观性、预见性和可检验性,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含义及特征,自觉树立科学思维。
必备知识:
科学思维的特点;科学思维的意义
关键能力:
明确科学思维的含义、特征,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作出理解和区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
2.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难点
全面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
三课前预习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________。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________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________。
2.科学思维的含义。
(1)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________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2)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________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
(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________,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________的统称。
3.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4.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__________
①科学思维总是_________,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_________的结果,注重_________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_。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_________的推断。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________。
①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___________。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②科学思维能够以__________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5.科学思维的含义:
(1)泛指符合______、遵循______的思维,是能够达到______结果的思维。
(2)是对实践中遵循______要求、运用______方法、______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四自我检测
1.关于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逻辑与思维”中所说“思维”主要指的是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抽象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无关
③无论是科学思维,还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人的思维具有差异性,但也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等共同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00多年前,吉布斯等人提出的“经典成核理论”,百年来没有得到实验证实,阻碍了人们的理解。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临界冰核的存在,并给出了临界冰核尺寸和过冷温度的关系。这说明(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具有实践性
3.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各种听证会应运而生,春运价格听证、市政府决策听证、阶梯电价听证……有关部门汇集各方面的信息作出科学民主决策。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 )
A.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B.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
C.是对科学思维中的信息交合法的运用
D.是检核表法的思维方式
4.随着天文历算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能够非常准确地算出日月食发生的时间、范围。日月食仅发生在食季,每年至少发生两次,最多五次。最多只能有两个全食。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都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③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参与冰雪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健全人格。北京市教委密切协同市体育局等有关部门,联动各区和学校等力量,统筹协调优质资源,从课程、活动、文化、师资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重普及、重育人,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可以运用的辩证思维方法有( )
①坚持逆向思维,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投入
②坚持超前思维,将冰雪运动纳入必修课程和中高考评价
③坚持动态性思维,要着眼于长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④坚持整体性思维,从课程、活动、文化、师资等方面多措并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时至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圆周率这个数值。这说明( )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科学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这体现了科学思维( )
A.追求认识的定量化 B.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C.结果具有预见性 D.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8.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始终把握科学逻辑这一条主线,把握其中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要义,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闻传播现象,指导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下列对科学思维认识正确的是( )
A.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是科学思维
B.只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就能实现预期目的
C.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思维也可能是科学思维
D.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9.全国工业普查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年工业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库存和成本、费用、价格、盈利等情况),资产负债状况及其构成,生产能力利用及技术装备状况等的发展变化情况。全国工业普查反映了( )
A.科学思维总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思维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由于事物的复杂性,科学思维的结果无法预见
C.科学思维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强调历史性
D.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真理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具有真理性和反复性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的工作,提升全面小康的“质感”和“温度”。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这一表述( )
①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②体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性
③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④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注重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课前预习
1. 客观性 实事求是 客观规律2. 逻辑规则 主观臆想 思维形态 思维方式3. 内容真实 形式正确4.(1) 客观性 从实际出发 实践检验 实事求是
(2) 预见性 历史与现实材料 合乎逻辑
(3) 可检验性 实践的检验 实事求是
5.(1) 认识规律 逻辑规则 正确认识
(2)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性
四自我检测
1C2.C3.C4.C5.D6.B7.B8.A9.A1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